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钱穆指出,西方历史重英雄性。从亚历山大到恺撒,再到近代的拿破仑,都是由一位领袖领导一个集团,成就一番事业。
西方的企业也是如此。总裁的权力很大,表示他是公司的领袖。由总裁来领导一个集团,创造一家公司的业绩。虽然说现代企业总裁的权力并没有古代帝王那么大,但是一旦滥用权力,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很可能比古代专制帝王还要可怕。总裁位高权大,有时可以把一个员工的家庭弄得妻离子散,甚至逼迫员工走上穷途末路,自寻短见。因为权力使人腐化,通常只要掌权三年,就很容易变得愚蠢。就算总裁原先很有智慧,也可能愈来愈糊涂。因此,西方企业的总裁通常任期不会太久。很多企业更是由于重大决策失误,以致公司经营遭遇巨大挫折,甚至面临倒闭,不得不更换总裁。任期不长,使得西方总裁更容易急功近利,缺乏长期的设想——反正他离职以后,情况如何演变,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英雄性不能持久,一则由于人愈来愈老,气力愈来愈衰退。而且英雄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经不起后人的挑战。可惜西方人崇拜英雄仍然乐此不疲。多少总裁的事迹,被写成传记文学,公之于世。大家乐于阅读,又勤于学习,使得西方企业的总裁迄今仍以英雄性为重,很难有所改变。
西方人习惯于崇拜英雄,西方历史强调个人性、英雄性,一旦被写成传记,大家也就争相阅读,引来不少的崇拜和赞扬,这符合西方的文化。
我们今天模仿西方人,也要写企业家传记。殊不知中国人看传记,心情和西方人大不相同。我们不太在乎写些什么,却十分介意怎么写。同样一个事件,站在不同的立场,自然会有不一样的写法。看了以后,常常由于立场不同,表示不相同的看法。以致赞叹者少,而不以为然的反而比较多。就算畅销一时,也不过在名利方面稍有斩获,实际的效果实在不理想。何况人只要活着,就会改变。若是出书之日,书中的人物如日中天,当然被描述得如龙似虎,非常出色。不料环境改变,一下子转变不过来,著名企业照样宣布倒闭,成功的企业总裁也会被判刑,或者面临债主的追讨。这时候再回头看看自己的传记,恐怕也愧于回首吧!
当年司马迁写《史记》时,《汉高祖本纪》也不过把开国事件逐年提出一个简要的纲领,而不敢把汉朝的开国大事全部放在高祖身上。这种做法,才使得大家更加敬仰高祖。否则萧何、张良、韩信、曹参、陈平这些开国功臣,即便自己不方便说,子孙也会发出不平的声音,后代对高祖的崇敬反而会降低。
钱穆认为中国的历史集团性更重于英雄性。以楚汉相争为例,项羽带有英雄性,而刘邦则看起来没有英雄性。结果刘邦得了天下,因为他能用萧何、韩信、张良,形成一个强而有力的集团。项羽是领袖,却连范增这一位干部都不能加以重用,所以争不过刘邦。
汉高祖出身卑微,由平民登上皇帝的宝座。这项事业的完成,刘邦的领导固然很重要,但是其所形成的集团的作用似乎更加重要,所以钱穆用集团性大于英雄性来概括中国的历史。
三国时代,曹操称天下英雄只有他和刘备两人。但是曹操的英雄性,显然比刘备多。后来三国鼎立,曹操、刘备和孙权的手下无不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形成十分坚强的集团。这三位领袖,都不曾太多的表现出个人的英雄性,他们都十分重视集团的运作,很少独断专行。
唐太宗乍看起来是一位英雄,然而仔细观察,他开始时有父兄相助,后来有幕府的支持,并不是唐太宗单独一人的力量便能成为开国明君的。
明太祖原本是僧寺里的一个小和尚,后来聚集了一批文武将才,有了一个大集团,才得了天下。明太祖虽然也有个人的表现,只不过是这个大集团中的一分子而已。
钱穆指出: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英雄不适宜担任领导人。英雄性人物,不容易成就大事业,项羽失败的教训应引以为戒。
我们相信,任何性质的集团必有一位领导人作为领导中心。但是我们和西方人比较起来,西方人英雄性大于集团性,我们则是集团性大于英雄性。所以,每一集团中的领导者,不容易显现其英雄性。我们的领导者,常常心胸广阔,包容一切,把舞台让出来,使得核心干部能够充分发挥其英雄性。譬如汉高祖和韩信,汉高祖是集团的领导者,韩信只是汉高祖的一位得力干部,但是韩信的英雄性表现反而多于汉高祖。我们常说要巩固以某某为中心的领导,其实说的是干部的表现多于领导者。因为在中国历史上,领袖如果有太多的个人英雄表现,就不容易礼贤下士,构建庞大而坚强的集团,也就不容易把事业做大。
不知道您喜欢做一位英雄性大于集团性的总裁?还是宁愿干部的英雄性表现多于自己,成为一位集团性大于英雄性的总裁?我只能够建议,为求企业持久经营发展,总裁在自身英雄性和集团性的比例上,最好做出合理的调整。自己当然是领导中心,但是缺乏集团的力量,这中心很不稳固。若是不幸遇到强大的挑战,还得反败为胜,那就是很大的遗憾!
我们不能说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都不是英雄人物,我们只能说他们更重视发挥集团力量,所以干部的表现好像胜于领导者。如果用风、火、雷、山四种类型来区分,总裁最好扮演山型英雄,不应该像风、火、雷一般,一阵子就不见了,使得追随的员工不知如何逃命、保命。
风、火、雷三型,有一个共通的特性,便是英雄性大于集团性。结果是一时性的轰轰烈烈,并不能持久。山型的特性,则是集团性大于英雄性,每一个人都在集团中成就自己。总裁像一座大山,干部就能获得巨大的舞台,可以尽情地演出,显得英雄性十足。企业要求生生不息,员工要求安定发展,总裁自然非像山不可。总裁不动如山,企业才能够稳如泰山,不容易出问题。
要扮演山型英雄,成为山型总裁,首要的条件便是不能专制。当年汉高祖得到天下后立即下诏求贤,其后汉惠帝重用曹参、汉文帝礼待贾谊,可以说这几个皇帝没有一位是专制的。钱穆认为,如果一定要用西方的观念来看中国历史,只能说我们的皇朝不过是君主立宪,并不是君主专制。
总裁若是专制,一切要独自裁决,那就干脆改名叫独裁好了,何必以总裁之名行独裁之实呢?
集团中拥有各种人才,各有专长,而且能够放心地表现。总裁能够充分尊重这些人才,放手让大家好好表现,一如当年的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那才是山型总裁的典范。
说起汉高祖,我们一定会想起萧何、张良、韩信。在这个集团中,萧何是后勤,张良是参谋,而韩信则是大统帅,可见中国人早就有了分工合作的概念。大家都因共同的理想聚集在一起,以汉高祖为领导中心,然后各自发挥专长。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建立了大唐帝国的基业。他重用魏征和王硅担任谏议大夫、房玄龄和杜如晦策划典章制度,逐渐将创业体制转化为守成体制。可谓知人善任、适才适所,造就了一个强而有力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