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学习是挑战天性的必修课

刚做飞行员的时候,马特·布朗碰到过一件事。肯塔基州有家工厂正等着组装零件开工,于是他便从得克萨斯州的哈林根出发,连夜开着双引擎塞斯纳飞机前去送货。当马特独自一人飞在11 000英尺 的夜空时,他突然发现,右引擎的油压开始下降了。

马特降低了飞行高度,同时留意着油压表。他希望飞机能坚持到路易斯安那州的机场,在原定的加油站整修,可油压却一直在下降。自从能拿得动扳手起,马特就开始摆弄活塞发动机了,他很清楚自己这次遇上了麻烦。他在脑子里思考着整件事情,考虑了可采取的措施——如果让油压过低,他就要冒引擎失灵的风险,那么在关闭引擎前还能飞多远?关闭引擎后会怎么样?飞机会失去右侧的升力,那样的话会不会掉下去?他回忆了一下塞斯纳401型飞机的损伤容限:在有载重的情况下,若飞机只剩一台引擎,就只能迫降。不过他载的货较轻,而且燃料也消耗了很多,于是马特关掉了右侧坏掉的引擎,把螺旋桨桨叶调至与气流平行的位置以减弱阻力,同时增加左侧的动力,把机舵扳到反方向飞行。在朝着预定目的地勉强前进了大约10英里 后,他向左转了一个大弯,用这种方式接近降落地点。这个操作的道理很简单,也非常重要——在右侧没有动力的情况下,他只能左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飞机平稳触地所需的升力。

大家没必要去理解马特的每一步操作。这里举他自救的例子,是为了形象地说明本书要讲的一个理念:你要让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在脑子里随时待命,这样你才能在以后遇到问题时,思路清晰,并抓住解决问题的机会。

谈到学习,人们有一些共识:

首先,要想学以致用,就必须记忆。只有这样,已经学会的内容才不会在将来被需要的时候消失。

其次,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并记忆,终生不怠。要想从中学毕业,我们必须学好语言艺术、数学、科学,以及社会学课程;为了在工作中取得进步,我们要掌握职业技能,学会如何与不太好对付的同事相处;等到退休,我们还会产生新的兴趣和爱好;到晚年,我们还要继续学习适应浇花养草的生活。擅长学习的人会终身受益。

再次,学习本身是一项可以获得的技能。最有效的策略往往不是依靠直觉。

天性懒惰孕育了认知规律和心智模型

你也许不赞同上文所述的最后一点,但我们希望能说服你。这里先直接列出支持我们论证的一些基本观点,在后面几章会展开说明。

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不花力气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明天字就消失了。

我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自己什么时候学得好,什么时候学得不好。如果感觉学起来又慢又难,似乎毫无进展,我们就会转而关注那些看似更有成效的办法,但没意识到这些方法往往并不会带来持久的效果。

到目前为止,不管在什么领域,人们在学习一项技能或一门知识的时候,都倾向于反复阅读课本,并进行集中练习,这其实是效率最低的一种方式。进行集中练习意味着我们在机械地、快速地重复一些东西,想把它们烙在自己的记忆中,也就是“熟能生巧”。一个例子就是考试前的“填鸭”。重复阅读与集中练习会让人越做越熟练,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但实际上,这种方法达不到真正的精通,也不会产生持久的记忆,只是在浪费时间。

与反复阅读这种复习方法相比,回想事实、概念或事件会更有效。这种方法被称为检索式练习。抽认卡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检索会强化记忆,并阻止遗忘。我们在阅读过一段文字或听过一堂课后,只需用一道简单的小问题考考自己,就可以巩固所学、强化记忆,而且效果要比重读课本或复习笔记好得多。虽然大脑不像肌肉那样,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但负责学习的神经回路确实是可以强化的——具体的方法就是检索记忆,并练习所学的东西。定期练习可以防止遗忘,强化检索路径,而且对于保存你想要掌握的知识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的中途有间隔时间,你会在中断期间感到稍有生疏,或者在把两件或多件事情穿插在一起做时,检索的难度会更大,而且你会觉得收效不佳,但实际上,这样做会让学习效果更持久,而且以后也可以更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在别人教给你答案前,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哪怕在尝试中会犯下一些错误。

