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童年的悲惨遭遇
——躁郁症来自哪里

每个人都有罹患躁郁症的可能,只不过这个概率非常小,只有0.4%。目前为止,躁郁症产生的真正原因尚不明确,但是人们找到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因素,比如遗传。躁郁症有家族遗传的倾向,如果父母有一方患有躁郁症,子女患病的可能性就比其他人要大。当然,这并不是说躁郁症是一种遗传病。持遗传观点的人比较认同“躁郁症是由单个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来遗传”这一说法,但是这种基因的外显率比较低。

生活事件的刺激容易导致人们患上抑郁症,比如亲人离世、失恋、经济危机等。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人因无法承受重大事件带来的打击和精神刺激,如家庭破裂、人际关系危机等情况,也会诱发躁郁。

分析躁郁症病人的个人资料,可以看出躁郁症病人基本上是两种性格的人:一种人性格沉静、多愁善感,有忧郁气质,遇到挫折就变得消极;另一种人则好动、开朗热情、精力充沛,有时情感高涨。前者是抑郁素质,后者是躁狂素质,具有这两种素质的人是躁郁症易感人群。此外,肥短体型者的发病率高于常人。在德国学者克里奇默的研究资料中,62位躁郁症病人中的58人属于肥短体型。但是,肥短体型和躁郁症之间的必然联系尚未得到证实。

脑器质病变也是诱发躁郁的一个原因。大脑的间脑和边缘系统与人的情绪活动有关系,它们刺激下丘脑,会让人的情绪变得欣快,意念飘忽。如果间脑部位发生病变,则会引起周期性的抑郁和欣快;如果下丘脑部分功能障碍,人的情绪活动就会出现问题。

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5-羟色胺,这两种胺类浓度的变化和躁郁症也有关。如果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的一种)的浓度过低,不能使脑内的肾上腺素受体兴奋,人就会变得忧郁。反之,如果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过高,人就变得兴奋、狂躁。5-羟色胺对人体也有同样的影响。

由于躁郁症病人多是儿童和青壮年,也有人认为,躁郁症的发作和年龄有关系。研究表明,躁郁症在青春期结束或者刚成年时发作。追踪躁郁症病人的病史会发现,三分之一的病人在13岁之前已经出现类似症状,另外三分之一则会在13~18岁之间出现类似症状。

躁郁发作的儿童和成年人有很大的相似性。躁狂发作的儿童脾气很不好,高兴起来胡闹做事,爱冒险,而且精力充沛,不愿意睡觉,不能集中注意力;抑郁发作的儿童则感到悲伤,总是说胃疼、头疼或其他疼痛,睡觉不是太多就是太少,没有动力,即使是有趣的活动,也不太感兴趣,经常想到死亡或者自杀。躁郁症儿童还会伴有其他并发症,如药物滥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等。躁郁症成年人情绪发作时,问题行为也会随之出现,如超速行驶、过度消费等。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童年期遭受不同程度虐待的人成年后会出现躁郁发作。你肯定会问:怎么可能虐待儿童?自己家的孩子,把他当作宝贝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虐待他?其实,大人的很多行为会伤害到儿童,但是父母并没有在意,如向儿童大喊大叫、拒绝和儿童说话、强迫儿童做某事等。对儿童来说,这些都是暴力和虐待,而且强制要求儿童做他不喜欢做的事,甚至可以看作精神虐待。

念念今年8岁,读小学三年级。学校的功课并不多,但她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连双休日也被各种兴趣班占满了。除了钢琴、书法、舞蹈、写作外,妈妈在看了电影《叶问》之后又给她报了一个咏春拳班,美其名曰“女孩子也可以有侠气”。到了暑假,妈妈的要求更是变本加厉。

念念不愿意去上课,妈妈就说“妈妈都是为了你好,念念这么不懂事,妈妈太伤心了”。如果念念哭闹着不想弹琴,想看动画片,妈妈就大发脾气,拒绝和她说话,还拉着爸爸在家里孤立她。

暑假里,念念每天被妈妈带来带去,上午学完书法,下午就要练跳舞。念念变得没有精神,不爱说话,也不愿意玩耍。回到家里,念念只和爸爸问个好,就躺在床上睡觉。有时候她则特别暴躁,把妈妈送的玩具全都扔到楼下去。

