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节

理解新零售前,先理解零售

到底什么是新零售?

要理解新零售,我们首先要认认真真地静下心来理解,到底什么是零售。

零售,连接“人”与“货”的“场”

零售是什么?

零售,是一系列商业模式的统称,是通过某种“交易结构”,让消费者和商品之间产生连接,把商品卖给消费者;反之亦然,让消费者找到商品。用阿里巴巴的话语体系来讲,零售其实就是把最终付钱的“人”(消费者)和“货”(商品)连接在一起的“场”。这个“场”,可能是场景,可能是物理位置,也可能是一个呼叫中心,还可能是你去拜访陌生客户的行为。

很多商业模式都可以算作零售,线下服装店、超市,甚至一个扛着磨刀器具在路上吆喝的磨刀人。保险公司的呼叫中心不断向客户推荐他们的产品,也是零售的一种形式。

零售是整个商品供应链的最后一站,它的左手是所有为商品增值的参与者,而它的右手是顾客,是消费者。零售,是一个连接器、一个场景,帮助消费者找到商品,也帮助商品找到消费者。

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尔和苏宁谁是零售商?显然,海尔生产、制造冰箱,苏宁把冰箱卖给消费者,苏宁的门店作为一个“场”,连接了消费者和海尔的冰箱,所以苏宁才是零售商。

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其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宝洁强调自己是“零售品牌公司”,那么它是一家做零售的公司吗?

其实并不是。宝洁的产品确实面对终端消费者,但它并不是一家零售企业。宝洁生产的产品,比如洗发水、洗衣液等洗化用品,都是通过超市这个“场”与消费者连接,并促成销售的。所以,真正做零售的,是那些卖场,而不是宝洁。宝洁生产、制造可以被零售的商品,但它自己不做零售。

零售的历史,非常悠久。

在“物物交换”时代,有人家里养羊,有人家里种水稻,有人想吃大米,有人想吃羊肉,于是产生了交换。怎么交换?把羊牵到对方家去吗?他可能除了换米,还想换棉花、换青菜,这样一来就会非常麻烦。于是,这些有易物需求的人约定具体的交易时间和地点,后来交易的地点慢慢固定化,成为集市。

集市——商业地产的雏形,其作用就是连接商品和需要商品的人,即连接“人”与“货”,我们称之为“场”。集市本来是一个约定,但后来越来越固定,逐渐演变为今天的“商业地产”。

商业地产的发展,带来了百货商场。百货商场也是一个把“人”与“货”连接在一起的“场”。你(人)去商场买西装,商场已经把西装(货)存在库房里,并留了几件在外面,搭建好货架、镜子、试衣间这样的环境(场)方便你试穿,你喜欢就买走。

后来,出现了连锁商店、超级市场,你去买酸奶、薯片,都是去一个把“人”与“货”连接在一起的“场”。

再后来,出现了电商。电商也一样,淘宝、天猫、小米商城、京东、有赞商城、直播电商、朋友圈代购、微商等,都是一个个“场”,卖家拿着“货”去连接“人”,或是买家网聚“人”,一起去找“货”。

零售的本质,是把“人”(消费者)和“货”(商品)连接在一起的“场”。(见图1—1)不管技术与商业模式历经多少次变革,零售的基本要素,都离不开“人”“货”“场”这三个字。“人”“货”“场”是零售业永恒的概念。

图1—1

理解零售,研究零售,必须同时研究“人”“货”“场”这三件事。

人: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我们先来理解“人”。

为什么商家要给购物中心支付租金?租金的本质和逻辑是什么?为什么人流量越大的地方,租金越贵,被叫作“旺铺”?

购物中心之所以收商家的租金,是因为购物中心为商家带来了人流量,人流量才是真正的核心和价值。租金的本质,就是购物中心把人流量折算成一个价格,卖给商家。站在商家的角度来说,租金的本质,就是它付出的流量成本。

怎么计算流量成本呢?

假设一家商铺的租金为每月20万元,一个月有2 000人进店。那么,简单计算一下,你就知道,这家商铺为每一个进店的人支付了多少钱(20万元/2 000人=100元/人)。也就是说,这个商铺的流量成本是100元/人。

这家店的老板会不会想从每个进店的消费者身上赚至少100元,或者200元,甚至500元呢?他几乎一定这么想,因为不这么想或者赚不到钱的商铺,都已经关门了。

互联网时代来了,购物中心的人流量大大减少,这个月竟然从2 000人降到了1 000人。人流量腰斩,但是商铺仍然要支付20万元租金。这就意味着,商铺购买一个人的进店成本,也就是流量成本,从100元/人提高到了200元/人。

如果把商铺搬到网上,还要不要支付流量成本呢?

