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四百年来,由于科学严重落后,以致中国人丧失了自尊心和自信心。盲目崇洋的结果导致崇拜英雄之风方兴未艾。事实上,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各种类型的英雄人物都曾经出现过。以三国时代为例,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如鲁迅所说,既不像五代那样纷乱,也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好是不简不繁,所以英雄辈出,各显神通。我们把这些英雄豪杰分成风、火、雷、山四种类型(如图1-2)。
图1-2 英雄的四种类型
风型英雄以吕布为代表。吕布勇猛过人,被董卓叹为“若得吕布,何愁天下不得?”获赠赤兔马之后,更是天下无敌。张飞在虎牢关前与吕布大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败。关羽赶忙加入,又大战了三十多回合,还是不分胜负。刘备纵马而出,三英战吕布,才迫使吕布逃回虎牢关。但是吕布从崛起到衰亡,不过短短几年,像一阵风似的,过后什么都不曾留下。
风的特性是卑躬屈节,事事顺人。吕布原本是丁原的义子,董卓把名驹赤兔马赠送给他,他便感叹明主难遇,立即提着丁原的人头投奔董卓。吕布有勇无谋,见利忘义,很快就中了王允的连环计,为了貂蝉,一戟刺穿董卓的喉咙。后来被曹操生擒,他虽然愿意归顺,恳请曹操收留,并且誓言他日报效沙场,但曹操还是以丁原、董卓为戒,下令将他处死。
一个人在社会上卑柔自抑,事事都屈从情境的变化,这样固然可以减少很多阻力,比起那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可能顺利得多。但是,如果真想做一番事业,希望有所作为的话,这样是行不通的。
火型英雄以周瑜为代表。周瑜自幼通晓兵法,是孙策的结拜兄弟。孙策临终前传位给他的弟弟孙权,还特别交代外事不决可问周瑜。赤壁之战,周瑜利用反间计,让曹操错杀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用苦肉计和连环计,放火烧毁曹操的水寨和旱寨。要不是诸葛亮神机妙算,让关羽还掉曹操当年的人情,曹操恐怕过不了华容道。周瑜烧得曹操不成人样,自己却被诸葛亮气得吐血身亡。就像熊熊的烈火,把人家烧得精光,结果自己也同归于尽。
火的特性是自认为聪明,处处都要占上风。妒忌心很强,为了权力或意气之争,往往不惜损毁他人,却不知道损毁了他人,终究自己也会为他人所毁。好像火烧物体,当物体被烧尽时,火也灭了,结果是同归于尽。周瑜聪明绝顶,和诸葛亮共谋合作破曹时,觉得他比自己高明十倍,如果不除掉诸葛亮,将来麻烦不小。于是三番五次要害诸葛亮,不料屡次设计陷害,都被其识破,因而气死了自己。
周瑜和诸葛亮都智谋超群。两人各为其主,争得水火不容。但是周瑜妒忌心很重,临终时还昂声高叹:“既生瑜,何生亮!”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雷型英雄以吕蒙为代表。吕蒙是东吴大将,勇而有谋,极受孙权的器重。鲁肃死后,继任为大都督。当时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虽然不慎被曹仁的毒箭射中,但经华佗的刮骨疗毒,神勇如旧。不料麦城一战,兵败被俘。孙权深爱其义薄云天,有心劝降。左右都力谏阻止,孙权勉强同意,吕蒙遂下令将关羽斩首。不过,他杀了关羽之后不久就病死了。他好像雷一般,不发则已,一发就声势浩大。然而雷不持久,一阵风暴之后,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雷的特性则是天翻地覆的震动。吕蒙虽为东吴大将,鲁肃死后继任都督,但却一直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孙权与曹操暗中联合,商定从水旱两路夹攻荆州。吕蒙负责水路,探知关羽早在沿江上下数百里设置了烽火台,以防吴军偷袭,不禁大为惊讶,一筹莫展。于是称病不出,力荐由陆逊接任都督。当时陆逊尚为无名小将,关羽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于是在吕蒙的指挥下,仅一夜工夫,便控制了荆州沿岸一带的烽火台。随即占领荆州,并且以一连串的怀柔政策,很快安抚了荆州的军心、民心。关羽听到探马报告:吕蒙托病辞职,皆是阴谋,心中非常懊恼、悔恨。他咬牙切齿地发誓:就算不能生杀此贼,死后化为厉鬼也不饶过他!关羽不久便兵败,为吕蒙所杀。
