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之死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

韩信

刘邦在楚汉战争期间分封诸侯王,出于战胜项羽的需要,慷慨地将土地和百姓分给帮他打江山的功臣,使他们全力以赴对抗项羽。韩信、彭越、英布、韩王信等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封为诸侯王。

楚汉战争结束后,汉王朝统一全国,刘邦成为大一统的封建皇帝,岂能容忍与之分权分土地的异姓诸侯王的存在?这些诸侯王不仅对刘邦没有用处,还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障碍。于是,刘邦决定铲除他们。

刘邦首先要铲除的是楚王韩信。韩信在刘邦与项羽争天下的楚汉战争中功劳无人可比,是一个战无不胜的军事天才。然而,韩信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统帅,却不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他不善于处理君臣关系,不懂得避嫌和明哲保身,虽然战功赫赫,却早已与刘邦产生嫌隙,成为刘邦的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楚汉战争刚结束,刘邦就立即解除了他的兵权,削夺他的爵位。

这些嫌隙是如何产生的呢?

早在楚汉战争期间,韩信邀功请封“代理齐王”,就引起刘邦的不满和猜疑。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楚将钟离昧问题加剧了刘邦与韩信的矛盾。钟离昧原为项羽的大将,韩信在楚军时曾与其有交情。楚亡之后,钟离昧成为汉朝通缉在案的要犯。无路可走的钟离昧逃到韩信处,韩信出于曾经的交情,收留了他。刘邦得知后,甚为恼火,认为他藐视国法,于是下令其逮捕钟离昧。韩信碍于交情,拖延未予执行。此时,刘邦安置在楚地的眼线状告韩信“行县邑,陈兵出入”,有谋反之嫌。尽管没有真凭实据,但因对韩信早有疑心,刘邦更加不信任韩信。双方的信任危机不断恶化,彼此警惕着对方。

刘邦召集文臣武将商讨对付韩信的对策,满朝武将都认为应该立即发兵讨伐韩信。刘邦认为武攻未必有取胜的把握,转而问计陈平。陈平认为,朝廷耳目所报韩信谋反之事,不仅外人不知晓,韩信自己也是蒙在鼓里,因此可以智取。随后,陈平向刘邦建议假装巡游云梦,让韩信自投罗网。

韩信中计后,愤怒地对刘邦说:“果如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哈哈大笑,回敬道:“有人告你谋反,我不得不逮捕你。”刘邦将韩信带至洛阳,虽然最终没有查出他谋反的证据,刘邦还是将其贬为淮阴侯,留在京师监视居住。事实上,刘邦不过是借谋反的罪名削掉其封土和军权。刘邦还将楚地分割为东西两块,封将军刘质和弟弟刘交为王,齐国则封给了其子刘肥。

刘邦对韩信日夜警惕。韩信一直处于被软禁和监视的境地,对刘邦失望、怨恨,逐渐走上了真正的谋反之路。监领代、赵两地兵权的阳夏侯陈豨早对刘邦不满,而与韩信素有交情。赴任前,陈豨前去向韩信辞行,韩信趁机与其定下了里应外合、发动叛乱的密谋。陈豨到任后,蓄养大批死士宾客,为叛乱蓄积力量。陈豨私自养兵的事被赵相周昌告发。刘邦下令调查陈豨宾客之事,引起了陈豨的惊恐。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八月,陈豨自立为代王,公开举起反叛的旗帜。刘邦决定亲自率兵征伐陈豨,并故意在临行前要求韩信随军赴前线效力。韩信以为这是他在京城举行谋反的良机,就以生病为由拒绝随行。刘邦率兵进至邯郸,很快平定了陈豨的叛乱。留在京师的韩信则趁机策划谋反。他一面派人秘密与陈豨联络,一面与家臣密谋,发兵袭击吕后与太子。韩信的密谋被知情者向吕后告发。吕后与萧何合谋,让人诈称刘邦从前线归来,令群臣皆上朝祝贺。萧何还亲自到韩信府上邀请其入朝祝贺。韩信相信萧何,便勉强入宫祝贺。一入宫门,迎接他的是全副武装的卫士,韩信束手被擒,立即被斩杀于长乐宫钟室。 XcxxuYSBVT3WmxEejbgLfy4v3J2GZqzFNLu4oos7gw+CiDwQh7sopmvRUZaPa1r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