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战事不嫌多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元顺帝逃往漠北之后,死于应昌,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即位,逃往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史称“北元”。永乐初年,蒙古贵族势力内部互相残杀,北元灭亡,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其中兀良哈三部向明朝朝贡,威胁最小。

永乐青花抱月瓶

朱元璋对蒙古贵族势力始终采取软硬兼施、积极防御的政策。朱棣继承了朱元璋对待蒙古贵族的政策。一方面,他与之修好,封蒙古部落酋长为王,赐予金银、布帛、粮食等物品,争取相安无事。朱棣封瓦剌部首领马哈木为顺宁王。在鞑靼部首领本雅失里称汗时,成祖也多次遣使通好。另一方面,如果蒙古贵族无理侵扰边境,就坚决给予打击。

三部中以鞑靼部最为强盛,本雅失里因而骄傲自满,对明朝抱不友好的态度。永乐六年,北元太师阿鲁台立本雅失里为可汗。永乐七年成祖派遣使臣郭骥去鞑靼想与之讲和,结果被本雅失里与阿鲁台残忍杀害。朱棣大怒,忍无可忍,遂决心征讨鞑靼。

永乐七年七月,成祖朱棣命令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率精骑十万出征鞑靼。临行前,朱棣担心丘福会因兵力强盛而轻敌,一再告诫说:“毋失机,毋轻犯敌,毋为所治,一举未捷俟再举。”而后还派人特地又说了一遍,“军中有言敌易取者,慎勿信之。”

八月,丘福率军出塞,前锋抵达胪朐河(今克鲁伦河)南岸,歼灭了靼鞑的游兵,乘胜过河,俘虏了一个官员,也没用酷刑逼供,官员就坦白说鞑靼军队就在前方三十里处,可以轻易取胜。丘福不顾诸将劝阻,也似乎忘了朱棣对他的叮嘱,对俘虏的话信以为真,并让其做向导。结果,孤军深入,中了本雅失里的埋伏,领军五将皆殁,十万大军没有了将领指挥,亦全军覆灭。战败消息传至朝廷,朱棣恼怒不已。为了消除边患,他决计率领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永乐八年五月,朱棣率大军到达胪朐河,改河名为饮马河。过河之后抓住了几个鞑靼士兵,经审讯得知本雅失里部队就在附近,成祖审慎分析之后认为情报为真,于是就地驻扎,亲率精锐骑兵带二十天口粮追击。

鞑靼一方听闻明朝皇帝率五十万大军前来,顿时没了底气。本雅失里与太师阿鲁台还吵了起来,不是吵该逃跑还是迎敌,而是在往哪里逃跑的问题上争执不下。阿鲁台想往东边兀良哈处逃跑,因为他刚和西边瓦剌打完仗,瓦剌肯定不会帮他,东边兀良哈处比较安全。本雅失里认为兀良哈听命于明朝,更不容易对付。二人僵持不下,最后决定分兵突围。

本雅失里没逃多久就遇见朱棣所率骑兵,经过一番追逐,由于朱棣与骑兵轻装上阵,而本雅失里不舍得家当,跑得不快,两军越来越近,朱棣终于在斡难河附近追击到了本雅失里,一顿猛打之下,本雅失里只剩下七个骑兵和他逃了出去,全部家当也都丢了。成祖战后看着斡难河不禁感慨万千,因为此地正是当初成吉思汗兴起的地方。

本雅失里虽然逃到了瓦剌,但是瓦剌首领马哈木并没有收留他,只是收留了他的脑袋而已,报了旧战之仇。而阿鲁台到了兀良哈也不受待见,他只好在草原和荒漠中游走逃避。明军击败本雅失里后,立即转过来追击阿鲁台,但漠北毕竟广阔,明军找不到目标,只好班师。不料阿鲁台和本雅失里一样运气差,正好撞见返回途中的明军,阿鲁台吓得坠马逃遁,手下几乎全军覆没,次年奉表称臣,被封为和宁王。

鞑靼部衰落后,瓦剌部没有吸取教训,自恃有功,竟也日渐骄纵起来。永乐十一年七月,阿鲁台被封赏后,瓦剌部觉得没有面子,便断绝了朝贡,还扣下了明朝使者。永乐十二年(公元1413年)二月,马哈木部队聚集在饮马河,准备南下入侵。朱棣闻讯,三月再度率领五十万大军亲征。

六月七日,明军与瓦剌部在忽兰忽失温展开决战,瓦剌看明军以步兵在前,便首先用骑兵展开冲锋,明军见势立即变换阵形,露出了手拿火铳的神机营士兵。这时瓦剌想撤退都来不及了,还没冲到阵前,瓦剌骑兵就已经势竭,明军再度变换阵形,神机营向两翼撤退,殿后的骑兵冲出,两翼配合行三路包抄之策,打得瓦剌军队抱头鼠窜,马哈木眼看不行,赶紧逃跑。瓦剌部就此衰落,两年后马哈木也病死了。从此以后,终永乐一朝,瓦剌不再为患,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

而后阿鲁台附而又叛,成祖又在永乐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御驾亲征。最终在永乐二十二年七月,病死于班师回京途中的榆木川。

可以说明成祖五次亲征使蒙古势力进一步削弱,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但同时也使明朝精疲力竭,后三次征讨使人有劳民伤财之怨。所以下一任皇帝吸取了教训,不再穷兵黩武,而是把目光放在了内政上。

【知识点思考】

明成祖五次北伐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明军深入漠北,后勤补给比较困难,劳师远征,只宜速决,持久作战不利。朱棣深知此种作战特点,所以每次亲征均作了比较充分的兵力和物资准备。如事先征集重兵,在兵力对比上形成绝对优势;在粮饷上,制造武钢车,提前做好进退的全局准备。而且他知人善任,创立中军、左右掖、左右哨五军营制和专门使用火器的“特种部队”神机营;治军严,赏罚明,颁布军中赏罚令,设置传令纪功官和督阵官,“六师入关有践田禾取民畜产者,以军法论”;精通韬略,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使其互相牵制,以各个击破。这些都是明军制胜的重要因素。 +ogUzPNkBhjUI4nu/ZtSuuNC25FndzaafWqgln3Tpmg3g0CBKGGFKr8WFgYC74I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