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回顾2017年,有几大风口不容错过,AI(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后来居上的区块链,以及持续刷屏的新零售。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看到了零售业面临的一个个悖论。

过去几年,零售业受到很大挑战。零售巨头沃尔玛2016年在全球关闭269家门店,裁员1.6万人;仅2017年上半年,沃尔玛在中国关闭的门店数量就达16家之多。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人们很少逛实体超市了。我自己至少有一年多没有去过沃尔玛或家乐福这样的大型超市。

超市的日子不好过,商场同样惨淡。很多曾经火爆一时的百货商场,现在门可罗雀。服装专卖店的生意也并不好做。

而另一边,电子商务看似高歌猛进,导致很多做传统零售生意的人都非常痛恨电商,他们认为互联网公司在掏空实体经济。但事实是这样吗?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当大家觉得零售越来越难做时,2017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 262亿元,比2016年增长10.2%;当鞋类品牌达芙妮觉得鞋子越来越难卖时,2017年鞋类消费总额比2016年上涨7.8%。这说明消费者并没有少买鞋子,反而买得更多了。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悖论:很多传统零售企业觉得“末日降临”时,整个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为什么?

过去,我们说零售的本质就是要给顾客提供最好的商品,这是产品思维;要给客户提供极致的服务,这是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本身没错,但今天传统零售企业沿用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打法,却遇到很大问题,直接表现就是销售额减少,这说明了什么?

在这本书中,我会详细阐释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令传统零售商们“苦恼”的悖论,以及到底什么是新零售。

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是不是零售的本质?事实上,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失灵”,说明当下零售业的变革并非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创新,而是一个结构性变革。因为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上升,一部分企业销售额下降,一定有另外一部分企业赚到更多的钱,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一部分零售企业因此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为什么零售业会面临结构性变革?其实每一次新技术、每一个效率工具、每一种新生产关系的出现,都会大规模地改变一些商业模式。从总的方向上来说,一定是向效率更高的商业模式发展。

举一个很容易理解的例子。在商业的底层逻辑中,有个概念叫定倍率。假如一件衣服生产出来的成本是100元,消费者花500~1 000元买到手,意味着这件衣服的价格翻了5~10倍于它的生产成本,5~10倍就是其定倍率。

很多人都知道化妆品和护肤品行业是“暴利”,这个行业定倍率达20~50倍,听起来相当惊人,但事实确实如此。这表明,传统零售和整个商业的供应链环节效率还不足够高。

电商对中国零售业的冲击要远大于美国,其原因就是中国零售业的效率更低下。当一部分企业受到挑战时,谁会做得更好?答案一定是效率更高的企业会做得更好,它们不但吃掉零售消费额的增量,同时也吃掉低效企业的存量。无论是小米、阿里巴巴,还是京东,其新零售都是用新科技之刀,砍向定倍率。

万事万物永远是向前发展的。零售的打法、方法论也在商业实战中被不断优化,一直前进,最终成为新零售。那么应该如何优化?

本书分享了三个研究逻辑,我称之为“人”“货”“场”。优化商品在人、货、场之间的有效传递方式,就是新零售。

第一个逻辑是“坪效革命”。坪效是每一平方米场地产生的营业额。简单地说,就是如何高效地为顾客提供最有价值的货品,如何提高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第二个逻辑是“数据赋能”。通过比较线上、线下孰优孰劣,研究如何利用线上、线下各自的优势来提升零售效率。

第三个逻辑是“短路经济”。定倍率过高,就是因为中间环节太多,在传统零售模式下,要经过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等,才能进入商场。在这种情况下,商场其实扮演的是“二房东”,环节过多、效率过低。短路经济,就是通过短路中间不必要的环节,从而提升效率。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

2016年10月,马云和雷军都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构思这本书。我希望把自己对商业效率的理解融入新零售这一概念之下,搭建一个框架,更好地帮助所有研究零售、新零售和商业逻辑的人,帮助那些在时代急剧变革中,暂时找不到方向的焦虑的企业家,和他们一起理解这个时代的变化,找到自己转型和创新的方向。 YW6wQ/wmU5xkMvWSapUL/7QUrz5ztd75rn683C8Iy3FChRDvwmZNSEGHLK8j7Z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