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淮右布衣初长成

忙着征衣快着鞭,

回头月挂柳梢边;

两三点露不成雨,

七八个星犹在天。

茅店鸡声人过语,

竹篱犬吠客惊眠;

等闲推出扶桑日,

社稷山河在眼前。

——明·朱元璋《拂晓行军》

元末之时,天下乱象并起,这其中有天灾,更多的是人祸,由于蒙古贵族长期实行高压统治,压榨百姓财粮,全国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朱元璋,又名兴宗,字国瑞,本名原叫朱重八,父亲名世珍。

朱元璋降生世间之初啼哭不断,声音洪亮,聒噪得父母和邻里不宁。世珍不得不寄希望于上天赐福,正好附近有座皇觉寺,便入内祈祷,暗祝神明保佑。说来也奇怪,自从这之后,婴儿就不再似前般怪啼。世珍认为神佛显灵,感激不已,就让朱元璋在寺里做了记名弟子,另取了一个禅名叫元龙。

可是朱元璋从生下来就没过什么好日子,公元1343年,濠州大旱,次年春又发生严重的蝗灾和瘟疫,百姓惨死大半,饥民遍野,已经没有多少生存的希望。朱家也不例外,朱元璋的亲人因染上瘟疫短时间内相继离世,只剩下他和他的二哥相依为命。后来为了活命,两兄弟也被迫分离,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面。无奈之下,饥肠辘辘的朱元璋想起了皇觉寺,遂打定了主意剃发为僧,成为一个小行童。

他在寺里每天撞钟、扫地、上香、烧饭、洗衣,还时常遭到大和尚的欺辱,这些他都一一忍受了下来,不为别的,只为活命。但是皇觉寺的粮食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很快就被吃光了。为了生存,他再一次启程,沿着道路边走边乞讨,开始了流浪之旅。

就这样,他乞讨了三年才返回皇觉寺,其间还接触了“白莲教”,但回来后发现皇觉寺已是蛛网遍地、人去屋空,他只好得过且过住了下来。这期间他明白了民众生活的困苦不堪、社会政治的黑暗腐朽,更培养了坚毅果断、不屈不挠的性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时的他迈出了成为帝王的坚实一步。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在安徽揭竿而起,由于士兵们都头裹红巾,所以被称为“红巾军”,主要活动于北方。短短几月之内,各地纷纷响应。徐寿辉、彭莹玉起兵湖北,主要活动于南方。翌年,郭子兴联合孙德崖起兵定远,数万民众聚集跟从。

早年朱元璋

元朝不可能眼看着这股逆流逐渐壮大,猛烈的镇压就此展开了。刘福通兵分三路,北上进攻。前期攻占了上都、甘肃、宁夏、汴梁等地,后期在元军的疯狂反攻下,这些地方又相继失守,部队都被消灭,最后刘福通也遇难。徐寿辉的南方红巾军在战斗中也损失严重,最后他被部下陈友谅所杀。紧接着陈友谅自立为皇帝,国号大汉。

朱元璋本是一个和尚,不便加入义军,这天他来到一个营寨门前,不顾守军径直闯入,并且吵嚷着要见大帅。此举惊动了营中士兵,众人看他是一个和尚,已觉疑惑,问他来历也不细说,只说要见主帅。大家都以为他是细作之流,绑缚起来押入主帅帐中。初见大帅他并无恐惧之意,直问大帅,欲成大事为何还要绑他?大帅见他样貌奇特、虎背熊腰、声音洪亮,料定他不是凡人,问他是否愿意投效。朱元璋连连答是,主帅立马命人解了绑缚,问清来历,收入麾下用作亲兵。这个主帅是谁呢?其实不是别人,就是起义的郭子兴。

朱元璋入了义军,每有战事都跟随郭子兴,而且无论面对什么敌人都冲锋在前,奋不顾身。敌人见他这般勇猛,都畏惧不已,一击即溃。郭子兴见他如此卖命,对他更加信任了。一天,战事刚毕,郭子兴回入内室,与妾张氏交谈战事和朱元璋战功种种,自觉欣然不已,张氏也听得喜悦并且言道:“此人谋略胆识过人,将来必定建树颇多,需要加以厚恩,让他更加感激,才能继续如此卖力。”郭子兴说:“我已提拔他当队长了。”张氏摇头说还不够,子兴问其意思。张氏说:“他年轻力壮,趁他尚无家室,何不把养女许配给他?一可让他从此不想别处,二也是给女儿一个好的归宿,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郭子兴听后感觉在理,次日就将朱元璋召入帐中,说明婚嫁之事,问其意思。朱元璋自然乐意遵从,立刻拜谢。郭子兴便命人做媒妁,选了良辰吉日,成了这门婚事。

