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邹律回春 刘向《别录》中说:燕地有寒谷,那里黍稷都不能生长,邹衍吹管弦,暖气才来,这时草木滋生。

端月 《索隐》说:秦二世二年的正月,因为要避秦始皇名讳,所以改名“端月”,到汉代才又改回来。

楚地的风俗在立春那天,门外贴“宜春”两字。唐代人在立春那天作春饼、生菜,叫作“春盘”。

元日 伏羲设立元日。汉武帝设立岁元、月元、时元。

贺正 汉高祖十月份推翻秦朝,于是把十月定为一年的岁首。汉高祖七年,长乐宫建成,制定了群臣朝贺皇帝的仪式,改用夏朝的历法以正月为一年的开始。改用夏正,在夏历的正月初一贺岁,始自汉高祖。

东方朔占卜说:正月初一到初八,第一天代表鸡,第二天狗,第三天猪,第四天羊,第五天马,第六天牛,第七天人,第八天谷。哪天晴朗,预示那天所代表的东西会顺利生长,如果是阴雨就表示会夭折。

人日 宋代郑国公富弼在正月初七那天朝见皇帝,宋真宗慰劳他说:“今天爱卿来了,可真是所谓‘人日’了。”

宋真宗把正月初三定为“天庆节”。

晋朝正月初七人日这天,女子互相赠送花形首饰“华胜”,并剪彩纸和金丝插在鬓角上。

悬羊磔鸡 元旦那天县官要把羊头悬挂在城门上,又剁些鸡肉盖住它。春天草木将要萌发,但羊会食百草,鸡会食五谷,所以要杀它们来助长草木的生机。

桃符 黄帝在元旦那天立起桃木板,在门上画神荼 (shū) 、郁垒 (lǜ) 二神的像。尧帝时远方小国进献重明鸟,看上去就像鸡的样子,因其能辟邪,国人都非常珍爱这只鸡。门上悬挂苇草绳索,再插上桃符。但三代的习俗是不同的:夏代插茭苇,就是今天的芝麻秆;商代装饰成田螺的样子以严防内外,又叫“椒图”;周代则用桃木做的木偶。

屠苏酒 屠苏是一个草庵的名字。汉代有人住在草庵酿酒,除夕夜把药囊浸泡在酒中,可除百病,所以元旦喝它。喝这种酒的方法:先让少年人喝,然后老人再喝:因为少年人又长大了一岁,所以先喝;而老年人却又少了一岁,所以后喝。

椒觞 元旦那天把花椒放在酒里一起喝,叫“椒觞”,因为把花椒当作玉衡星精,服食可让人延缓衰老。

周朝制定了立春迎春仪式。唐中宗制定了迎春仪式上用的彩花。

五辛盘 元旦时用五木烧水洗浴,会让人的头发到老都是黑的。道家称青木香为五香,也叫五木。庾信有诗说:“聊倾柏叶酒,试奠五辛盘。”

火城 元旦天亮前,州府官吏及卫队以桦木皮卷成数百个火炬,车马前呼后拥,被叫作“火城”。

元夕放灯 过去,在正月十五天官生日放天灯,七月十五水官生日放河灯。十月十五地官生日放街灯。宋太宗淳化元年六月丙午下诏,停止中元、下元两夜放灯的习俗。

买灯 上元节张灯只有三晚,正月十七、十八两天继续张灯始于吴越王钱镠 (liú) ,他曾向朝廷进贡疏通,买得继续张灯两晚的许可。乾德五年正月朝廷下诏:“上元节张灯,原本只有三晚。现朝廷无事,天下安定,正值五谷丰登,理应让士人百姓行乐。所以令开封府在十七、十八两夜接着放灯。”

广陵灯 唐玄宗元宵夜与天师叶静能登上虹桥,前往广陵看灯。民间男女都看见了,还以为是神仙。玄宗令伶人演奏《霓裳羽衣曲》。几天后,广陵果然上奏此事。

踏歌入云 唐睿宗在安福门外特制了一棵灯树,高二十丈,让上千个宫女和长安城里的千余少妇,穿上锦绣衣服,在灯轮下歌舞三天,还令朝廷的文士写文章来歌颂这一胜事。歌中有“踏歌声调入云中”的句子。