不表现则已,一表现便震天动地。吕蒙这种雷一般的行动,使关羽无从防备,因而造成原本视为不可能的结果。
孙权大宴百官,当众宣布收复荆州的好消息,并且说这次胜利都归功于吕蒙。张昭却气急败坏地冲进来,手中还提着关羽的人头,说:“江东就要大祸临头了!”吕蒙大笑:“此人已死,还有何畏惧?”随手掀开包裹人头的红布,却见关羽脸庞仍然栩栩如生,双眼炯炯有神,直逼着吕蒙。于是吕蒙一阵惊吓,昏倒在地。雷声震动,有时击伤或打死人畜,但是一阵过后,便又恢复平静。
以上这三种类型的英雄,都很容易察觉到,所以很快就被大家认定为英雄。风、火、雷三型英雄,有一个共通的特性,就是为时不久便不见踪影。吕布、周瑜和吕蒙,不能说不是大英雄,然而好比一阵风、一场火、一阵雷,来时令人十分震惊,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也让人觉得相当遗憾。只有山型的英雄,由于经常处于林木茂盛、云雾缭绕的环境中,很难被察觉,初见时似乎引不起众人的关注,因而不容易体会和认知其为英雄。
山型英雄的代表人物是赵云。赵云原本是公孙赞阵营的,后投入刘备阵营。其勇猛善战,曾于长坂坡单骑救主,震慑曹军。又于孙权假借国太病危,要孙夫人带着阿斗返回东吴,以便当做人质,趁机要求刘备用荆州来换回阿斗时,截江夺斗,再次把阿斗从险恶中救出。后来,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封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为五虎大将。关羽闻讯,虽然不满与马超同列,却对赵云没二话。可见在关羽心目中,赵云的确是一位英雄。其晚年仍追随诸葛亮,南征北讨,并且屡建战功。风、火、雷消失了,但山依然屹立不动。
山的特性是不动时静止,但动起来就有排山倒海的力量,而且山型英雄稳固、持久。赵云一路追随刘备,关羽、张飞、刘备相继去世后,仍然辅助刘禅,成为最持久的蜀国英雄。他和关羽、张飞共事,平常表现得不如两位,却能在紧急时刻有出色的表现,令人佩服。赵云如果始终像一座静止的山,没有特殊的战功,被封为五虎将时,关羽也不会那么轻松愉快地接纳他;他若是一直求表现,就会显得心目中没有关羽和张飞,恐怕这两位将军也不会与他友好相处。
一个人只是静止,并不能产生大的力量。要成大功立大业,必须能静也能动,做到不动便罢,一动就有雷霆万钧的力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诸葛亮得知司马懿被削去兵权的时候,心中大喜,写了一封《出师表》呈给后主刘禅,叙述出山二十一年来,帮助刘备创立基业的艰难,并且表达了出师伐魏、统一汉室的决心。就在他准备点将发兵时,赵云闯了进来,大喝:“丞相!我虽然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此二位古人,均不服老。今北伐点将,丞相为何不用我?”诸葛亮再三劝阻,赵云大怒:“丞相若不教我为先锋,不如撞死于墙下!”于是脱去盔帽,露出苍苍白发,双目如电,直盯着诸葛亮。
大军出征,魏军由驸马夏侯懋为大都督,命西凉大将韩德为先锋。双方初次交战,韩德看到蜀军先锋竟然是年近七旬的赵云,便派出一将,不出三个回合,死于赵云枪下。三将齐出,也先后败亡。赵云的英勇,一如往昔。可见“山”的力量,并不因时间的流逝而降低。
一年四季中,春、夏、秋三季,都是动的,只有冬季看起来是静止的。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冬季,春季就不能种植,夏季就不能生长,而秋季也不能成熟了。可见冬季的功能,是以一季的静止,来支持其他三季的动。好比一个人,白天活动了十几个小时,晚上必须睡八个小时,才能够恢复体能,这是同样的道理。
诸葛亮说:“非宁静无以致远。”不宁静,便不能够致远,证明宁静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致远。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是静止的,莫能与之争,则是动的。有了静止的不争,才具备别人无法与之争的力量。
山型英雄,不但具有风、火、雷动的力量,而且兼有静的功能。所以动静不失其所,显得动静皆宜,这是山型英雄之所以胜过风型、火型、雷型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