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不要让琐碎的事情‘套牢’自己。”与琐事纠缠不清的人,一定成不了大事。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当然要有抽丝剥茧、善抓重点的本领,否则大事做不了,小事做不完,很有可能会将自己置于非常被动的境地。但河有两岸,事有两面:细碎的小事也不总是束缚住人的手脚,在心理负荷过重、压力快要爆棚的时候,它们反而能够派上用场——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利用一些琐碎细小的忙碌来分散注意力,替自己减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接触到一些工作狂:心事越重、压力越大,他们反而越发不休不眠、废寝忘食地工作,这让我们很费解,认为他们是在自虐。实则不然,心理学研究证明,通过加大工作强度来减轻心理压力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当一个人处在工作状态中,尤其是在做一些无须耗费太多脑力的零碎工作时,那种简单机械的手工操作,周而复始、反复来去的单调节奏,反而会令人放空自己、平和心态。同时,努力让自己忙碌起来,将全部注意力转移到这些事务性的工作中,也会使我们暂时挣脱思绪的旋涡,而不必一直反复地回想那些给我们施压的烦心事。男朋友和你分手?屡次考试失利?和同事发生争吵?被领导一通臭批?千万别急着发脾气、砸东西,也别一味地蒙头大睡、喝酒买醉,不如让琐碎的工作带你走出阴霾,化解心头戾气。洗洗衣服、擦擦玻璃、收拾房间、整理陈年旧物……专注于这些零零碎碎的家务事,两只手不停地忙活着,能够帮你成功地把压力从脑子里赶出去。一通忙碌之后,看着整洁的房间,取得成就的满足感会令你愉悦轻松、自我欣赏,进一步冲抵了心头沉甸甸的压力。
工作减压要选择合适的场所。手头做着琐碎的工作,未必能够占据我们全部的心力,如果一边忙碌着,一边还是控制不住地想不愉快的事,那么,你的忙碌就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工作减压法还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场所:蓝绿两色被称为“减压色”,心理学家认为,这一类的冷色调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消除压力。在周围环境中,多设置一些蓝绿色块或大大小小的点缀,经常置身其中,有助于压力的减轻与缓解。浩如烟海的音乐作品道尽人间沧桑,每一首歌似乎都贴合着人的不同心境。在埋首忙碌之时,如果耳边还流淌着舒缓应景的疗伤系音乐,无疑是对于心灵最好的慰藉。
工作减压离不开呆萌宠物。一项科学实验证明,猫的呼噜声具有舒缓神经、降低心率的功效。国外还有专门开设的减压“猫吧”,顾客放松地静坐或平躺,任由身边猫咪的呼噜声松弛自己绷紧的神经。呆萌无害的宠物确实能够激发人们的怜爱之心,在爱抚它们、与它们玩耍的过程中,自然会将心头重压尽数抛开。在工作减压的间隙,与身边的宠物戏耍一番,既得以短暂休息,又能令减压效果叠加。
工作减压应控制强度。工作减压法应注意调节强度,适时休息。其中一个常用而简易的减压放松方法是——深呼吸:通过鼻腔深长而缓慢地吸足一口气,然后屏息几秒,再缓慢地吐出来,每次三到五分钟,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连续多做几次。还可以偶尔从琐碎事务中抬头,起身伸个懒腰、舒展一下身体,能够到阳光灿烂的室外走上几步就再好不过。阳光对减压的效果极为明显,是最好的消毒剂。温暖的阳光把人晒得昏昏欲睡,一切烦恼与污浊都会在太阳下无所遁形,一切阴暗与抑郁都会在太阳下烟消云散。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整个人都会变得格外开朗松弛。
工作减压应规律作息。压力往往会在我们疲惫脆弱、力不从心的时候悄悄探出头来。而人在精力充沛的时候则会自信满满,感觉自己无比强大,可以迎战世间的一切艰难险阻。因此,养精蓄锐是最直接、最便捷的减压方式。工作减压法最需要避免的就是过犹不及,我们埋头于琐碎事务、用工作来减压时要适度把握工作强度,及时积蓄和补充精力。午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压方法,中午20分钟的小憩会立刻让人精力充沛,恢复元气。科学家发现,希腊人的心脏病发病率远远低于其他欧洲国家,而他们的饮食习惯都是同样的非健康——高油高脂。原来,希腊人有每天午睡的习惯,此举大大缓解了心理压力,降低了心脏病的发生率。即使来不及美美地睡一觉,允许自己打上几分钟瞌睡,也会大大地缓解精神紧张,令人心情舒畅。每天应保证6至7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且尽量固定入睡及醒来时间,比如晚上11时至凌晨4时是排毒和代谢的重要时间段。要知道,长期睡眠不足本身就是压力的一大来源,没有作息时间的错乱,就无须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对抗工作时间的困倦。同时,夜晚入睡前可以喝上一杯红酒,有利于防病减压、美容助眠。
人生在世,总是有喜有悲,有得有失,但只要你活着,就该选择最好的方式生活。我们要学会接受不完美,敢于有选择地舍弃。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一定要爱惜自己,懂自己,永远把脸迎向阳光,你的世界就不会出现阴影。
