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朽的千古美谈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唐)白居易《七德舞》(节选)

最大的外患已经平定,国内也逐步走向繁荣,太宗继续励精图治,大唐逐步走向巅峰。

自古以来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为了照顾父亲的心情,李世民并未将李渊的旧部立即换掉,同时,对于前太子李建成的部下,依然量才录用。

在前朝的历史教训之下,李世民对于百姓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因此对百姓施以仁政。他废除严苛刑罚,坚持以文治国,施行轻徭薄役,休养生息政策。

李世民认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继续推行均田制。为了促进政策实施,李世民对阻碍制度的强权势力进行打击,处分了益州刺史张世贵、赵世达等不法之徒。唐太宗坚持“以农为本”“不夺农时”,又以“轻徭薄役”政策促进生产,并且设立法律保障农民利益,鼓励开垦,减免流亡人民赋役。他还释放宫女,鼓励寡妇再嫁,以此促进人口增长。

李世民注重水利灌溉工程,命官员主抓水利建设,在全国修建各类农田灌溉工程。仅在扬州江都县开渠引水,灌溉的农田就有八百顷。为了防止河水泛滥,李世民成立了治理机构,并立法《水部式》。

唐朝时期空前开放,非常重视经济发展,不像以前朝代那样歧视商人,而且对其大力支持,使得唐朝经济有了飞跃式发展,各大买卖铺户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知识链接】

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

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为四大职业,其中商人地位最低。秦朝时,商人即使非常富有,也不允许穿丝绸衣物。到了唐朝时期,商人不能入朝为官。直到明清,商人的地位才有所转变,从富商巨贾仕途无路到富商巨贾仕途有路。

百姓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而皇帝的生活依然简朴,李世民一直沿用隋朝时期的宫殿,非万不得已,不大兴土木。而且,在贞观初期李世民一直禁止兴修皇宫。在丧葬方面,他一直提倡“薄葬”,以免财富过多流失。他严禁地方进贡奇珍异宝,对于违反者依法制裁。由于唐太宗以身作则,朝廷形成了节俭的风气,贪官污吏非常少。

唐太宗废除了前朝残酷的律法,采取慎刑宽法和严格加强法制的措施,为建立安定的社会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他的主持下,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重修律法,历经十一载,制定了《贞观律》,从此唐代法典基本定型。为了落实律法,李世民以身作则,执法如山,皇亲国戚犯法与民同罪,百姓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且死刑犯逐年减少。

为了维护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李世民将国内分为十个地区,分别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设置监察机构,派遣巡视、按察使到各地视察工作。

由于李世民能虚心采纳大臣建议,因此政治比较开明,大臣们能尽量发挥其才能,群策群力。李世民发现,国家的官员不少,却没能达到相应的工作效率,针对武德后期“民少官多”的问题,李世民决定裁员。与此同时,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科举,为出身贫寒的子弟提供机会,还规避了魏晋时期州郡中正官垄断选士的做法,巩固了中央集权。

在文化方面,唐太宗重视历史编著工作,设立史馆,命令宰相兼修。

国家对府兵制进行了改革,中央设置十二卫,各卫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两人,将练兵权与带兵权分开,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在服兵役方面,规定二十岁至六十岁的受田人都有义务服兵役,战时为并,无战时则冬季练兵,其余三季种田,并对于有战功的士兵赐予勋田进行奖励。

唐朝女子

【知识点思考】

什么叫“房谋杜断”?

房谋杜断塑像

房玄龄精通谋略,是一位出身“书香世家”的纯正儒生,跟随秦王李世民十年艰辛征战,辅佐太宗二十载稳任首宰。杜如晦善决断,被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属官。如晦常从征伐,参与机要、军国之事,剖断如流。又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并以本官入文学馆为十八学士之首。后李世民建天策府,以如晦为从事郎中。

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M/6uXT56QqKS0kjXSu53qlOekldftarLwfwHHHZZicJUCnyj/ZUGq05K8W4sAn3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