一个常见的说法是,如果教学形式与你习惯的学习风格相符,你的学习效果就会更好。例如习惯用视觉或听觉学习的人,就该用相应的形式教他们,但实证研究并不支持这种观点。人类在学习时可以运用多种天分,而且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运用全部才能和智谋学习时,效果要超过只用最熟悉的风格学习。

一旦你能熟练地从不同类型的问题中提炼出基本原理,也就是“规则”,你就更有希望在陌生的情境中找到正确的答案。与集中练习相比,穿插练习与多样化练习可以让你更好地掌握这种提炼技能。举个例子,平时在练习计算物体体积时,用不同种类的几何体练习,这样等考试时随机遇到一个几何体,你就能更熟练地找到正确的解法。穿插识别鸟的种类,或油画作品,既可以提高你对同一种类的归纳能力,又能改善你对不同种类的识别能力。这样一来,在以后遇到新的样本时,你分门别类的能力就会更强。

在判断自己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时候,我们都会被各种错觉干扰。测验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自己学到了什么。在模拟飞行中遭遇液压系统失灵时,飞行员会很快意识到自己有没有完全了解修正程序。测验这种工具几乎适用于所有学科,你可以用它来发现并巩固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不管学习什么新知识,都需要有已知作为基础。在学会如何只用一台引擎降落一架双引擎飞机前,你需要先知道如何用两台引擎降落这架飞机;想要学习三角函数,你就先要知道代数与几何;想要学做木匠活儿,你就要了解木材与复合板的质地,以及如何锯割、刨削、做榫卯。

卡通书《你不知道的》的作者加里·拉尔森画过这样一幅画。一个金鱼眼模样的小学生问他的教师:“奥斯本先生,我能回家了吗?我的脑子都被塞满了!”如果只是进行机械式的重复,的确会发生这种情况,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能记住的东西有限。不过你要是会细化知识,就可以无止境地学下去了。细化就是理解新知识的过程,细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新知识表达出来,把它和已知联系起来。越是能把新知识和已知关联起来,越是能诠释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就越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识。新旧知识间的关联越多,就越有助于记忆。为什么说热空气的湿度比冷空气高,想一想自己的亲身经历就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空调机背后会滴水;夏天突然下一场暴雨,闷热的空气就变得凉爽起来。还有,为什么说蒸发有冷却效应——这时候就可以想一想你叔叔生活在湿气很重的亚特兰大,而你堂兄则住在气候干燥的凤凰城,生活在亚特兰大就会感到闷热,生活在凤凰城则要凉爽一些。这是因为在凤凰城,还没等皮肤感觉到潮湿,汗液就已经蒸发了。学习热量传递原理也是一样:抱着一杯热可可就可以暖手,这是热传导;冬日的阳光把房间晒得暖暖的,这是热辐射;叔叔领你在亚特兰大他最爱的后街散步,建筑里冒出的空调冷气让你在炎热中感到一丝凉意,舒服极了,这就是热对流。

把新知识放到更广泛的情景中有助于学习。举个例子,你知道的历史故事越多、越详细,你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就越深刻。另外,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历史故事,比如把某个故事与你知道的人类的野心和造化弄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你就能把这个历史故事记得更牢固。同样地,如果要学习一个抽象的概念,比如角动量原理,那么把它和你已知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学习起来就会更容易一些。你可以想一想,花样滑冰运动员把胳膊收拢在胸前,旋转起来就会更快。这就涉及角动量原理。

从新知识中提取关键概念,并把这些概念组织成一个心智模型,同时把这种模型和已知联系起来。能做到这些,就能更好地掌握复杂的知识。心智模型是外部现实在心理上的一种表现。 想象一名等待棒球投出的击球手。他必须在电光火石之间做出判断,要打的这个球是曲球、变化球,还是其他球路。击球手怎么能做到这一点?有一些微小的信号可以帮助他:投手挥臂准备的动作、投球的方式,以及球上缝线的旋转样式。杰出的击球手会排除所有外界干扰,只留心上述代表球路变化的特征。通过练习,他会把各种球路变化的特征总结出来,用这些线索构建不同的心智模型。他会把这些心智模型和他知道的击球姿势、击球区域,以及挥棒动作联系起来,这样就能打出一记好球。他还会把这些跟与球员跑垒相关的心智模型相关联:如果一垒和二垒都有同伴,他可能会做“牺牲打”,让跑垒员继续前进;如果一垒和三垒有一人出局,他就会避免“双杀”,而是要保住能跑回本垒得分的跑者。他还要将这些跑垒的心智模型和判断对手的心智模型联系在一起。(对手是要后撤防守,还是要近迫防守?)此外,他还要与从休息区传到跑垒指导员,再到击球手本人的信号相关联。在一次优秀的击打中,所有这些都要完美地搭配在一起:击球手击球,让球飞到外野的防守空白区域,为自己换来跑上一垒的时间,并为队友继续跑垒赢得时间。球员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他已经挑出了最重要的因素,能够识别并应对各种球路;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了心智模型,而且他把这些心智模型和棒球比赛中的其他重要因素联系了起来。正是因为这个道理,经验丰富的球员比经验不足的球员上垒得分的机会更多。经验不足的球员每次上场时都无法洞悉球场上繁多易变的信息。

