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青走进心理咨询室时,着实吓了王老师一大跳。王老师看到一个高高瘦瘦的女孩子,披着一头及腰长发,脸色苍白,眼圈发黑,缓慢地靠近。王老师心中一悸,以为大白天见到了鬼。
还没坐稳,梓青便自顾自地说起来:“我已经两天两夜没睡觉了,家里的事我不管了,公司的事情我也不想管了,我太辛苦了……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过去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出现,想赶都赶不走。吃了安眠药也没有用,数羊也没用,人家说数羊是西方人的方法,对中国人不管用,我就数了水饺,可是也没用……我这一生啊,过得太辛苦了,公司的事也太辛苦,根本看不到头,我对人生太失望了,对我自己也太失望了……”
梓青的音调很高,语速很快。在差不多15分钟的时间里,梓青一句接一句地说,王老师根本没有插话的机会,唯一一次,梓青停下来跟王老师要了一杯水。从她的自述中,王老师大概了解了她的个人史。
梓青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从她上中学后,家里经济状况很糟糕,还有卧病在床的爷爷需要照顾。父母没什么能力,做小生意维持生计,但对梓青异常宠爱,任何要求都满足她。有时候,梓青跟父母要钱去买昂贵的电子用品,父母咬着牙也会满足她的要求。
梓青20岁不到便开始工作,五年来,她已经成了公司里的老员工,也有一定权力和影响力。长久以来,梓青看不惯公司领导两面三刀的做派,他一方面说给员工成长机会,公司会关爱员工的生活,关注员工的成长;另一方面,他对员工非常苛刻,变相找各种理由要求员工加班,工作期间,还偷偷观察,看有没有偷懒。梓青一边和领导抗议,一边为同事们的忍气吞声感到窝火。
在一次员工会议上,梓青利用发言的机会,讲了一个“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例子,影射领导。说到情绪高涨时,梓青呼吁同事,“大家应该拿出勇气来,对不公平、不正义大声地说不,为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斗争。”事后,领导以她过度劳累为名,建议她停薪留职,先休息一段时间。
回到家里,梓青过得更心堵。在她看来,父母都是生活的失败者,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反而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父母经常吵架,为了钱财,为了老人,为了妯娌之间钩心斗角的事儿,母亲“整天神神道道地”,什么事儿都管,唠叨起来没完没了。
梓青在讲述时,重复次数最多的一句话是,“他们两个没救了,我再也不想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了。”梓青对亲戚家的事情看不惯,看到了就要说两句。停薪留职的三个月,梓青先后到大伯和姑妈家住了一段时间,她不是批评这个,就是数落那个,情绪高涨时,梓青坐在众人面前演讲,批评个人和社会现象。
她把演讲内容跟王老师复述了一遍,她讲得头头是道,乍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观点非常偏激,而且有些话语不合逻辑,让人根本听不懂。梓青在亲人面前的演说如同她那天在员工大会上的演说一般,结果自然没有人接受,梓青与大伯、姑妈及他们的家人最终不欢而散。
回到公司里,梓青被调任新职位,明升暗降,从忙碌的职位调到清闲的职位,梓青有更多时间抨击她眼中的不公平现象,指正每一个人的错误。不到一个月里,梓青把部门的所有同事全得罪了,最终领导以精神不正常为由要求她看心理医生,否则就辞退她。
躁狂症有三点突出的表现,即思维奔逸、情绪高涨、行动增多。躁狂症病人的联想速度非常快,大脑反应灵敏,思维内容也很丰富,大多数时候,语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说起话来,喜欢高谈阔论,引经据典,而且滔滔不绝,连续说上几个小时都不觉得累。
情绪高涨表现在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头脑聪明,身体强壮,有才华,有能力,还有财富和地位,有时甚至盛气凌人,易激惹,常常带着敌意对待他人,以暴怒回应别人提出来的反对意见。病人精力旺盛,整天忙碌不停,可以同时做好几件事,但是有始无终,手头上忙碌的事件,没过一会儿就失去兴趣了。躁狂发作时,病人从生理到心理呈现亢奋状态,面色红润,双目有神,心率加快,严重时则出现活动紊乱,错觉、幻觉,思维不连贯,有攻击行为。
对于不了解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人来说,躁狂症发作时,人们只会有一个笼统的概念:那个人疯了。疯掉,也就是精神失常,其实是有很多种情况的。大部分“疯子”是精神分裂症病人,也有一部分是躁狂症病人。
其实,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区别很明显。躁狂症三个典型的特征,思维奔逸,情感高涨,行动增多是判断躁狂症的基本标准。躁狂症病人情绪容易激动,或者始终处在精神饱满的状态,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出现打人、骂人、妄想、睡眠减少、性欲亢进等情况。
精神分裂症分多种类型,如偏执型、青春型、单纯型、未定型等。每一种类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如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以妄想为主,病人敏感多疑,有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伴有幻觉,如幻听和幻视。只要一一对比,不难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任何病症都不能以一句“他疯了”武断地定论。
可艾今年18岁,读大学一年级。早在可艾上中学时,父母就发现她有些地方不对劲儿。初中时,可艾和一位女同学特别要好,彼此说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可艾遵守誓言,没有把她知道的秘密告诉他人,那位女同学却把可艾暗恋语文老师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班级。可艾受不了流言蜚语,很快转学。
在新学校里,可艾适应不良,又央求着父母帮她转学。一个学期里,可艾换了两个学校,最终转到了一所私立学校。在新环境里,可艾很长时间里没有交到新朋友,大多数情况下,她一个人独来独往。在同学眼里,她是一个神秘的人物,没有人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可艾拒绝同学的周末郊游邀请,对靠近她的人,可艾心怀警惕,不知道对方是出于什么目的。休息日,她一个人上街买东西,花大笔钱买装饰品和毛绒玩具,拿回家玩几天,可艾就把它们丢掉或者砸坏。可艾讨厌学习,不高兴时,就把所有书都撕坏,砸烂学习用品。
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家里经常只有可艾一个人。她开始害怕一个人待着,到了晚上,就开始胡思乱想,不是说在厕所里看见陌生人,就是说开水龙头时流出了血。一段时间里,爸妈不回家,她就不睡觉,早上爸爸一出门,她就马上醒来。
爸妈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觉得可艾是环境适应不良,建议爸妈多花些时间陪她。后来,妈妈换了一份轻松的工作,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可艾身上,可艾也逐渐好起来。整个高中阶段,可艾都是在妈妈的陪伴下生活、学习的,慢慢地,她不再恐惧那些想象的画面了,但她在学校里依然是个奇怪的人,身边没有朋友,没有人能进入她的世界。
等到可艾上了大学,妈妈以为终于能松一口气了,没想到,很多之前的症状又出现了。可艾一段时间特别活泼,一段时间又特别沉郁。活泼时,她就疯狂地购物,无法控制地乱说话,她说话时思维跳跃性特别大,身边人常常无法理解她的意思;沉郁时,她则一个人待着,不理身边的朋友,喜怒哀乐也不和别人说。为此,朋友调侃她说:“你是不是人格分裂了,一半儿是晴天,一半儿是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