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破隋都建大唐 |
碧池新涨浴娇鸦,
分锁长安富贵家。
游骑偶同人斗酒
名园相倚杏交花。
银鞦騕袅嘶宛马
绣鞅璁珑走钿车。
一曲将军何处笛
连云芳树日初斜。
——(唐)杜牧《街西长句》
长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是隋朝末年地主阶级内部进行的一场争权夺利之战。自晋阳起兵开始,李渊父子早已制订好进攻计划,在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父子三人亲率大军,沿汾水南下,目标直指长安城。
自隋炀帝登基以来,洛阳成为实际上的首都,因此各路反隋势力都盯在洛阳城周边以及接连大运河南北的沿线一带。这些地方的争夺尤为激烈,大隋在这些地方的防守也最为严密。反观长安一带,没有哪些反隋势力可与李渊抗衡,若能俯瞰长安城,则会发现附近简直就是一片真空地带。城内虽然有代王杨侑镇守,但其手下并没有什么有本事的大臣,对于李渊来说,简直是个捞实惠的好机会。
为了扫除进攻长安的障碍,李渊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并任命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军;裴寂和刘文静为长史司马。李渊第二战是决战霍邑。西北有个贾胡堡,是霍邑的门户,但守卫霍邑的宋老生却没有派兵把守,由此可见宋老生的确是个无能之辈。李渊决定先尽快把霍邑吃掉。
李渊唯恐宋老生守城不出,打持久战对自己不利,于是派两个儿子领几十名骑兵进城观察,自己将部队分成十几队,从城东南到西南,摆出一副攻城的架势。宋老生果然中计,以为李渊要攻城,便领兵出战。李渊领兵假装后退,让李建成和李世民领兵抢占了东门和南门,切断了宋老生的退路,使得宋老生腹背受敌。在交战中李渊又散布宋老生已经被抓的谣言,动摇了军心。隋军大败,最后全军覆没。
八月,隋军主力在洛阳附近与瓦岗军打得火热。这对于唐军是个好机会,李渊下令沿汾水挺进,连下临汾、绛郡,进至龙门。隋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领兵数万屯河东,与李渊抗衡。
在战争处于胶着状态时,司马刘文静赶来增援,顿时提升了李渊的士气。关中起义军首领率兵响应,李渊又派遣部下自梁山渡河,在黄河西岸稳住阵脚,等待友军支援。
九月,李渊又攻打河东,但是没有攻下。他采纳次子李世民与裴寂的分兵策略,留部分军队围困河东,自领一队人马进攻长安。李渊一路如入无人之境,各州县见李渊大军杀到,个个闻风投降。李渊率军渡黄河,大军进驻朝邑,并派李建成率领刘文静、王长谐等数万大军扼守潼关,以阻击隋朝西面的援军。李世民率领刘弘基等诸军数万人,沿渭水北岸经高陵迂回攻打长安。潼关守将屈突通识破了李渊的作战计划,于是留尧君素守城,自领数万人援长安,结果被刘文静等挡在潼关附近,打乱了向西援助的计划。
李世民得到农民起义武装的接应,大军顺利抵达泾阳。李渊命令刘弘基、殷峤率兵南渡渭水,攻打长安西北故城,李世民亲自领兵到司竹园,派新近归降唐军的地方武装李仲文、何潘仁等部队吞并阿城。此时李渊的兵力已经达到十三万之多了。李渊料定屈突通不能西援,于是命令李建成选精兵良将,自新丰直抵长乐宫。李世民率新归降军队回屯长安故城,李渊从冯翊率军经下邽、栎阳西进。十月初四,李渊军队到长安,在城东安营扎寨。
此时,唐军会合了各部反隋力量,军队壮大到二十万人,此时的长安城被围得如铁桶一般,破城只是时间问题。此时的李渊并不急于攻城,而是严申军令:士兵不得擅自离营,不得入附近村落抢掠。同时派人至城下,以游说等手段劝守城的隋军弃暗投明。对于李渊的一番好意,守城的隋军并不领情。无奈之下,李渊一声令下,数万唐军一拥而上,从四面八方攻打长安城。在攻城期间,唐军旌旗蔽日、雷鼓轰鸣、杀声震天。十一月,唐军终于攻破长安。
攻入长安后,李渊尊称隋炀帝为太上皇,立杨侑为皇帝,封自己为唐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李渊见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遂取代杨侑登上皇帝宝座,改元武德,创立了大唐。当时天下大势并不明朗,因此,想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还要与天下英雄角逐较量,还需要经过数年的艰苦岁月。
【知识链接】
长安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是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周文王就定都于此,称之丰京;刘邦置长安县,并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汉高祖于公元前200年在此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将其命名为长安城。
【知识点思考】
“唐”最早是陶唐氏的简称,陶唐氏是远古时期一个部落的名称,居住在平阳一带。这个部落最有名的一位首领就是尧,所以尧帝又被称为“唐尧”。后来,周成王灭了“陶唐”部落,将“唐”改为“晋”,沿用至今。“唐”虽灭亡,但其文化却传承下来。因此,李渊将国号定为“唐”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