许多人相信,他们的智力水平是生来注定的,学业无成是因为先天不足。但实际情况是,每当你学到新东西时,大脑就会发生改变——经验会被一点一滴地存储起来。不可否认,每个人的天资不同,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开发心智模型,来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换言之,影响智力水平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你本人掌控的。了解这一点,你就可以用失败来证明自己确实努力过,从失败中获知更多的信息,知道自己是应该更加努力,还是应该尝试其他方法。你需要意识到,如果感到学习非常吃力,那是说明你正在学习非常重要的东西。就像玩动作类电子游戏、试验新的自行车越野特技一样,想在已有的水平上有所进步,达到真正的专业程度,就要明白努力与挫折是必不可少的。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其实是在搭建通往高层次学习的桥梁。

科学“照妖镜”下的学习方法

在规划教学和培训方案的时候,我们多是采用沿袭已久的学习理论,而人对学习效果的主观感受又影响了这些理论。这种主观感受来自个人经历,这里的个人可以是教师、教练、学生,或者简单来说,可以是地球上的所有人。我们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假说、传言与直觉的影响。不过,在过去的40多年里,为了找到有效的方法,澄清哪些方法是有用的,认知心理学家一直在收集大量证据。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理解心理活动方式的基础科学,依靠实证研究来考察人类感知、记忆,以及思考的方式。除了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学习方法的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学者。发展心理学家与教育心理学家关注人类发展的理论,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改革教育工具——例如考试制度、用来组织教学的东西(比如课题大纲与结构图),以及为矫正教育或天才教育等特殊人群准备的资源。神经学家利用新的成像技术和其他工具,提高人们对学习背后大脑机制的认识。只不过还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才能告诉我们该如何改进教育。

那么,在学习这个问题上,到底谁的建议最为有效呢?人们该如何判断呢?

盲从盲信是不理智的。人们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建议,只要点击几下鼠标就可获得。但并不是所有建议都有研究做基础——实际上,这样的建议并不多。另外,也不是所有研究都符合科学标准。例如,为了保证调研结果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人们会加入一定的控制条件。事实上,最好的实证研究是具有实验性质的: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假设,然后用一组实验来检验,而实验的设计与客观性必须有严格的标准。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几章中,介绍这类研究成果的精华。这些研究经受住了科学界的检验,并被发表在专业的期刊上。我们也参与了其中的一些研究,不过比例并不大。如果介绍的是理论而非科学验证的成果时,我们也会特别说明。为了阐明观点,除了介绍经过验证的科学,本书还记叙了马特·布朗等人的有趣故事。这些人的工作要求他们掌握复杂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讲述他们的经历可以形象地说明学习与记忆的基本原理。我们尽量避免讨论学术研究本身,如果读者有兴趣深入研究,可以从书尾的注释部分找到资料来源。

我们都是“不尽职学习者”

事实证明,在很多时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教和学的效果都不理想。不过,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小改动,就能让结果大为改观。人们一般认为,只要在某件事上花的时间足够长——例如长时间背诵课本中的段落,或是不断重复八年级生物课上的诸多术语——就可以把它们牢牢地烙在记忆深处,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教师相信,只要让学生学起来更快、更轻松,学习效果就更好,而大量研究却证明事实恰恰相反:正是感觉到学习更吃力时,记忆才更为长久、牢固。教师、培训者,以及教练普遍认为,要想掌握一项新技能,最有效的办法是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这项技能上,坚持不懈地一遍遍练习,直到记住为止。人们对这种方法深信不疑,原因是多数人在学习的集中练习阶段成效显著。但从研究得出的结果看,通过集中练习取得的成效明显是短暂的,所学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忘却。

