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太子谋逆,李治获利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家给人足,时和岁丰。

——(宋)邵雍《君子饮酒吟》(节选)

太宗膝下共有十四个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为长孙皇后所生。李承乾很争气,他善解人意,聪慧过人,深受太宗喜爱。作为嫡长子的他八岁就被唐太宗立为太子。为了培养李承乾,唐太宗请德才兼备的李纲出任太子太师。太子对老师言听计从,唐太宗非常欣慰,开始将部分政务移交给他打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唐太宗倾注心血培养的太子开始“变质”了,他久居宫中,不知百姓疾苦,闭塞视听,目光也变得短浅了。再加上从小就被封为太子,优越感将他逐渐塑造成一名纨绔子弟,那些骄奢淫逸的毛病一个不落。

不久,李承乾患上了脚病,走路非常困难。从此心里有些自卑,自卑让他更加放纵。为了挽救太子,唐太宗派出于志宁、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等名臣匡正太子,但都无济于事。于志宁因劝谏太子,险些被太子养的刺客杀了;张玄素刚正不阿,直言警告太子的不检点行为,面对逆耳忠言,太子不仅视若无睹,还命宫中仆人借着夜色用马鞭抽打张玄素,张玄素险些老命不保。太子还大放厥词:“有朝一日我当了皇帝,会更加随心所欲,若有胆敢直言进谏的,统统杀掉。先杀掉五百人,看谁再敢劝谏!”

反观魏王李泰,别有一番景象。李泰自幼就聪明好学,成年后写得一手好文章,深受唐太宗喜爱。

太子与魏王的差距越来越大,却依然故我,不思悔改。太子在东宫养了一名十几岁的太常乐人,不仅相貌英俊,而且能歌善舞,李承乾对他甚是喜爱,为他赐名“称心”。此后,二人关系更是异常。唐太宗得知后大为震怒,将称心给杀了。太子以为是魏王告密,因此对魏王李泰恨之入骨。

过了些时日,太子以脚病为借口不上早朝,在宫中纠结一帮奴仆,练习舞蹈、杂技,锣鼓与号角声混在一起传遍四野。

太子在东宫架起一口大锅和一口大铜鼎,命人偷取别人家的牛马,亲自杀掉,掌勺烹制,将蒸煮好的肉分给宠幸的下人,并与他们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太子还对突厥文化以及生活方式颇感兴趣,于是开始对其进行“实战研究”。他开始搞起了角色扮演,学习突厥人讲话,穿突厥人的服饰,还专门找了几个样貌酷似突厥人的下人,让他们扎起辫子,扮成突厥人的模样。让奴仆五个一组,组成一个部落,搭起穹庐帐篷,自制狼头旗,让他们个个都拿着武器。他又支起烤肉架,等羊肉烤熟了,用刀割手撕,撒上孜然辣椒面,众人甩开腮帮子一通胡吃海塞。

后来,李承乾的游戏升级了,他模仿突厥可汗倒地装死,让周围的人给他哭丧,还要用突厥人的习俗用刀子划破脸颊,他一脸兴奋地道:“有朝一日我做了皇帝,我就带着几万骑兵,去投靠突厥酋长阿史那思摩,当个部落头领,那才爽呢!”后来他的状态越发奇怪,他穿着突厥人作战的一身行头嗷嗷大叫,与侍从冲锋互砍。不听指挥的一律挨抽,挨打的人非死即伤。太子终日以此为乐,再不思进取。

太子的所作所为让唐太宗十分失望,于是开始有意扶持魏王李泰。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太宗在魏王府另设文学馆。李泰心领神会,于是开始负责修撰《括地志》,一时之间魏王府门庭若市。

太子见此情景,认为颇有废长立幼的倾向,于是他开始纠集柴令武、房遗爱、杜荷等二十多名贵族子弟作为心腹,又请韦挺等一众大臣为他拉拢人心,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太宗废长立幼的决定,也遭到了魏徵、褚遂良等人的反对。因此,太宗册立魏王为太子的想法被暂时打消。虽然太子之位暂时保住了,但太子已成惊弓之鸟。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决定暗杀魏王并发动宫廷政变夺取皇位。

当李承乾紧锣密鼓地密谋造反之时,发生了一个意外,远在齐州的齐王发起叛乱。李承乾唯恐齐王李佑捷足先登,于是加紧步伐组织叛乱。接着又发生了第二个意外,李佑反叛被平定后,太子的卫士纥干承基被卷了进去,经过审讯,他爆出猛料,将太子谋反之事和盘托出。于是李承乾被判处流放,属下党羽一律依法问罪。

李泰和李治都是嫡子,唐太宗认为李治才智平庸,而李泰颇有自己的风范,因此偏爱李泰。部分大臣迎合帝王心意,纷纷上奏立李泰为太子。魏王以为十拿九稳了,心中一阵暗爽,可这煮熟的鸭子却被长孙无忌等大臣一脚踢飞。经过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等德高望重的大臣极力劝说,太宗逐渐偏向李治。后来太宗又暗示众臣立李恪为太子,遭到长孙无忌等人的拒绝。最后,无欲无求的李治反倒被立为太子。

【知识链接】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可谓患难夫妻。长孙皇后聪明贤惠,在李世民征战天下时给予其清泉般的抚慰,为李世民夺嫡之争做出很大贡献。李世民登基之后,长孙皇后恪守本分,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她为李世民生下三子三女(外加一位养女)。公元643年,长孙皇后病逝,年仅三十五岁,唐太宗悲痛万分。 31uciOqtRDe4buFKmnWMAIjCUP1mzAEwJp8ZBipPDG+8OO19tu0Y52vFQAHp2Rf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