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日 月

东隅 ,是日出的地方; 桑榆 ,是日落的地方。太阳经过扶桑,称之为“及时”;太阳经过细柳,称之为“过时”。

《天文志》中说:太阳和月亮在龙 之尾相会。 (“ ”音“斗”。)

《广雅》中说:日初升称为“旭”,天刚亮称为“晞 (xī) ”,日光温暖称为“煦”,日在中午称为“亭午”,日处偏西称为“昳 (dié) ”,日在傍晚称为“旰”,日将落山称为“晡 (bū) ”。

《天官书》中说:太阳与月亮相互重叠,形成日食、月食。月亮运行在黄道上,太阳就被遮住,就发生日食。这是阴胜阳,是重大的天变。月亮在望,与太阳相冲,月亮进入暗影之中,就发生月食。这就是阳胜阴,是较轻的天变。圣人扶植阳气而尊崇君王,说:“太阳,是君王之道。”对于日食,严谨地记录并作为警诫。日食意味着君王德行有失,月食意味着政事有失。

日落九乌 乌鸦最难射杀。一天射落九只乌鸦,是说后羿擅长射箭。后人以为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是不对的。

向日取火 阳燧是用铜做的,形状如同镜子,对着太阳就能生火,用艾绒去点就可以取火。

夸父追日 《列子》中说:夸父不自量力,想要追赶太阳的影子,追到太阳降落的旸 (yáng) 谷,口渴难耐,于是赶往黄河去喝水,黄河的水不够喝,他又准备到北方去喝大泽的水,还没有赶到大泽,就因为口渴而死。

鲁戈返日 鲁阳公与韩国交战,战争激烈时,天快黑了,鲁阳公操戈指向太阳,太阳往回退了三个星宿的位置。另:虞公与夏国交战,太阳快要落山了,虞公用剑指太阳,太阳退回没有落下。

白虹贯日 荆轲到秦国刺杀秦王,燕国太子丹在易水岸边为他送别,真诚之心感动上天,有一道白虹横贯丽日。

田夫献曝 《列子》中说:宋国的农夫晒太阳,脊背温暖,回去对妻子说:“晒太阳太舒服了,别人都不知道它的美妙,我把这个秘诀献给咱们的君主,必定会得到重赏。”大家都笑他。

白驹过隙 《魏豹传》中说:人生易老,如白驹过隙。白驹,是太阳的影子。

黄棉袄 冬天的太阳,有“黄棉袄”之称。

薄蚀朒朓 (tiǎo) 薄,是指没有光。蚀,是指亏缺的意思。每月初一在东方看到月亮叫“朒”,每月最后一天在西方看到月亮叫“朓”。 (“朒”读音“肉”,“朓”读音“挑”。)

(fěi) 未成明,魄始成魄 每月初三月亮开始生出光明,每月十六月亮才会生魄。

翟天师 后汉乾祐年间,翟天师曾经有一次在江岸赏月,有人问:“月亮里有什么?”翟天师笑着说:“可以随着我的手指看看。”一会儿看到半圆的月亮在半空中,里面琼楼玉宇清晰可见。但几次呼吸之间就再也看不到了。

尹思曾经派儿子到月亮中去,月亮中有异物,就知道天下会有兵乱。

《淮南子》中说:太阳从旸谷出来,在咸池沐浴,拂过扶桑升起,这叫“晨明”。登上扶桑,开始出行,这叫“胐明”。到达曲阿,叫“朝明”。到达曾泉,叫“早食”。再到桑野,叫“晏食”。再到衡阳,叫“禺中”。到与昆吾相对的位置,叫“正中”。碰到鸟次,叫“小迁”。到达悲谷,叫“晡时”。再到女纪,叫“大迁”。经过虞渊,叫“高舂 (chōng) ”。停在连石,叫“下舂”。到达悲泉,让羲和暂歇,让驾车的六条龙休息,叫“悬车”。靠近虞泉,叫“黄昏”。沉入蒙谷,叫“定昏”。进入崦嵫 (yān zī) ,经过细柳到虞泉的岸边,再从蒙谷的岸边发散,把光影垂在树巅,叫“桑榆”。

《汉书》中说:新垣平在汉文帝时给皇帝上书说:“太阳今天会两次处在中天,我是通过占算知道的。”稍过一会,太阳果然又回到中天的位置。

《释名》中说:“月”是“阙”的意思,说的是月亮圆了又缺。“晦”是“灰”的意思,说的是月亮在月末被遮挡而变灰,月光将尽的样子。“朔”是“苏”的意思,说的是月亮被遮挡后再次复苏。“弦”是半月的称呼,它的形状一边弯,一边直,就像拉开的弦一样。“望”是满月的称呼,指太阳在东边,月亮在西边,遥遥相望。

蟾蜍 是月宫中的三足动物。王充在《论衡》中说: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长生不死的药,他的妻子嫦娥偷了药后跑到月宫,就成了蟾蜍。