当然要。比如,你在淘宝或天猫新开了一家网店,刚开始根本没有人浏览。这时,你可以购买“淘宝直通车”按点击付费的竞价排名投放广告,为网店的宝贝做精准推广。消费者点击一次,进入你的网店,就相当于在线下有一个人进店。按点击付费的内在逻辑,就相当于线下按进店的人头数,也就是流量付费。

打个比方,阿里巴巴作为平台方,它的商业逻辑相当于帮网店“拉客”,一个顾客就是一个流量,左脚进店,右手给钱。

同样,线下商业地产的逻辑与之类似,只是手段不同。为什么各地的万达广场都会引入沃尔玛?为什么沃尔玛占地面积很大,但相对于其他商铺来说,租金却很便宜?原因就是沃尔玛能够帮万达广场吸引人流。一旦大量消费者去沃尔玛之后,万达广场就会产生很多旺铺,这些旺铺能以很高的价格租给珠宝商、钟表商、名牌时装等。所以,沃尔玛帮助万达吸引人流,珠宝商则帮助万达把人流量变现。

今天,不管是万达还是阿里巴巴,无论怎么打赌,谁赢谁输,其本质都是“吸引流量,再出售流量”的商业模式。如果把万达叫作商业地产,那么阿里巴巴就是“网络商业地产”;如果把阿里巴巴叫作“流量经济”,那么万达就是“线下的流量经济”,其商业本质没有任何区别。

人即流量。研究“人”,就是研究“流量经济”。

研究“流量经济”,具体来说,到底要研究哪些问题呢?其实,就是“销售漏斗公式”。

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线下开店、上门推销、电话销售、校门口摆摊,一切零售形态,最终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表示。(见图1—2)

图1—2

假如开一家服装店、便利店或者水果店,你的选址逻辑是什么?有多少人会正好经过你的店门?用互联网的语言来说,这些人就叫“流量”,用线下的语言叫作“人流量”。其实,在任何一个地方开店,本质上就是要获得这个地方的自然流量。

一个人走进你的店,逛一圈什么都没买就出去了,你会很伤心,因为你付出的流量成本没有转化成销售额。你希望100个进店的人里有30个买东西,这个像漏斗一样的过程,在互联网上就叫作“转化率”,线下叫作“成交率”,其本质是相同的。

如何提高转化率?在线下,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商品陈列、店铺装修、店名指引以及各种打折促销活动等。

有一个关于商品陈列的经典案例:在沃尔玛超市里,啤酒是放在纸尿裤旁边的。原来,沃尔玛在按周期统计商品销售信息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逢周末,啤酒和纸尿裤的销量都很高。为了搞清楚这个原因,沃尔玛派出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通过观察和走访,他们了解到,在美国有孩子的家庭中,太太经常嘱咐丈夫下班后为孩子买纸尿裤,而丈夫在买完纸尿裤后,觉得今晚好无趣,于是又顺手带回自己爱喝的啤酒。

搞清楚原因后,沃尔玛的工作人员打破常规,将啤酒和纸尿裤摆在一起,结果啤酒和纸尿裤的销量双双激增,为商家带来大量利润。沃尔玛的这种做法,在提高成交率的同时,又提高了客单价。

这样的案例其实还有很多。一位女士买了一条小黑裙,会配一个小背包,还会想着要不要配一条丝巾?买丝巾时,要不要配一双颜色搭配的鞋?把某几样商品放到一起后,会发现客人把这几样商品全买了,客单价随之提高。

复购率,就是这个顾客走了,下次还会再来吗?如果这个顾客觉得某个商品特别好,过几天新款上市,他又来购买,甚至把这个商品推荐给身边的朋友,这时商家就获得了复购率。在线下,这叫作“回头客”。

其实,零售从“人”的角度讲,无外乎这四件事: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货:D—M—S—B—b—C

琢磨“人”,挺有意思吧?琢磨“货”,也挺有趣的。

零售,是整个商品供应链的最后一站,它上游的所有供应商都是为商品增值的参与者,而它的顾客是消费者。这里提到的“整个商品供应链”是什么意思?