研究发现,反复阅读课本往往是白费力气。这么说肯定会让教师和学生大吃一惊——毕竟这是多数人的头号学习方法。有调查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都是这样学习的。在花上好几个小时学习的时候,我们还会告诉自己,这种方法就是关键。反复阅读有三大不足:浪费时间,无法产生持久的记忆,而且往往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随着对所阅读的文本越发熟悉,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内容。花好几个小时反复阅读,看起来是很刻苦,但学习时间的长短并不能用来衡量掌握的程度。

相信只靠反复接触就可以学到东西,这样的培训机制并不少见。飞行员马特·布朗就是个例子。当马特准备从活塞引擎飞机再升一级时,他被雇用去驾驶喷气式商用飞机。要想拿下喷气式商用飞机的驾照,他需要掌握许多全新的知识。我们让他描述一下这个学习过程,他说,老板把他送去参加了一项为期18天、每天10小时的培训,马特将其称作“填鸭速成式”教学。在最开始的7天里,他们完全待在教室里,听讲师讲解整架飞机的工作机制:电路、燃料、气动装置等设备,这些设备如何协同、如何运作,以及这些设备的压力、载重、温度、速度等安全系数。讲师给马特提出的要求是,通过大概80个不同的“记忆任务”,在不经思考的情况下,能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在发生任何一种意外时能立刻稳住飞机。这里指的意外可能是气压突然下降、推力反向器在飞行中突然脱落、引擎失灵、电路起火等。

马特和其他学员花了数个小时观看有关飞机关键系统的幻灯片,看得头昏眼花,这时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大概在第五天课程过半的时候,”马特说,“他们在屏幕上放了一张燃料系统的原理图,上面画着压力感应器、断流阀、喷射泵、支管线等各种设备,实在很难记住。这时一位讲师问我们:‘谁在飞行中遇到过燃料过滤器支管线路灯亮起的情况?’坐在后排的一位飞行员举起手。讲师说道,‘说说发生了什么事’,突然间你就会想,要是我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那个人当时飞在差不多3.3万英尺的高空。由于燃料里没有防冻剂,过滤器正在结冰堵塞,两台引擎都要失灵了。相信我,你一听到这个故事,头脑中马上就能想到那幅原理图,而且会牢记不忘。一般来说,喷气机燃料里都会有点儿水,当高空气温变低时,水就会凝结成冰,并阻塞油路。所以无论你在什么时候补充燃料,都要看一眼燃料箱上有没有燃料已加注防冻剂的标识。如果在飞行中发现这个指示灯亮了,你就要赶紧降低高度,向下飞到暖和一些的空气里。” 当事关重大时,当抽象的事务被形象化时,当事情和个人息息相关时,你就会把学到的东西记得更牢。

这之后,马特的培训就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在接下来的11天里,学员是在教室和飞行模拟器里轮流度过的。马特称这一阶段的学习是主动参与,可以产生持久记忆。因为飞行员们必须在模拟飞机上使出浑身解数,证明自己掌握了标准操作流程,能够应对多种意外情况。在应对意外的同时,还要熟悉相应动作的节奏,将操作转化为肢体记忆。飞行模拟器提供的是检索式练习,这种练习安排了时间间隔,有穿插的内容,而且内容是多样化的,同时它还尽可能地让飞行员体会到飞行中的心理历程。飞行模拟器把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形象的操作,而且这些操作和个人息息相关。模拟器也提供了一系列测验,帮助马特和他的讲师调整各自的判断,弄清楚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提高。

就像马特·布朗的飞行模拟训练一样,教师和培训者有时候会发现高效的学习技巧。然而,在绝大多数领域里,人们都倾向于把这些技巧看作例外,而把“填鸭速成式”的讲座(或是类似的形式)当成正途。

