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公元420年到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三国之后的又一个大分裂时期,也可以说是它的延续。三国虽然归晋,但大一统的西晋只维持了短短五十年。其后八王之乱,不得已衣冠南渡,始有东晋,并发展为后来的南朝,即宋、齐、梁、陈。这四个朝代加上东晋,以及先前的东吴,在历史上统称为“六朝”。为什么这么叫呢?其一,它们的首都均在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其二,唐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一书中记载了这六个朝代,北宋司马光亦在《资治通鉴》中以此六朝作为正统编年纪事,于是后人便将这六个朝代并称为“六朝”。不过我们本书仅介绍南朝事件,也就是宋、齐、梁、陈。

其中以宋所存时间最久(共60年),疆域也最大(最北统治过洛阳、山东);以齐所存时间最短(仅24年);以梁武帝萧衍活得最久、行事最为荒唐(三次舍身出家);以陈的疆域最小(临长江而治)。相较于北朝,南朝各时代的局面还是较为稳定的,所以使得衣冠南渡之后,发生了又一次大规模的南迁活动,南方人口大量增加。公元464年,宋户口90.8万余,人口468万余,发达地区(如会稽郡等)人口甚至接近35万。

因为政治较为稳定,使得文学,尤其是诗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清朝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卷上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与魏晋诗人不同,南朝诗人们更崇尚声色,追求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华美。比如南梁萧子显便曾说“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大约就是这种追求新变趋势的理论总结。但他却好像没有写出几首好诗。有不少好诗的是谢灵运,他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入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为中国诗歌增加了一种题材,而且开启了南朝新的诗歌风貌。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诗歌经过南朝四代的发展,才得以有唐代的辉煌。

与南朝汉人政权不同,北朝基本是胡人,或者说是鲜卑人的天下,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及代北周的隋。

说起北朝,尤其是北魏,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运动,以及佛像。孝文帝提倡鲜卑汉化,为胡汉融合做出了贡献,但是遭到了强烈的反弹;至于佛像,堪称中国历史上四大佛窟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都在孝文帝时期得到了大发展。云冈、龙门二窟甚至就是从孝文帝开始开凿修建的。佛教的大兴盛,可以说是这个时代一个不可抹灭的印记。

北周灭了北齐后,其主昏庸,隋文帝杨坚趁势而起,加上南朝陈最后一位明君陈顼病亡,长达百年的南北分裂终于结束,隋唐盛世因此得以开启。

本书讲述的便是南北朝这个动乱而又生机勃勃的时代。为何动乱,却又生机勃勃呢?我们将在书中详细为大家解读。 1JHxFOhXrId61+c8AZQ/guUWaw/j5Al2vkevSLrmb3JsP6V3V4FBHUFKenU96to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