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建国四海归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之前曾多次攻打张士诚,因有陈友谅虎视眈眈,不敢大军全部出动,所以攻张士诚的部下大都无功而返。其实陈友谅在龙湾之战时就约张士诚夹击朱元璋,那时张士诚满口答应,可在真正行动之时却作壁上观,一点也不插手,真是应了刘基对他“缩手缩脚”的评价。

陈友谅一死,张士诚成了孤家寡人,全然不是朱元璋的对手。朱元璋一回到应天就整顿军队,准备攻打张士诚淮东地区的地盘。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他首先亲率水师顺长江而下攻打高邮。张士诚救援失败,高邮失守。其间朱元璋连克数城,又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兵攻打湖州。这年年底又攻陷杭州,守将投降。至此,张士诚左膀右臂尽失,老巢平江城(今江苏省苏州市)三面受敌,如鸟断双翼,成为孤城。次年九月,徐达派兵发起了总攻,张士诚的将领没有抵抗多久就投降了。张士诚自己旋即被俘。关于他的死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他被押往应天,但趁机自缢而死;第二种说张士诚被押往应天问罪,朱元璋问他兵败有什么想说的,他说:“并不是你比我强,只是上天眷顾你而没有眷顾我罢了(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朱元璋听后大怒,立刻杀死他,并挫骨扬灰。

两大敌人都被消灭,朱元璋的征伐之路就更轻松了,在平江即将被破之时,他就调出一军前往方国珍割据的浙东地区。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派朱亮祖进攻台州,方国珍的弟弟方国瑛兵败逃入海上;十月,派汤和、吴祯进攻方国珍的老巢庆元(今浙江宁波)。方国珍战败也逃往海上,朱元璋放他逃跑,命水师将领廖永忠在海道追逐,在盘屿还小战一场,收纳了其不少降部。汤和派人持书招降之,方国珍黔驴技穷,被迫投降。但他的下场很好,写了一封乞降之书,因他早年援助过朱元璋,朱元璋并没有过多怪罪于他,还赐了广西行省左丞的官职,只拿俸禄而不上任。至此,朱元璋尽收两浙之地。

张士诚

在平定方国珍后,朱元璋马上将下一个目标定为陈友定。朱元璋势大力强,陈友定根本不是敌手,延平被围十天城就破了,陈友定自杀未遂被俘,押往应天处死。

至此,与朱元璋毗邻的起义军都被兼并吸收,这预示着一个新的统一政权正冉冉升起。

南方大部既定,北地却还未收,眼看着汉家河山日隆,朱元璋内心怎能按捺得住征服之情?在伐方国珍同年(公元1367年)十月,他就任命徐达为北伐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领二十五万精兵,由淮河入河南,北伐中原。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正式在应天自立为帝,封妻子马氏为皇后,世子朱标为太子,建国号大明,设年号洪武,大明王朝正式诞生。

七月十一日攻克临清后,徐达命各路大军于临清会师,之后沿运河长驱直入,相继占领德州、长芦、通州。元顺帝闻讯惊惧,明白大势已去,于是在二十八日夜里带领太子、诸嫔妃弃大都,由居庸关往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逃窜。八月二日,徐达进军,大都不战而得,第二阶段战略计划完成,历时九十八年的元朝灭亡。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正月明军攻克大同,进而平定山西。二月徐达派常遇春、冯胜渡河趋陕,张良弼逃往庆阳,李思齐放弃凤翔,走临洮,洪武三年,元顺帝逃往并死于应昌(今内蒙古达里诺尔西南)。明军相继攻克奉元路(明改为西安府,即今陕西省西安市)、凤翔、兰州、临洮、庆阳等重镇,基本上消灭了这一地区的元军势力。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辽东纳哈出归降。

至此,朱元璋北伐灭元之战宣告结束,基本上实现了战前拟订的战略计划,是一个战略决策和战争经过基本吻合的典型战例,显示了朱元璋卓越的用兵才能和驾驭战争的能力。

北伐之时,南方两广地区仍然被元朝势力占据。洪武元年,明军自海道攻广东潮州,守将何真奉表请降,广东全境归服。由湖广进入的明军与元军守将相持不下,直到四月永州始克,进围靖江(桂林)。平定广东之军也进入广西与之会合,再两月激战,靖江城破,其他地区迅速归降,广西平定。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正月,朱元璋命汤和为征西将军,逆水而上进攻重庆。同时,傅友德由陆路进攻成都。傅友德部进展顺利,四月,克阶州、文州、江油、绵阳;六月攻取汉州(今四川省广汉市)。汤和部失利受阻,攻瞿塘不下,原地驻扎三个月,在朱元璋催促之下,选精兵抬舟翻山,再顺流而下,这样上下夹击瞿塘,才获得成功,继续进军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六月,汤和率部到达重庆,明升投降;八月,傅友德破成都,夏国丞相戴寿投降,四川平定。

占领四川后,朱元璋想用招降平定云南,无奈两次派出使者,都被元梁王杀害,朱元璋遂决定用武力占据云南。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朱元璋发动三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云南。一路由四川进发,一路由湖广进入,连克城池。十二月,傅友德大败元兵于白石江,梁王见大事已败,逃往晋宁自杀身亡。洪武十五年闰二月,蓝玉、沐英攻占大理,云南平定。到此为止,朱元璋基本统一了全国,洪武大帝名传千古。

【知识点思考】

起义之人众多,为什么最终朱元璋能成功登上帝位?

帝王的成长之路并不平坦,天赋只是朱元璋成功的前提,经过风雨的历练,他才可成为真正的霸主。第一,他志向远大,在许多义军盘踞一方时,朱元璋却放眼全国,积极建功立业。第二,他懂得招贤纳士、笼络人才,手下形成了文武双全的强大团队。第三,他战略得当,按部就班,不急不缓。先建立牢固的根据地,然后消灭邻近的敌人,从而蚕食对手。北伐也是先剪除敌人羽翼,而后灭掉中心。这表明他耐得住性子,从而可以稳中求胜。不像其他义军互相攻讦,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综合以上几点,朱元璋最终才能脱颖而出,成就不世之业。 bGIpbPr3Eq4PIzv+AFodPJ58LlSADnFeG+4lGS1JhjOXNpSohV+IIL/Iu21aUzI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