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身处动荡也要集中精神

太极哲学的整体倾向是保守的,老子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致”就是追求的意思;“守”就是持守。老子说,要追求虚,持守静,而且还要达到极点,做到笃定。无论是“静”,还是“虚”,归根结蒂就是道家哲学中的“无为”。

“静”代表着一种境界,与“静”相对的就是“动”。动是由内心“躁”引发的。躁动是一种不安,一种烦乱,在这种状态下,不要说成就大事,就连一点小事情也做不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心情烦躁时,注意力很难集中,甚至连一页书、一道题都看不进去,更何况其他呢?因此,诸葛亮在对八岁儿子的《诫子书》中说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太极讲究静,“心静自然凉”是太极拳理追求的境界,身处动荡也要集中精神,是太极人应该具备的修养。在现实生活中,动不动就大动肝火者大有人在,这是因为人们“守静”的功夫普遍不够。唯有宁静,方能集中精神。

司马懿字仲达,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曾受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两代皇帝的托孤,后期掌控了魏国的朝政,成为西晋王朝的奠基者,后被追封为晋宣帝。

司马懿虽然后来成为魏国权势最高的大臣,但并非一开始就与曹魏集团进行合作的。司马懿年轻时就已闻名天下,当时曹操派人去请他来府中做事,他却借口身体有恙拒绝了。曹操不信,夜里派人前往探视。司马懿竟然早有预料,装得就和真的得病一样。然而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当曹操担任丞相时,再次派人去请司马懿出山。这一次,曹操并没有给司马懿留出余地,说出:“若复盘桓,就收之。”意思就是说:“如果再要推辞,就对他不客气了。”司马懿再也不敢推辞,乖乖效命于曹操。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对这位“大才子”依旧是多多倚重。特别是就曹丕称帝一事上,司马懿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而曹丕对司马懿的重视程度远超其父曹操。曹丕死后,司马懿更是成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并且在魏明帝曹叡时期,司马懿以出色的军事才能,有效地阻止了诸葛亮挥师北伐。

公元234年,诸葛亮再一次出祁山北伐。魏明帝命令司马懿赴前线迎战。这一次,双方持续了很久,逐渐形成胶着之状。虽然表面上,双方势均力敌,可实际不然。因为蜀军千里奔袭,消耗巨大,而魏军则守着家门,因此,时间一长,蜀军明显处于下风。诸葛亮也看到了这一层,急着速战速决,怎奈司马懿偏偏坚守阵地,拒不出战。司马懿的计谋非常明显,以逸待劳,静候蜀军粮食耗尽。尽管蜀军多次骂战,魏军的军士们甚至都忍受不了了,可是司马懿仍能稳坐钓鱼台,其心智丝毫不被外界影响。最后诸葛亮终因日夜操劳,积劳成疾病倒了,还未来得及撤军就撒手人寰。这就是司马懿的守静之道,没费力气就赢得了胜利。

人们常说:“远尘器,可令心远离红尘欲念,即心不见可欲而不乱。”然而这只是修行中的第一层,更高一层是即使身处动荡,也能保持心静如水,集中精力。这样的修养就是太极中提到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身处动荡也能集中精力呢?

一言以蔽之,即心静如水。一杯浑浊的水,放着不动,时间长了,浑浊的泥渣自然会沉淀下去,继而浑浊的水也变成了清澈的水。儒家的曾子在所著的《大学》中曾经说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心如止水,平静祥和,一切顺其自然,这才是太极的修炼宗旨,也是人生最好的结局。

现实生活中,遍地撒种不一定会遍地开花,想要获得成功,最好的方法就是集中精力,专心做一件事情。集中全部精力的效果是非常强大的,做起事情不仅效率高,而且还感觉非常轻松,与此同时,事情做得还非常完美。

圣人孔子带领学生去楚国采风,途经一片森林时遇到一位老者正在捕蝉。只见那老者拿着粘杆捕树上的蝉就如同在平地上捡东西。于是孔子上前对老者的捕蝉技巧赞扬一番后,问道:“您捕蝉的技巧是什么?”

老者捋捋胡须,开始对孔子及学生们传授技巧,“捕蝉首先要练臂力,身体立在地上就像树木一样,手中的竹竿就像从自己的胳膊中长出来一样,而且注意力还要高度集中,无论周围多么喧哗,在我的眼中只有蝉,如此还能捕不到蝉?”

孔子听完,郑重地对学生说道:“精力集中,神情专注,方能出神入化。老人家不仅是在向我们传授捕蝉的技巧,也是在告诉我们做人办事的重要道理。”

记得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能够花费十年时间专注在一件事情上,那么他一定是这方面的专家级人物。”古往今来,成就大事的人,从来不曾将自己的精力同时分散在不同的几件事情上,而是专攻一件事情。正在干着这件事情,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到头来哪件事情也做不好。在这方面很多年轻人都有这种浮躁的现象,眼高手低,总是想着怎样一步登天。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事实上,天堂与地狱都是由自己建造的。如果你集中精力,寻找到其中的乐趣,那么无论你身处何地,都会感觉快乐。如果你能视工作为一种乐趣,那么你的人生就是天堂。相反,如果你觉得工作是一种束缚,不愿集中全部精力去研究它,那么你的人生就是地狱。在地狱中,你永远也成不了神。

我们的人生有很多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做,同时也有很多很多的干扰出现。这个时候,保持心灵的清净,摒弃浮躁的心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逐个击破,才是最有效的做事方式。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爱一行了才能乐在其中,并且取得成绩,如曹操善于权谋,李白寄情诗歌,王羲之专注于书法……他们哪一个不是后世瞻仰的楷模。当人们全身心地投入时,再复杂的事情也变得简单、有趣了,而成功就变得容易了。 Q+YOKdQ4IpbLLFT3/Fwj2h19+rQFR1E6LNUV1dJe/fvnaG28hFzgRs8W3USpDb4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