金吾不禁 《西京杂记》中说:西京长安城的大街上,有皇帝的警卫执金吾日夜宣告宵禁,只有正月十五及前后各一天让执金吾解禁,叫作“放夜”。

卯刚 正月的卯日,佩戴“卯刚”印可以辟邪。唐代规定:正月下旬要“送穷”,最后一天洗衣服。

卜紫姑 紫姑是一户人家的侍妾,被正妻谋杀后,扔在厕所中。后来人们就制作了她的形象放在厕所,元宵夜里把她迎出来,用来预测庄稼的收成及桑叶的贵贱。

青藜照读 元宵之夜人们都出门游玩欣赏,只有刘向留在天禄阁校勘经书。太乙真人以青藜杖为火把为他照明。

耗磨日 正月十六叫“耗磨日”,这天大家都喝酒,官府严禁这天开库房。

天穿日 正月二十日叫“天穿”,用红彩绳拴饼饵投在屋顶上,被称为“补天”。

水湄度厄 初一到三十,男女都洗衣服,并在水边酌酒,认为可以度过灾祸。

雨水 这个节气之前降霜雪,都是水气凝结而成。立春后,天上的水气下落,就形成雨水。

中和节 唐代的李泌把二月初一命名为中和节,用青布袋装上百谷和瓜果互相馈赠问候,还酿造“宜春酒”来祭祀句芒神,百官这一天也向朝廷进献农事之书。

磔鸡 魏文帝定下制度:春分这天杀鸡,祭祀厉殃。

花朝 二月十二日叫花朝。民间相传这天是百花的生日。徐渭考证后说是在十五日,说的确实不错。东京汴梁这天是扑蝶会。

勾龙 《左传》中说:共工氏有个儿子叫勾龙,能平水土。所以把他当作社神,在仲春日祭祀他。

清明节 这天万物都齐于“巽”,“巽”就是清洁整齐的意思。“清明”取的就是“洁齐”之意。 谷雨 ,就是滋润五谷的雨。

唐代的制度,清明要取火种赐给近臣。韩翃的诗说:“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探春 《天宝遗事》中说:都城男女,在春天到来时,都在野外举行探春的酒席。

飞英会 蜀郡公范镇住在许州时,曾建长啸堂,堂前有荼蘼花。花开时宴请客人,如果有花落到酒杯中,就喝一大杯,座上客人无一例外,人称“飞英会”。

斗花 长安城到春天时,盛行游赏。男女都喜欢斗花,以栽种珍奇品种为佳。所以大家都用重金买名花,以备春天斗花之用。

花裀 (yīn) 开元年间,学士许慎春天在花园里宴请宾客,不搭帐篷也不设座席,让仆人把落花聚在一起铺在座位下,说:“我自有花裀。”裀,垫子。

移春槛 开元年间,富贵人家到了春天,把各种花移植到木槛里,下边装上轮子,再用彩带装饰,四处牵引,供人观赏,号称“移春槛”。

护花铃 唐睿宗长子宁王李宪在春天时把红线拧成绳,拴上金铃,绑在花枝上。如果有鸟雀飞来落下,就令守园仆人拉动金铃的绳索惊吓它们,号称“护花铃”。

治聋酒 《石林诗话》中说:民间传说在社日这天喝酒能治耳聋。五代时李涛的《春社从李昉 (fǎng) 求酒》诗说:“社公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

罢社 汉代王修七岁时,母亲在社日这天去世了。第二年社日,王修就哭得极其伤心,邻居的父老都为他停止了社日节庆活动。

禁火 《十六国春秋》中说:石勒下令寒食节不许禁火,后来就出现下冰雹的怪事。徐元说:“介子推是陛下家乡的神灵,历代尊奉,不应废除。”石勒听从了他的话,命令并州像以前一样恢复寒食节礼俗。

寒食 冬至后一百零六天是寒食节,因为介子推这天被烧死,晋文公下令禁止生火以铭记这一痛心事。

雕卵 周代规定:春末时,比赛在鸡蛋上雕刻花纹,开始了寒食的游戏。唐玄宗规定:寒食要有秋千舞。后唐庄宗规定:寒食要外出祭扫。

拜墓 唐代规定:清明节要举行拔河游戏,还要出门踏青,做官的要拜祭祖墓。

上巳 洛阳上巳之日,女子用荠菜花蘸油,念着咒语把它洒在水上,如果水面上出现龙凤花卉的图形就会吉利,这叫“油花卜”。

祓禊 (fú xì) 起于汉成帝时。三月上巳日,官员和百姓都在东流的水上举行“祓禊”。“禊”的意思就是“洁”,在水中把自己洗干净。“巳”就是“止”的意思,驱走邪恶的疾病,祈求福气到来。

踏青 三月上巳那天,朝廷在曲江赐宴,市民在江边祭祀、喝酒,践踏青草,叫作踏青,侍臣也在这一天向皇上呈上踏青的鞋子。王通叟词中说:“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

柳圈 唐代规定,上巳日举行祓禊,赐给侍从之臣细柳圈,并说:“戴上它驱除一切虫毒和瘟疫。”现在小孩清明节戴柳圈,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周公规定,上巳这天女巫要在水上修禊。郑国规定,上巳这天在溱 (zhēn) 、洧 (w ěi) 二河祭祀,拿着兰花为死去的人招魂续魄。

流觞 兰亭的曲水流觞并不始于兰亭。周公在洛邑时,就利用流水送酒,所以《诗经》中有“羽觞随波”的句子。

观灯赐钞 永乐十年元宵节日,皇帝大宴文武群臣,任凭官员与百姓到午门外看三天花灯做的鳌山,以后每年成为惯例。当时尚书夏元吉侍奉母亲观赏鳌山,皇帝命宦官带着二百锭钱钞到夏元吉家去赐给他,说:“这是讨贤母欢喜的。”

社无定期 一说春分之后的戊日是春社,秋分后的戊日就是秋社。春社时燕子从南方飞来,秋社时燕子再飞回南方。另一说法是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才是社日。

梅花点额 南北朝时刘宋的寿阳公主在人日那天躺在含章殿房檐下,梅花落在她的额上,愈发妩媚。人们因此仿效她,于是开始贴起了“梅花钿”。

桑叶贵贱 三月十六那天如果天晴,桑叶就会很贵,若是阴雨就会很便宜。谚语说:“三月十六暗叇 (dài) 叇,桑叶载去又载来。” qaNki7RthKpvB3kXMQAJbXcwVGNr+CkuQPSO26fJMuQwq/hi0QJ6HTYNdTmN+zB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