时下,各种健康专家非常多、各类养生节目的拥护者也很多,不管什么派系、什么来路,只要是与养生保健沾上了边,便会立刻火起来。时至今日,这股浪潮依旧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这就是风靡一时的“养生热”。一提到养生,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坐禅、吐纳、经络、气血等听起来高深莫测的事物,其实真的没必要,人之为人,顺应天地、顺其自然就好。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这一生,来是偶然的,走却是必然的,既然降生于这天地之间,便该懂得顺则昌,逆则亡的道理。当你真正成为自然的一部分时,自然的力量才会真正降临到你的身上,而这正是人类在自然界中万年求索、匍匐求生得来的经验。
在新疆喀什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拍昆吾伊拉村,有一位叫阿丽米罕·色依提的老人。她出生于1886年6月25日(光绪十二年),如今已经100余岁,并且仍在不断刷新着寿命的极限。这位经历了三个世纪的老人是“中国第一寿星”,甚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当有人问起她保持长寿的秘诀,回答却异常简单——顺其自然。老人起居规律、饮食简单、爱吃面食和水果,爱唱歌、爱热闹、爱走路、爱串门。稀少的头发被精致地编成小辫子,“我的脸从来不擦油,一日三餐也是正常吃饭。”老人淡淡地回答。没有什么艰深的养生之道,老人所坚持的,唯有顺其自然。
天地万物、宇宙星辰都有自己特殊的运行规律,人要在其间谋求生存发展,就必然要遵守自然规律、敬畏自然。正如有人把养生设想得曲高和寡,也会有人把生活设想得迂回复杂,其实二者都可以更加简单、纯粹,只要你跟着感觉走,张弛有度,顺应自然。
生活在社会上,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事,有时欢喜,有时烦忧,有时开怀,有时苦闷,但终要记得,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生活是自然。正如《道德经》中的记载:“万物之始,大道至简。”那么,我们要怎样生活才算遵循自然规律呢?其实很简单,去掉人为干扰,尊重客观信息,跟着感觉走,听从自己的心,顺应你的本意。就像渴了要喝水、冷了要添衣、困了要睡觉、累了要休息……每当我们的身体需要什么的时候,它就会适时向你发出信息:当你连吃几天大鱼大肉之后,就会特别想念清粥小菜;而粗茶淡饭、清汤白水地过上几天,你又会口中寡淡,转而眼馋荤腥了。身体告诉我们的,往往是对我们有益的,只是需要在跟从心意的基础上,稍微加以节制与调整。
亲近自然,净化心灵。我们一生所挚爱的,唯有自然、音乐与诗歌。离天地越近,越能获得天地的馈赠和滋养。城市丛林中的车水马龙与喧嚣、空气和水环境的污染、电器的噪声与辐射、人际网络的盘根错节……各种社会因素的叠加加剧了人们紧张、贪婪、焦灼的心理,影响人体健康,更造成了透不过气的心理压力。所以,时间再少,也应体恤身体;工作再忙,也当有劳有逸。暂时放下手头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适当地抽出一点时间给自己,爬爬山,观观海,看看云卷云舒,品品花开花落,总之,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去。你看那小草在风中忙不迭地点头,你听那鸟儿在林间铆足劲地歌唱,那种虫鸣叶扬,那种鸟语花香,就像一眼清泉滋润着你疲倦浮躁的心田,将你的种种紧张压力一扫而光。
顺时而动,规律生活。无论是穿着、饮食、运动,还是作息,都应顺应四时的更替、地域的差异。适时增减衣物,尽量穿得轻松随意、合宜得体,不要因盲目追求个性时髦而难为自己。根据体质和喜好合理搭配饮食,有选择地吃,吃你爱吃的,但不过量,不爱吃但有营养的,也不过分排斥。“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也当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有氧运动。动以养形,静以养神,规律的作息是健康的基础,即使做不到古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也当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每天10点半前入睡,11时至凌晨4时必须熟睡,保证肝、胆、肺的代谢和排毒以及脊椎造血的时段。据科学家调查显示,日均睡眠时间达到6至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所以,尽量不要熬夜,对自己负责任,也对自己多一分怜惜。
调节情绪,心理养生。人生总是有舍有得,当有所追求,但切忌强求。行走世间,难免磕磕碰碰,痴缠于恩恩怨怨,此时不可或缺的,就是一颗宽容和理解的心。“境由心生,物为我定。”不如多一分理解与看淡,清心寡欲方能保持神气内敛。恩威荣宠不过瞬间,是非成败转头成空,我们应尽量避免大喜大悲的情绪波动,看淡名利自会心境平和、恬淡宁静。老子曰:“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人的幸福就等于现实减去期望值,期望太多,幸福就少了。心理学家曾经从科学的角度诠释了“知足常乐”,认为幸福快乐的心态,能够促进酶类和乙酰胆碱等有益激素的分泌,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所以,努力保持灵魂的纯粹与平静,令心情愉悦而轻松。