【知识链接】

朱元璋的大脚皇后

孝慈高皇后马秀英(公元1331年—公元1382年),安徽人,她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郭子兴作农民起义军元帅时,马氏嫁给了英勇善战的朱元璋。郭子兴性情暴躁、气度狭小,在别人挑拨下把朱元璋关了起来,不给饮食。马氏偷出刚出炉的热饼,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以至烫伤了胸脯。在朱元璋领兵征战的年代,她还亲手为将士缝衣做鞋。朱元璋性情暴烈残忍,登基后为了保住朱家子孙日后的统治地位,不断寻找借口屠戮功臣宿将。对此,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多少有所节制。在以三寸金莲为美,妇女皆缠足的明代,马秀英因出身平民,没有裹脚,因此被人称为“马大脚”。

此后,朱元璋正式起名“元璋”。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朱元璋的意思就是“诛杀元朝的利器”,可见他多恨蒙古人的剥削压迫。

过了一阵子,军探来报,徐州被元军重新夺回,李二败走。又过了几天,守军来报,彭大、赵均用率众投奔归降,想见一见主帅。子兴听后,立即打开城门迎接众人,大摆筵席行地主之谊。吃喝正欢,探子飞马来报,称元军已追到城下。郭子兴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建议固守不出,但大家鼓噪应敌制胜,郭子兴听从了众人的意见,却吃了一个败仗。彭大暗中说这是赵均用的用兵错误,郭子兴就逐渐疏远了赵均用,从此赵均用生出了怨恨,暗暗地接触孙德崖,准备除掉郭子兴,自立为王。

一日傍晚,张氏密召朱元璋,哭诉郭子兴被孙德崖、赵均用等抓了去。朱元璋大惊,急忙带领众人前去向孙德崖要人。一开始孙德崖还抵赖说只是讨论军机,但朱元璋一直不见郭子兴,就想搜一搜屋子。彭大也在帮腔,于是众人进入搜查,听见大厅之后有呻吟声,循声见一矮屋,破屋而入,看见郭子兴被铁链束缚,正向隅而泣。朱元璋赶紧击断锁链,将其救出。当时大家并没有撕破脸皮,朱元璋斥责了他俩就返回了住处。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元军撤退,守军死伤过半,郭子兴就派朱元璋回乡募兵。这次朱元璋招到了日后成为他得力干将的徐达、常遇春等人以及七百士兵,郭子兴十分高兴,升他做了镇抚。后朱元璋率领徐达、汤和等人南略定远,收编数万义军;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七月,朱元璋攻占滁州。次年正月,又攻占和县,郭子兴升他为诸君总领。三月,郭子兴病逝,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濠州都元帅,朱元璋、张天佑分任左右副元帅。由于朱元璋比其他两人有勇有谋,手下多良才,士兵大部分也是他所招募,所以朱元璋成为这支队伍的实际指挥者。

马皇后

徐达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五月,朱元璋合并两支前来投奔的巢湖红巾军水师;六月,突破元军封锁,而后命人砍断船缆,顺流而下,断了自己的退路,一鼓作气,攻占采石、太平。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二月,又在采石大破元军水师,俘虏近万人。三月,朱元璋乘胜追击,攻破集庆(今江苏省南京市),改集庆为应天府,至此朱元璋终于有了稳固的根据地。

早在朱元璋还在浙江的时候,就听从谋士朱升的策略,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一步步壮大自身。现在应天府这堵“高墙”已经建立起来,朱元璋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时就可以开始“广积粮”了。前期基本上靠强征解决,但朱元璋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否则就和那些元军无异。为了解决粮草问题,朱元璋开始实行屯田制,兴修水利,大量屯田。军粮日渐充足,后期已经取消了强征粮草的政策。

在不断用类似方式取得民心时,朱元璋还广罗知识分子,专门修建礼贤馆,招纳儒生,给予礼遇,收为己用。他十分尊重儒生,这些儒生也的确在他打江山的过程中体现了重要价值。至此,“三步走”战略的前两部已经完成了,按理说朱元璋已完成了从贫穷到富贵的转变,但是这时却还不是称王称帝的时机。

西面有陈友谅、东面有张士诚、东南临方国珍、南临陈友定,朱元璋被敌人环伺,处在危险境地。而最大的威胁是陈友谅,其水师几倍于朱元璋。如何才能战胜如此强大的敌人,从贫穷到富贵的朱元璋能否以少胜多、由弱变强,还要拭目以待。

【知识链接】

朱元璋与白莲教

白莲教是跨越多个中国史上朝代的一个秘密民间宗教组织,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包括弥勒教在内的其他组织的内容,但一般认为主源是净土宗分支白莲宗。元朝末年,红巾军领袖韩山童父子便是以家传白莲教聚众起事,宣传口号为“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元末,朱元璋当和尚时,依附“明教”起义,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其实也受到白莲教影响。朱元璋成为天子之后,知道白莲教会对帝国构成威胁,纳李善长之议,多次取缔白莲教。《大明律》规定:“为首者绞,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8P2OX2b1EGSHToje/YiX7gxp36RqmDplAOTxGdJYvxzoR+3jd+VNKJ27CbPHz12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