月桂 《酉阳杂俎》中说:月中的桂树高有五百丈,有人经常砍伐它,一砍出创口随即就复合了。这个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习仙术犯了过错,被责罚在此砍桂树。桂树下面有一只玉兔在捣制灵药。

爱日 是说孩子爱父母,就应当像爱太阳一样真诚。

日光摩荡 后周的皇帝派赵匡胤率领军队抵御辽国和北汉,癸卯那天从汴京出发。苗训擅长观察天文,看到太阳之下又有一个太阳,有黑色的光围着这个太阳很长时间,就指着对楚昭辅说:“这是天命啊。”当天晚上,陈桥驿驻军就发生了“黄袍加身”的事变。

日为太阳之精 《广雅》中说:阳气的精华会向外发散,所以太阳会在白天明亮。羲和是为太阳驾驭的神仙。太阳中有金色的乌。《通鉴》中说:太昊帝有圣人的形象,像日月那样明朗。

日出而作 尧帝时,有一位老人吃饱了鼓着肚子,一边玩着击壤的游戏一边唱歌,唱的是:“太阳出来时劳作,太阳落山时候休息;自己打井喝水,自己种地吃饭。帝王对我有什么用呢?”

日亡乃亡 夏桀曾说:“我拥有天下,像天空中有太阳;太阳消亡了,我才会灭亡!”

如冬夏之日 夏日猛烈,冬日温和。春秋时晋国大臣赵盾的为人,严厉而使人觉得可怕,所以将他比作夏日;他的父亲赵衰的为人,温和而可爱,所以将他比作冬日。

东隅桑榆 冯异大败赤眉军,光武帝刘秀赐旨慰劳他说:“起初虽然在回溪收敛羽翼,但最终却能在渑池振翅飞翔,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蜀犬吠日 柳宗元说:庸、蜀一带的南部,常有阴雨而罕有晴天,所以一出太阳,那里所有的狗就冲着太阳吠叫。

日食在晦 汉朝建武七年三月末,发生日食,皇帝下诏令群臣给皇帝上书时不可以用“圣”字。郑兴上疏说:“近年来日食常常发生在月末。这种提前发生的日食,是因为月亮运行得太快了。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臣子的象征。君王若过于严厉急迫,那么臣子处理事务也会过于严苛,就会导致月亮运行得太快。”当时皇帝勤于政事,但过于严厉与急迫,所以郑兴这样上疏。

太阴 《史记》中说:天地间阴气的精华上升变为月。《淮南子》中说:为月亮御车的叫望舒,也叫纤阿,月亮中有只玉兔。

瑶光贯月 《通鉴》中说:黄帝的儿子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叫女枢,女枢看到瑶光贯月的祥瑞时,就在若水生下了颛顼高阳氏。

月食五星 崇祯十一年四月己酉日的夜晚,火星离月亮只有七八寸,到拂晓还在逆行,尾星八次被月亮遮住,丁卯又退到尾星,慢慢地又到了心星。杨嗣昌上疏说:“古今的变异,月亮吞食五星的事史书上一直就有记录,但也要观察具体情形。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月亮吞食火星,第二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就在五原塞归顺。汉明帝永平二年,月亮吞食火星,而皇后马氏德行冠于后宫,第二年画了云台二十八将的画像。唐宪宗元和七年,月亮吞食火星,第二年发动战争,连年兵败。现在月亮又一次呑食火星,幸运的是还只在尾宿,内对后宫不利,外对国家不利。皇上应该勤修德行以求和谐,即便有灾难也一定不会成大害。”但深究杨嗣昌的话,他所引的年月全是错的。

论月 徐穉 (zhì) 九岁时,在月亮下玩耍,有人对他说:“要是月亮中没有任何东西,会不会更明亮呢?”徐穉回答说:“不会。就像人眼中有瞳仁,若没有肯定就不明亮。”

如月之初 东汉的黄琬,祖父黄琼任太尉,一次向宫中禀报日食的情况。太后问日食的程度,黄琼说不知具体情况。黄琬时年七岁,正在身旁,就说:“为什么不说剩下部分的就像每月初一的月亮?”黄琼很惊异,就用黄琬的说法来禀报。

赋初一夜月 神童苏福八岁时,写了一首《初一夜月》诗,诗中说:“气朔盈虚又一初,嫦娥底事半分无?却于无处分明有,恰似先天《太极图》。”

吴牛喘月 《风俗通》说:吴地的牛苦于日晒,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吓得喘息不止。

命咏新月 明太祖朱元璋看到皇太孙头顶的颅骨长偏了,就说他是“半边月儿”。一天晚上,太子、太孙在一旁侍候,太祖让大家写歌颂新月的诗。懿文太子的诗句是:“昨夜严滩失钓钩,何人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遍九州。”太孙的诗句是:“谁将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未敢吞。”太祖说“未得团圆”“影落江湖”几句都不是吉兆。 fjp+xQU5N8jFOXPVlR65UDFgttIsaCZL50yMGZD0/mXS27cMWnyIAixgx0JAqFh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