事实上,学生们获得的建议通常是大错特错的。举例来说,乔治梅森大学网站上的一条学习建议就是:“学好某事的关键在于重复。复习的次数越多,永久记住它的概率就越大。” 另一条来自达特茅斯学院网站上的建议则说:“先有记忆的欲望,才有可能记住。” 《圣路易斯邮讯报》上偶尔出现的公益漫画版块给的学习建议是,让孩子把脑袋埋在书里。“专心致志,”漫画的注释写道,“集中注意力,而且只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必须记住的事情,可以让你牢牢地记住它。” 人们盲目迷信反复阅读、功利性记忆,以及重复的作用,但真相是,只靠一遍遍重复通常记不住什么东西。如果想要在电话里输入一个号码,反复默诵数字可能是好办法,但在学习中,这样做是不会有持久效果的。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证明这一点,这个例子可以在网上找到。测验的内容是,列出12张普通硬币的图片,让你从中找出唯一正确的图片。虽说你见过无数次硬币,但还是很难自信地判断出,哪一张图才是正确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近期还进行过一项类似的研究,让心理实验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去找离自己办公室最近的灭火器,多数人都无法通过测验。一名在该校任教25年的教授决定离开课堂,亲自去找找看,结果他发现灭火器就在办公室门口的右边,与自己每天都要扭动多次的门把手只相隔数英寸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万一这位教授的废纸篓着火了,他还是不知道最近的灭火器在哪里——尽管他在这么多年里一直在与之做重复性的接触。

荧光笔、下画线和反复阅读

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系列调查发现,重复接触可以强化记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恩德尔·托尔文在当时做了一项实验,用记英语普通名词的方法来考查人们的记忆力。实验第一阶段的内容很简单,给不知情的参与者一列成对的词组(例如,“椅子——9”就是一对词组),让人们念6遍。每对词组的第一个单词都是名词。在念完6遍之后,参与者才被告知要记忆一列新名词。一组人就记忆刚才念过6遍的词组中的名词,而另一组人要记忆的名词则与他们刚才读过的不一样。令人意外的是,托尔文发现两组人记忆单词的效果并没有区别——从统计上看,两组人的学习曲线是重合的。按照一般人的直觉来说,这肯定不可能,但事实证明,事先接触对事后记忆并没有帮助——仅靠重复无法增进学习效果。之后也有许多研究人员做过进一步的实验,考查重复接触或是长时间思考一件事情到底能不能对今后的记忆有所帮助。这些研究都证明并解释了这样的发现,那就是重复本身并不能带来出色的长期记忆。

这些发现让研究人员开始调查重复阅读课文到底有多大好处。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在2008年的《当代教育心理学》上刊文,介绍了他们在自己学校和新墨西哥大学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使人们对重复阅读帮助理解和记忆散文的效果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大多数研究一样,这些研究也借鉴了前人的经验。他们的一些研究显示,多次阅读相同的课文,人们的理解以及延伸出来的看法都是一样的;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重复阅读只有微不足道的好处。这些好处体现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中。第一种情况是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在阅读过学习资料后立刻重新看一遍,另一组则只看一遍学习资料。两组学生在看完资料后马上接受测验,念两遍的学生要比念一遍的学生成绩稍好。不过如果把测验的时间延后一些,立刻重复阅读的好处就体现不出来了,两组人的表现都处于同一水平。第二种情况则是让一些学生先阅读资料,几天之后再读一遍。这组进行了间隔阅读的学生,测验成绩就好于那些没有重读的学生。

在后续实验中,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们想要弄清楚在先前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就是比较一下重复阅读在拥有不同能力的学生中的效果。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类似于课堂的学习场景。他们从课本和《环球科学》杂志中抽出5节不同的段落,让148名学生阅读。这些学生来自两所大学,一些人的阅读能力很好,另一些则较差。他们让一些学生只读一遍材料,另一些则连续阅读两遍。之后,学生们要回答问题,看看自己从资料中学到了什么,能记住多少。

无论是哪组学生,无论他们来自哪所学校,无论他们在什么条件下做测验,这组实验都表明,连续重复阅读不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事实上,研究人员发现,在这些测验条件下重复阅读,根本没有益处可言。

看看结论吧:在初次阅读过后,隔一段时间再阅读是有意义的;但是连续多次阅读只是空耗时间,好处少得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浪费了时间,错过了耗时更少且更有效的方法。然而,对大学生的调查证明,教授们还是在用自己的老办法教学:标亮、加下划线、长时间盯着笔记与课本——还是最常用的学习方法。至少到现在为止依然如此。

