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并不是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中国历史上比较大的割据时期,除了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就数唐朝之后这个五代十国了。
五代十国的历史时间,史学家普遍认为是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开始,一直到公元979年北宋灭北汉为止。在这七十多年里,中原地区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统称“十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温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他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但还不到二十年,后梁政权即被世仇李存勖的后唐所灭。
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李嗣源。他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幽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石敬瑭认了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源源不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人的国库。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公开反对契丹,随后不久,契丹人挥兵南下灭了后晋,并俘虏了石重贵。耶律德光改契丹国号为“大辽”,自立为帝。
后晋灭亡,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于是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史称后汉。
他的儿子刘承祐因杀大将郭威不成却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但柴荣的继任者是个小孩,无力掌管天下,最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
后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最终统一中国,结束了五代时的大分裂局面。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刘崇的北汉政权在北方外,其他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吴的开创者杨行密,在镇压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中被唐朝提升为淮南节度使。公元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到杨溥时,丞相徐温等立杨溥为天子,国号吴。
但此时,杨氏大权早已旁落。公元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废杨溥自立,国号唐,建都金陵,改姓名为李昪,史称“南唐”。到后主李煜时,为北宋所灭。
唐朝壁州刺史王建,自公元894年开始,先后兼并西川、东川和汉中之地。早在后梁建立时,他便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他死后,其子王衍继位,是为前蜀后主。后主以奢侈荒淫、刻剥百姓著称。公元925年,后唐庄宗派兵灭前蜀,用孟知祥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公元926年,孟知祥入成都,整顿吏治,减少苛税,攻占东川。公元934年,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当年孟知祥死,子孟昶继位,又攻取凤州,疆域与前蜀相同。但孟昶和王衍一样,奢侈成性,终为北宋所灭。
吴越的创建者钱镠,在公元893年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军节度使。不久,因讨越州军阀董昌有功,升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公元907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都于杭州,拥有两浙之地。这一地区战争很少,生产发达,经济繁荣。钱氏政权五传至钱俶,于公元978年降北宋。
本书在讲述这段历史的同时,还引入了知识链接和知识思考点,旨在为读者延伸阅读、拓展思维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关系,厘清这一段错综复杂、时空交错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