想象一下,一件商品从设计、生产到消费市场的整个链条,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D—M—S—B—b—C。(见图1—3)

D=Design(设计),指产品款式的设计过程;

M=Manufacture(制造商),也有人称其为工厂;

S=Supply Chain(供应链),通常指的是总代理、省代理、分销商、经销商等机构;

B=Business(大B,商场),指的是大卖场、超市、连锁店等;

b=business(小b,商店),指的是夫妻店、地摊、微商等个人销售者;

C=Consumer(消费者),也就是最终端的客户。

在D—M—S—B—b—C这条商品供应链中,所有的角色各司其职。

图1—3

以皮鞋为例,设计师(D)研究市场、研究人体、研究时尚,设计出一双皮鞋,然后把设计卖给制造商;制造商(M)开模具,购买原材料、设备,雇人把鞋子做出来;皮鞋通过总代理、省级代理、市级代理等供应链企业(S),通过物流完成在全国的铺货,建立存库;皮鞋陈列在大商场(B),或是微商的朋友圈(b),抵达消费者;最终,消费者(C)下单购买。

整个商品供应链,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并为此获得自己的利润。但一般来说,我们把“D— M”称为创造价值,做鞋子;把“S—B—b”称为传递价值,卖鞋子。

创造价值有成本吗?这双鞋子的皮革、铆钉、鞋带,以及设计师、工人的工资,都是制造成本;这双鞋子通过渠道商、零售商,产生的物流成本、仓储成本、销售成本,都是传递价值的成本,我们称之为交易成本。

从“货”的角度看,一双鞋子的制造成本和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大概是怎样的呢?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一双制造成本100元的鞋子,交易成本大约900元,加在一起,消费者要花1 000元。

天啊,太夸张了吧?确实是这样。在《互联网+战略版: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这本书里,我专门讲过一个概念,叫作“定倍率”。消费者花的钱,是商品成本的多少倍呢?对这双鞋子来说,是1 000元/100元=10倍。

所以在古代,很多人看不起商人(渠道商、零售商),觉得明明是100元的东西,生生被他们卖到了1 000元。甚至在20世纪50~80年代的中国,还有一项罪名叫“投机倒把罪”。随着对市场经济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大家认识到,交易成本是商品不可能省掉的部分。没有合理的交易成本,就没有商业社会。但同时,大家一直在研究如何优化商品供应链,降低交易成本。

零售从“货”的角度讲,就是在研究D—M—S—B—b—C,以及如何不断提高物流速度、减小库存规模、缩短产销周期,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场:信息流+资金流+物流

理解了“人”,理解了“货”,那么,零售是怎么用“场”把两者连接起来的呢?

任何一个可以被称作“零售”的完整的“场”,其实都有三种东西,在“人”和“货”之间像水、像电一样不断连接、流动与交互。这三种东西,就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它们隐藏在每一个购物过程中。

什么意思?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今天想去商场买一件蓝色衬衫,到了商场后,远远看见一件很漂亮的衬衫。你忍不住走过去,摸一摸衬衫的质地,麻的,很喜欢。然后翻了翻价格标签,看一下价格能否承受。不算很贵,能接受。然后你问:“服务员,我能试一下吗?”

整个过程,你获得了什么?获得了“信息流”。衣服的颜色、质地、款式,价格高低以及是否合身,都是信息,影响你是否购买的信息。因此,信息流是商家提供给消费者,帮助他决策的一个资源。

然后你说:“服务员,我要买。”服务员给你开张单子,你拿着单子去付款。你做了什么?你完成了“资金流”的流转。

你交完钱,服务员已经把衬衫打包好,放在纸袋里了。你把纸袋拎回家。这又是什么?这是“物流”。

再比如我们去超市买东西,那么多货架,摆满了矿泉水、牛奶、酱油和盐……大型超市用两层楼的面积展示众多商品,目的就是提供“信息流”。顾客想买某件商品,先摸一摸,然后看看是否过期、热量有没有超标等,这是“信息流”;觉得不错,把它放入购物车,推到收银台付钱,这是“资金流”;然后,自己开车或者坐超市的班车回家,这是“物流”。(见图1—4)

图1—4

任何一种零售行为、零售形态,不管是商业中心还是淘宝店,只要我们不断往下拆,剩下的都会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这三大要素。只不过,在传统的线下零售时代,人们非常自然地用被“封装”的商业逻辑做生意,未必从“人、货、场”的角度深挖过“零售”,更没有从“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角度深挖过“场”。

这就像开了十几年车的人,车从来没有坏过,认为自己是老手,但他可能并不真的懂车,打开车前盖就抓瞎了。开车的人未必懂车,只有修过车,才真的懂。

同样的道理,在零售行业做了几十年的老手,就像老司机一样,开车技巧非常熟练,但是车子一旦坏掉,零售业一旦面临转型,才发现自己不会修车,不懂零售的本质。

总结一下,零售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不论是百货商场还是超市,不论是线下还是互联网,不论是万达广场还是淘宝、天猫,都不代表零售的本质。零售的本质,是连接“人”与“货”的“场”;而“场”的本质,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万千组合。 qm3CVDI4HVz8+lb4n2whIW17UAK7+kreczlay14QjAgTktyqXrW52a6UlR3KTKE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