元认知带来的学习假象

如果重复阅读基本没有效果,那么为什么学生们还愿意用这种方法呢?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一直在接受糟糕的学习建议。不过还有一个前面提到过的原因,导致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使用了这种复习方法:对一段文字越熟悉,越能流畅阅读,就会造成一种假象,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阅读的内容。教授们的教学法就是一个例子,学生拼命记忆教授在课上说的每一句话,错误地认为学科的精要就隐藏在教授授课时的话语描述里。掌握某节课或是课本中的某章,和掌握这些内容背后的道理并不是同一件事,然而重复阅读造成了一种假象,让你以为自己掌握了其背后的道理。能背诵课文或课堂笔记并不代表你理解了它们所描述的要义,也不代表你会应用这些内容,更不代表你知道如何把它们和已知联系起来。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大学教授打开办公室的门,发现大一新生沮丧地站在门口,想要和自己聊聊为什么第一次心理学入门考试成绩太差。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自己上课全勤,一丝不苟地做了笔记,也看了课本,还画出了关键段落。

你是怎么准备考试的呢?教授问。

学生回答道,自己复习了笔记,在里面画出了重点,然后把笔记的重点和课本的重点内容看了好几遍,直到觉得能背得滚瓜烂熟才停下来。都到这个份儿上了,怎么还会在考试中得到“差”呢?

你有没有用每章背后的关键概念测验过自己?在看到诸如“条件刺激”这样的概念时,能不能把定义讲出来,并在写作中用到这个概念?在阅读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把课本中的要点转化成一系列问题,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试着解答这些问题?有没有至少在阅读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要点?有没有试着把新知识和已知联系起来?有没有找找课本外的例子?所有的答案都是没有。

你自视为好学生,一丝不苟,但事实是你不知道什么是有效的学习。

自以为掌握了所学,是元认知欠佳的一个例子。所谓元认知,就是指我们对知识掌握情况的理解。能准确判断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这对于做决策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前国防部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就总结过这个问题,他的这个说法为众人所熟知(同时也可以说是很有预见性)。在2002年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他说:“有些事是已知的已知——有的事情我们知道自己知道;有些事是已知的未知,意思是我们知道有的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但是还有未知的未知——那些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最后一句话是重点。我们提出重点是想让读者理解:那些不给自己出题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都做不到这一点),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对学习资料的掌握程度。为什么会这样?当他们听到一堂讲得非常明白的课,或是读到一本写得十分透彻的书时,他们很轻松地就接受了其中的观点,这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不需要学习了。换言之,他们没有去想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等到考试的时候,他们就发现自己想不起关键概念,也不能在出现新的问题时灵活运用这些概念。同样,当他们重读自己的课堂笔记和课本以至非常流利时,这种流利让他们错误地以为自己掌握了重点内容、原理,以及真正学习的内涵,错误地相信自己能随时想起学到的东西。结果就是,即便是最努力的学生也会陷入两个误区:一是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二是爱使用那些会让自己错误地认为掌握了知识的学习方法。

知识多不等于学习能力强

爱因斯坦曾说“创造力比知识更重要”,现在的大学生似乎很认同这一点,或许从他们穿的个性T恤上就能看出这一点。他们怎么会不这样想呢?爱因斯坦这句话本身就蕴含着一条明显且重要的真理:没有创造力,人类怎么能在科学、社会,以及经济领域有所突破呢?除此之外,一提到积累知识,给人的感觉就像在拉磨一般,而创造就有意思得多了。只不过,这种二分法的观点是大错特错的。你肯定不希望看到自己的神经外科医生,或是载着你飞过太平洋的机长身上穿着这种T恤。可是在提到标准化考试的时候,这种二分法的观点却有一定的市场。人们担心这种考试会强调记忆力,而忽视高层次的技能。虽然标准化考试存在陷阱,但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更好地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创造力。毕竟,没有了知识,分析、综合,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高级技能就都成了无源之水。正如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和他的两位同事指出的那样,“对要用到的东西一无所知,是不配谈实用的”。

从厨艺到棋技,再到脑外科手术,不管在什么领域,想要成为大师,就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概念性的理解、判断,以及技能要靠慢慢积累才能获得。只有在练习新技能的同时付出努力、展开思考,并在心里演练,成果才会显现。记忆知识点就像往建筑工地上运料,之后才能盖起房子。盖房子不仅要求工人了解众多建筑材料与配件,还要对物料组合有概念,例如知道屋架或过梁的承重能力,或是能量传递与转化原理,这样才能在保证室内温暖的同时又让房顶凉爽,以免业主半年后打电话来抱怨屋顶结冰。精通一件事情,既需要掌握已知,又需要清楚如何运用已知。

