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代枭雄——耶律阿保机

月落星稀天欲明,

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

不忿朝来鹊喜声。

——(唐)李端《闺情》

唐末风起云涌,为了抵御外侵,几百年来随波逐流、安于现状的游牧民族契丹,终于团结了起来。

他们在一个男人的带领下,南征北战,战绩斐然。最后,这个男人利用契丹的族规,也就是那个三年一选可汗的机会,成为契丹新的可汗。

这个男人,就是辽国的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阿保机的弟弟们觉得,既然可汗的位置传到了耶律氏一族手里,那就应该风水轮流转,让每一个姓耶律的都过过瘾。

可惜的是,这些人想得挺美,人家阿保机根本没有退位让贤的意思。可汗三年一选,阿保机一口气干了九年,且压根儿就没有退位的意思。

这一下子,阿保机的弟弟们不干了,他们要“帮助”这位哥哥退位让贤了。

于是,阿保机的弟弟们轮番起兵造反,这就是辽史记载的“诸弟之乱”。每次平叛结束后,阿保机根本不责罚这些造反者,只是让这些弟弟发誓:“从此以后,永远忠于你的哥哥,永远尊你们哥哥为老大,谁也不许再造反。”随后,阿保机就赦免了这些弟弟。

问题是,这些人发完誓以后,根本不遵守,只要一找到机会,他们就会继续谋反。

【知识链接】

耶律阿保机的成长经历

在阿保机出生时,契丹的贵族阶层正在为争夺联盟首领之位而打得不可开交。阿保机的祖父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被杀,父亲和叔叔伯伯们也逃离出去,躲了起来。祖母对于这时出生的阿保机非常喜爱,但又担心他被仇人加害,因此常将他藏在别处的帐内,不让他见外人。阿保机也自幼聪敏,才智过人。

弟弟们第三次造反后,阿保机依旧痛骂他们违背誓言、背信弃义。当然了,痛骂归痛骂,阿保机只是让他们认错悔改,最后还是把他们释放回家了。然而,三个首犯可免罪,其手下三百个从犯,全部处死,以儆效尤。

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反对阿保机了,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可汗了。但是,契丹一共八部,阿保机仅仅平定了一部,还剩下七部。要是这七部联起手来对付他,阿保机又该怎么办呢?

关于这个问题,且看下面的这场“盐池之变”。

阿保机万万没有想到,前脚他刚刚平定了诸弟内乱,后脚那些外患就打上门来了。

还是老问题,阿保机霸占了九年汗位,完全违背了祖制,其他七个部落联合起来,准备讨伐他。

面对这七部联军,耶律阿保机主动放弃了汗位。但是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允许他建立一个新城,让他手下的汉人迁徙到那里,组成一个新的部落。部落首领们马上答应了。在他们看来,这个由契丹人和汉人组成的新部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

首领们万万没有想到,汉人虽不会放牧养羊、拉弓射箭,但是却有其他的本事,比如说,制盐。而阿保机建城的地方,就有一个硕大无比的盐池。

阿保机这里盛产食盐,其他部族只能来这里买,这一买一卖的,阿保机的实力就越来越强大。实力一强大,他就琢磨如何把不服管的部落收拾掉。

这时,皇后述律平给阿保机出了一个主意。听完皇后的建议后,耶律阿保机连声称好。

第二天,阿保机就给那几位首领写信,以庆贺生日的名义把他们都邀请来。

于是,几位首领赶着牛羊,抬着酒浆,全都来到了耶律阿保机这里,共赴这场有来无回的“鸿门宴”了。

这场“鸿门宴”后,几位首领再也没有“回去”,而耶律阿保机骄傲地宣布——契丹诸部落要选一个新的可汗。当然了,新的可汗人选已定,就是他耶律阿保机本人。

最后,在这种毫无选择的情况下,大家准备拥护耶律阿保机为新的可汗。这时,一个汉人却对阿保机说道:“大王万万不可被推选为可汗,我们中原的天子,从来没有被推选的,我们都是家天下制度,子承父业、兄终弟及,这样天下才能长治久安。您现在当上可汗了,三年之后改选之时,您又该怎么办呢?除此之外,大王授命于天,何不遵从民意,登基称帝呢?您为什么不学习汉人的制度,建立一个千秋万代的帝国呢?”

那么,是谁跟阿保机说的这番话呢?这番话,又会对契丹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知识点思考】

阿保机是如何统一契丹的?

中原正值多事之秋,而此时契丹却悄然崛起。契丹八部之一的耶律部逐渐强大,首领耶律阿保机被推举为契丹王。他不断带兵掠夺,邻近民族都受其奴役。正是在不断征战中,契丹掠夺大量财富,加上中原文士辅佐,因而势力大增。阿保机凭借自身势力强大,屡次拒绝重新更换契丹王。

后契丹七部联合,阿保机迫于压力,率领部落和一些汉人据守古汉城。古汉城盛产盐,汉人又精于耕作,古汉城很快便繁荣了起来。阿保机设下“盐池之会”,七部首领被袭杀,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建立了契丹国。 sXqWB1af0yxG4aOAPLbdVffeHb4ztsIXyy6sDfhXEJif3TbxUAgxmnE7sYAebU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