其实,念念妈妈的行为对念念已经是虐待了,但她自己却浑然不知,甚至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父母长期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其参加各种兴趣班,已经存在虐待、忽视的倾向。念念妈妈甚至用情感孤立的方式对待孩子,则属于情感上的虐待。

美国的约瑟夫·戈德堡博士和他的同事调查了100名躁郁症病人,他们发现,近一半病人童年时过得不堪回首,三分之一的病人遭受过多种形式的虐待,如情感虐待、身体虐待和性虐待。另外,有过被虐待经历的病人发病时间比普通病人早,症状更为严重,遭受过性虐待的躁郁症病人自杀的企图更强烈。

2005年,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国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男孩更容易受到躯体和精神虐待,女孩则容易受到性骚扰和性侵犯。而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童年期受虐待的经历是息息相关的。和童年期未曾遭受过虐待的青少年相比,遭受过虐待甚至有多重被虐经历的青少年幸福感比较低,自杀意念偏高。不过,当受虐种类超过7种时,儿童抑郁、自杀的倾向就会下降,参与打架斗殴的比例反而会上升。

23岁的贺飞曾两度自杀,直到一次因暴力殴打同学被送进派出所,在民警的勒令下来到心理咨询室,向心理咨询师倾吐了压抑在内心的情感后,他才发现,原来在冥冥中折磨着他、左右他命运的是他既爱又恨的母亲。

过去3年里,他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没有什么能让他真正开心。有时候,他还有悲观厌世的念头。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又变得非常兴奋,话很多,动作表情丰富,说起话来还故意将事实夸大,给人浮夸的感觉。

小时候,贺飞和父母的感情并不深。中学之前,他跟妹妹是在乡下奶奶家度过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一年才回来两三次,每次待个两三天就走了。那时候,贺飞特别渴望父母的爱,每次父母从外地回到奶奶家看他们,他就会非常兴奋。虽然母亲偶尔对他发脾气,他还是很开心。有一次过年,母亲在家待了10多天,走的时候,贺飞和妹妹站在门口哭了半天。

中学之后,妈妈把他接到身边,在家照顾他上学。能够每天和爸妈生活在一起,是贺飞梦寐以求的事。一开始,贺飞和母亲相处得不错。可慢慢地,母亲变得专制起来,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贺飞不听,母亲就骂他。如果他顶嘴,母亲上手就打。

母亲从来不关心他的学习,一个学期下来,只有期末参加家长会的时候,她才会问一下成绩。若是他考得不好,母亲定是一顿痛骂,斥责说:“你考成这样,是存心让我在老师面前丢脸吗?”从此,贺飞发誓,要恨母亲一辈子,不管她做什么,都不会原谅她。

高中住校,贺飞就很少回家了。放寒暑假的时候,为了躲避母亲,他会到同学家去住。回到家时,母亲就会骂他“翅膀硬了,连家都不愿意回了”。如果父亲替他说两句话,母亲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和父亲吵架。

后来,贺飞在学校开始出现心理问题。他很痛苦,不想继续念书,甚至在作文中表达“活着没意思”的心情。连老师都说,贺飞的问题很严重,最好休学一年,调整一下。可母亲根本不理解,说他不过是想在家里继续“吃干饭”。休学期间,母亲不关心他,每天对他恶语相向。为此,贺飞和母亲经常吵架。吵架之后,贺飞道歉,然后两人继续争吵。休学的一年,他并没有得到安静的休养,全部精力都用来和母亲针锋相对了。

为了不再见到母亲,贺飞上大学后就没回过家。可是他发现,他一边想要避开母亲,一边又极度渴望母爱。他在外地无依无靠,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每天忍受着回忆对他的侵蚀,身边却没有人懂得和理解他。可有时候,他又会变得斗志昂扬、精神抖擞,想要做出一番成绩,给从来看不起他的母亲看看。在两种极端的状态中徘徊着,最终,他彻底崩溃了。 I63orN/1CpJPvydRrja/nkuGuUg2SojHq5Ie7RWlTv1UQ2xpxP1NgG6maUYYlKY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