顺其自然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不妄求,不执念,随遇而安。人生的真理,就藏在天地造化之中。不妨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随心、随性、随遇、随缘,坦然地放松自己、清净自己,努力去追求“一轮皎洁,万里腾光”的人生境界。
压力对于现代人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新鲜话题,科学家们甚至断言,人类已经进入了压力疾病的时代。现实生活中,压力的确无所不在,我们也渐渐学会了正视心理压力,通过情绪调节手段进行“压力管理”,疏通、排解各种心理问题,防止它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精神伤害。有人说有压力的时候,我喜欢疯狂购物;有人说有压力的时候,我喜欢找人倾诉;有人说有压力的时候,我尝试着精神转移;有人说有压力的时候,我倾向于大吃一顿……这些都不失为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
在英国诺森比亚大学进行的一次健康实验显示,咀嚼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减压法。它能够提高大脑海马区的信号活跃度,而这一区域恰好与情绪调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调控血液中相关激素的水平,使情绪得到放松。一项最新心理学研究表明,咀嚼口香糖能够使人减轻16.5%的焦虑情绪,提高18.7%的警觉度,并减轻13.3%的压力感,尤其是工作任务繁重时,减压的效果会更为显著。因此,一种被称为“咀嚼减压”的风潮正在年轻人和白领中间逐步推广。他们在大街小巷、酒吧茶楼,甚至在大学校园与办公场所中开设了名为“嚼吧”的小店,向顾客提供全方位的休闲服务,以此来满足不同人群的减压需求。
由此可见,在压力巨大时,别让嘴巴闲着,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压方法。很多人喜欢在周末的时候,叫上一群好友,唱唱歌、打打球、闲叙近况、品尝美食,缓解一周工作的劳累与疲惫,这样“吃喝玩乐”的方法,也是一种自我减压。而对于吃货朋友来说,光是用耳朵听听这四个字,就会喜不自胜,这也充分说明了“吃喝玩乐”是一件多么令人情绪高昂、欢乐开怀的事情。
说到“吃”,其实还真的有许多讲究。一项医学研究发现,某些食物可以有效地减少压力,但其他食物不但无法减压,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具体来说,“减压食物”包括:高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谷物、蔬菜、水果、低脂酸奶等;高蛋白食物,如去皮鸡肉、瘦牛肉、鱼类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坚果、深绿色蔬菜、牛奶等;能消食顺气的食物,如山楂、玫瑰花、萝卜、橘子、莲藕等;此外,还有巧克力、香蕉等食物。将这些美食进行合理的荤素搭配之后,既能均衡营养,又能起到舒缓心情、排除紧张的作用。同时,一些“高压食物”也是我们应尽量少吃的,比如不易消化的多油脂食物、容易产气的甘蓝、花椰菜、黄豆等蔬菜以及令人生出疲倦感的甜食。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在超市的货架上公开售卖一种“减压食品”,它们尝起来并没有什么特殊味道,却因在食材中添加了B族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等,有助于人们舒缓焦虑、调节心情。
人们在心情压抑的时候总爱喝闷酒或者一杯接一杯地喝咖啡,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喝法。借酒消愁很容易就会过量,而喝酒太多最易伤心伤身;适量喝上几杯啤酒倒是有益于放松,啤酒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具有健脾养胃、消胀顺气的益处;工作间隙来一杯冰咖啡能够舒缓身心,但一次喝太多太浓的咖啡很容易导致失眠、胃痛、头痛,所以,应尽量避免一天喝两杯以上的咖啡。不妨多喝一些不含咖啡因的饮料来放松心情,比如橙汁、矿泉水、牛奶等,睡前喝一杯牛奶,更是对安神有极大的帮助。
所谓“玩乐”,顾名思义就是换着花样娱乐,让自己满心欢喜,乐在其中,自然也就会将那些压在心头的不平之事远远地抛在脑后。娱乐的法子千万种,有人爱逛街,顺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路走下去,欣赏着热闹红火的街景,拉开架势,疯狂购物;有人爱郊游,清净秀丽的山水中舒展僵硬的筋骨,看尽一树花开,骄阳明媚,披一身金霞在林间徜徉漫步;有人爱聊天,呼朋引伴、寻觅去处,邀二三知己,发发牢骚、叙叙离愁;也有人喜欢网上交友,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无所顾忌地倒上一番苦水……只要拿捏好其中的分寸和尺度,这些都称得上是自我排解的好方法。
普希金在他的抒情诗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茅盾先生也告诉我们,不是你战胜生活,就是生活将你压碎。的确,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生活又是残酷而现实的,“谁不能燃烧,就只有冒烟”。不如停止你的呻吟,收起你的抱怨,自我化解,自我慰藉,给压力一个出口,还心灵一片宁静。告诉自己你可以,可以战胜这样荆棘丛生的生活,可以击败那个软弱畏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