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重复记忆法
——重复是记忆之母

孙浩和张倩在讨论最近热播的一部电视剧,看到剧中一个角色的时候,孙浩觉得这个角色的扮演者让他莫名眼熟,似乎在哪部电视剧里见过一样。可是他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那个人的名字,在他想要开口问的时候,张倩也出声了:“扮演这个角色的帅哥不是那个谁吗?”孙浩连忙凑上去问:“是谁?我好像也看他演过别的片子,要不我上网搜一下?”张倩不服输道:“别搜,我肯定能想起来,这还是我童年男神呢!他演过×××,演技炸裂,之后再没见过他的作品。我搜了好几次也没搜到他的信息,他的演技能吊打当今的小鲜肉。”

张倩皱着眉想了大半天,也没想出来,认输道:“不行,我只能想到他演的角色的名字,想不出来他的艺名。”最后还是孙浩上网搜了出来。过了一会儿,电视剧放完了,孙浩拿着遥控器转到了其他台,张倩看着正在上演的另外一部电视剧,直接抱怨道:“这放的什么烂剧。”再扫了一眼屏幕说道:“怎么又是×××呀!演技差得要命,还尽挑抄袭剧演,我不看这垃圾剧,你快点换台!”孙浩不由得笑了,一边换台,一边问她:“你怎么自己喜欢的演员名字记不住,不喜欢的演员名字倒是张口就来呢?”

张倩说:“那是因为我喜欢的演员低调,出镜率低。这些流量小生呢,到处都有他们刷屏,恨不得每天出现在你面前八百遍,什么破事都能拿出来炒作,关键还没什么演技和职业素养,空有一张看不出是不是整过容的脸,一天天不断出现在你面前,就是不想记住都很难。”

相信很多人也曾经像张倩一样面临这样的烦恼:喜欢的,但是不常见到的人或物,总是非常容易被我们遗忘;而那些我们常见的,甚至看得多到生出厌恶之情的人或事物却总是能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这就是重复记忆法造成的结果。

重复记忆法,指的是把所记忆的内容连续重复或间隔一定时间后再重复学习一次,经过多次重复,变为永久性记忆。为什么需要重复记忆呢?因为每个人都会遗忘,相信每个人都有忘记某件事情的经历:昨天随手放的东西,今天就忘记放到了哪里;之前看过的小说,内容忘了七七八八。这并非是我们的记忆出现了问题,要知道,我们的大脑并不像电脑一样,能够将所有东西都记得清清楚楚。所记忆的信息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接收信息的增多而被逐渐淡忘。遗忘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但值得一提的是,遗忘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发表了关于记忆规律的实验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他用记忆无意义音节的方法进行了实验和研究。实验中他发现,在熟记这些无意义音节之后,仅仅过去了一个小时,他就遗忘了56%的内容;两天之后,他又忘记了16%;而后遗忘的速度开始大幅度变慢,六天之后,虽然他仍然会遗忘,但只遗忘了3%的内容。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遗忘周期,艾宾浩斯发现遗忘遵循了先快后慢的原则。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遗忘的过程并不是固定的、均衡的。在最初阶段,我们遗忘的速度非常快,那些越是漫不经心记忆的事情,越容易被我们遗忘,而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强烈刺激所形成的深刻记忆,则会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痕迹,等着我们在某一时刻重新想起。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忘的速度会逐渐变慢,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几乎就会不再遗忘了。而当遗忘某件事所需要的时间超过我们的寿命时,这件事就会成为我们的永久记忆,如“九九乘法表”和《咏鹅》《春晓》之类的诗篇等。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忘记某些事情,如之前看过的某部电视剧、读过的某本书或是小学同学的名字;而另外一些事情,如怎么叠纸面包、怎么系蝴蝶结、扑克牌的玩法等,却总也不会忘。这正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曾经不断地重复记忆这些知识。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多达14.7万字的《十三经》,这令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他不仅记忆容量大,而且记忆的准确度极高,很少出现漏记、错记的情况。这是因为他有着正确的复习方法,每年他都会专门分出三个月的时间温习旧的知识,剩下的月份则用来学习新的知识。正是因为重复记忆,才让他对大量知识记忆得如此牢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在80岁高龄的时候,依然能够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的数,当人们问他记忆的诀窍时,他直言道:“说起来也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

重复是记忆之母,大部分情况下,重复的次数越多,我们的记忆就越深刻,如对电视上总出现的某个明星、学校的放学铃声、经典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片头曲等。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我们在脑海中深深地记住了这些声音和画面,不仅会唱,甚至在音乐响起的时候,能够在脑海中想象与之相对应的画面。

如果说记忆有捷径可走的话,那么众多捷径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无疑就是重复。要想记得深、记得牢、记得久,就需要我们耗费精神和时间去做这件看似无趣、实则有效的事情。当我们重复的次数足够多时,所需要记忆的知识就会深深刻在我们的脑海当中了。不过,重复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的,不然只会徒劳地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可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安排自己复习的时间:由于前期遗忘的速度较快,所以学到新的知识之后,我们最好在12个小时之内进行复习,巩固自己的记忆内容。第二次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稍稍拉长,比如,放到两天后再次进行复习。在记忆较为清楚、脑海中所保留的知识还比较多的时候强化记忆。随着遗忘速度的放慢,我们可以相应地将复习的时间间隔拉得更长,如一周、一月、半年、一年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复习之前所学习的知识,记忆也在不断的重复中达到了加深和强化的效果,最终形成终身记忆。 jOcTWTszzvUAIY3YW/lUr1LeaLhbvt06EcHTYHHeGLA9ol5SaGi2+CVTjEO8VHr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