当马特·布朗在千钧一发之际判断是否要关闭右引擎的时候,他是在解决问题,而且他需要从记忆中调出只靠一台引擎飞行的流程,以及有关飞机损伤容限的知识,这样他才能判断飞机会不会摔下来,能不能直接降落。要想当神经外科医生,学生在医学院的第一年里必须记住全部的神经系统、全部的骨骼系统、全部的肌肉系统和体液系统。要是做不到,那她也当不了神经外科医生。想成功当然要靠努力,但同时也要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让自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

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

对于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恐怕再没有什么比考试更令人不快的了。尤其是近年来,社会越发关注标准化评估,网络论坛和新闻报道被读者围攻,他们控诉,强调考试只对记忆力有好处,却让人们损失了领悟能力与创新能力;考试给学生带来了额外的压力,是对一个人能力的错误衡量,等等。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考试看作衡量学习成果的标尺,而是把它看成从记忆中检索学问的一种练习,并非“考试”,我们就可以为自己创造另外一种可能:把考试当成一种学习工具。

在诸多研究成果中,有一项发现非常重要:主动检索——考试——可以强化记忆,而且检索花费的心思越多,受益就越多。飞行模拟器对比幻灯片讲座,小测验对比重复阅读,就是实实在在的例子。从记忆中检索知识有两大显著的好处:一是这能告诉你什么是你知道的,什么是你不知道的,然后你就可以判断以后要把精力放在哪个薄弱的环节上,加以改进;二是回想已经学过的东西会让大脑重新巩固记忆,强化新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方便你在今后进行回忆。检索,也就是考试,可以有效地中止遗忘。研究人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伊利诺伊州哥伦比亚市的一所中学里,他们安排八年级的学生接受不重要的小测验(同时安排反馈),内容是科学课上的部分知识点,小测验成绩只占3个学分。另一部分知识点不会出现在小测验中,但是会安排学生复习3遍。在一个月后的大考时,哪部分知识点会被记得更牢?在考查小测验涉及的知识点时,学生们的平均成绩是“A-”,而在考查那些仅做复习但未做小测验的知识点时,学生们的分数变成了“C+”。

以马特·布朗为例,即便他驾驶同型号商业飞机的经验长达10年,老板还是会每半年就让他去参加一系列考试,做模拟飞行训练,逼迫他去检索头脑中的信息与飞行操作,从而让他牢记操控飞机的必要知识。正如马特所指出的那样,飞行员很少遭遇紧急事件,如果不刻意练习在危急情况下需要做的事情,技能就会生疏。

教室里的研究以及马特·布朗给自己“充电”的经历都表明,检索练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保证我们在需要时,能将所学派上用场。主动检索的威力是我们在第2章要讨论的主题。

小 结

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在用错误的方式学习,给后进者的建议也没有什么价值。关于如何学习,我们很多时候都自以为是,所谓的一套方法都建立在直觉与盲信之上,禁不起实证研究的考验。感觉自己知道的假象一直缠着我们,让我们在那些没用的方法上白费力气。我们在第3章还会提到,人们即便参加了实证研究,亲眼看到了证据,还是会被这种假象迷惑。假象的说服力相当大。对于学习者来说,最好的习惯之一应该是进行有规律的自测,重新校准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我们在第8章会讲到西点军校2013级毕业生、“罗德奖学金”获得者凯莉·亨科勒少尉,她把用自测寻找学习重点的方法称作“找方位”。在陆地上辨别方向时,找方位意味着人要前往高地,在前进方向的地平线上找到一个参照物,调整指南针朝向,来确保自己不会迷失。这样一来,即便是在穿越低地的树林时,你也能一直朝着目标前进。

好消息是,现在我们知道了一些简单实用的策略,能让大家学得更好、记得更牢,而且这些策略人人可用,时时可用。这些方法包括各种形式的检索练习——例如低权重的小测验和自测、间隔练习、穿插不同但相关的科目或技能的练习,在别人教给你解决方案前先试着解决问题,从不同类型的问题中提取基本原理或规则,等等。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几章中深入讨论这些策略。由于学习是反复的过程,需要复习早先学过的东西,持续更新已知,并把它们和新知联系起来,因此我们会反复涉及这些内容。在最后一章中,我们会把这些方法总结起来,给出具体的操作技巧与案例,从而让它们成为有用的工具。 stBCKhfSzExprZxWYvU0GAK5LS9SGB75puvJf+UabzJH24m20JtITfHKklWoVy4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