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今后的趋势是,区域之间的合作增加,抗争缓和,而区域内部的纷争,可能会不断发生。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我们首先假定人类有三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分别用三种图形来表示:

1. 这种AB式的思维,以美国人为代表,凡事是非分明,表达也十分清楚。

2. 这种甲乙式的思维,以中国人为代表,凡事是非不一定分明,表达也常常相当含糊。

3. 这种大和式的思维,以日本人为代表,凡事以前辈的是非为是非,讲求团队精神。

举例来说,问一位美国人:“你要喝什么?”答案通常十分清楚:“咖啡。”“要不要奶精?”“要。”“加糖吗?”“不要。”

换成一位中国人:“你要喝什么?”答案通常相当含糊:“随便。”就算问得十分清楚:“请问要喝茶还是咖啡?”答案也相当模糊:“都可以。”

问日本人呢?他会让前辈先表示意见,然后再跟着前辈要同样的饮料。同样的选择,用意只在表示步调一致。

再看,问一位美国人:“A对还是B对?”答案十分清楚,不是“A对”,便是“B对”。

换成一位中国人:“甲对还是乙对?”他大概不会说“甲对”,也不说“乙对”,通常会这样回答:“很难讲。”中国人顾虑比较多,说“乙对”,万一问话的人是甲的亲戚,怎么办?说“甲对”,如果问话的人和乙同一派系,岂不糟糕?何况中国人的事情,往往比较复杂,而且容易起变化,真的是“很难讲”。

问日本人呢?他会先把自己的意见和前辈商量,然后才把答案说出来。

这三种图形,实际上可以解释许多事情。例如在美国社会,当A对B错的时候,我们只能够骂B,没有理由责骂A,因为A没有错,我们不应该骂他。这种处理方式,显得是非分明,一点也不含糊。

但是在中国社会,当甲对乙错的时候,我们好像不能只骂乙而不责骂甲,因为那样会引起乙的不平。

中国人很讲道理,所以乙做错的时候,我们骂他,他实在没有话讲,只有静听,心想:“谁叫我做错事?挨挨骂也是应该的。”可是,当我们骂完时,他就觉得很不对劲儿,因为这时候,他的眼睛会看着甲,心里想:“我有错,我承认。难道他一点错都没有吗?”而中国人的答案,不太可能是“有”或“没有”,通常都是“多少有一些”。乙心想:“我错得多,骂我是应该的;他错得少,居然连一句也没有骂,可见偏心,故意找我的麻烦。”因而非常不服。

我们的做法,不是“先骂错的,再骂对的”,便是“先责骂没有错的,再指责错的”,总之,“对的错的都要骂”,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

日本人呢?那可简单,因为他们只有团体的奖惩,没有个人的奖惩;有错,团体所有成员一起承担责任:这时候那个做错的人,就会更加惭愧,更加抱歉,会花更多时间和更大力气去做好工作。

过去,这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各自在不同的区域内发展,彼此不了解,也彼此不兼容。

现代交通发达,信息传播迅速。这三种思维方式互相交流,已经在同一区域并存,因而造成了内部的不协调。

这三种思维方式各有利弊,无所谓好坏。而偏偏人类的毛病是“自以为是”。很多人一方面自己认为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一开口就说什么“是非必须分明。含含糊糊,不是不负责任,便是能力很差”;另一方面则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你看人家日本人,团队精神多高,不像中国人,简直是一盘散沙。”

实际上,人不是神明,怎么可能样样明辨是非呢?何况自己所看到的,很可能是“盲人摸象”,只看到“中国人像一盘散沙”的一面,却看不到“中国人宗族之间的械斗,好像也非常团结”。

我们的情况,正好符合周易乾卦所说的“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上不在天,表示忘记了中国人的信仰,对老天爷失去恭敬之心。下不在田,表示不了解自己的思维逻辑,以为甲乙式必然不如AB式或大和式,因而和自己的同胞疏远了,甚至和自己也过不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追根究底,把这三种思考方式做一番探究,研究他们到底从哪里产生,如何发展,而且各有什么优点和缺失,以期能够冷静地进一步思考整合、化解之道,来减少内部纷争,重新获得和谐,在安宁中求进步。

本书上篇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作为探讨的起点,指出西方人从西方观察地球,获得“二构成一”的观点,产生“分大于合”的理念,而中国人从东方审视地球,看出“一内涵二”,而且“合大于分”。这两种思维方式,都可能产生变形,成为“一统全局”,主张“有合无分”。

然后,我们分析这三种思维方式的特性、优点和缺失,使大家明白原来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并不是一般人所指称的“AB式较为现代化”,或者“日本人比中国人出色”。

我们衷心希望,经过这样的说明,大家可以冷静地考察现实,反省内部纷争是因为思考方式不一样,还是由于自以为是,坚持不让步造成的。

下篇,我们进一步探讨甲乙式思考法,以求深入了解中国人。唯有真正明白中国人擅长的甲乙式思考法,才能兼容并蓄,有效地整合三种不同的思考方式,使它们并行不悖。

因此,我们列举出中国人的基本性格、基本信条、基本立场、矛盾心态、心灵状态、衡量标准、判断标准、基本态度、复合标准和必要修养,以便归纳出中国人的共同问题,寻找出现代中国人应有的素养。如果能够在多元化的趋势中,建立我们自己的共识,必定可以减少内部的纷争,得以步调和谐,提升管理效益。 KCfVGLPzJSdQTQhzgAkCRSRijw9flFVnZ04vP9h+t6kzjJAoDU/5xyqKApuYVe0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