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双脚如树,踏地生根

练武的人通常将身体分为三个部位:上盘、中盘、下盘。上盘主要讲究手上功夫;中盘讲究身上功夫;下盘讲究腿上功夫。太极拳的根基在下盘功夫。下盘功夫大致总结为两个要点。其一是柔韧性,指通过各种腿法的练习,提高腿部的柔韧性;其二是力量性,指在腿部保持柔韧性练习基础上增添一些力度练习,目的是为了提高腿部的力量,力求达到“双脚如树,踏地生根”的目的。

毋庸置疑,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提升人体腿部的力量,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美国曾经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对比得出这样的结论:长时间练习太极拳的人身体平衡能力非常好,下盘稳固,抗摔打能力非常强,这也侧面印证了太极拳“道法自然”的训练宗旨。

如果将人体想象成一棵大树,这棵树想要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它的根必须发达,深扎土里才能获取足够的营养和水分,树木才能茂盛,生长的后力才充足。太极拳以太极哲学为灵魂,自然讲究稳扎稳打,需要做到“下盘稳固”。因此,太极拳中要求“腰髋松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整个身体的重心。当人的整个重点下沉之后,身体的纵向平衡性自然会得到提高,这就是太极拳中常常提到的“中定”。只有在“中定”的基础上,身体的各个环节才能得到合理的分配,做到收发自如、虚实结合,很多灵活自如的动作才能顺畅地完成。如今的太极拳套路很多,但是不管哪家的太极拳都必须讲究“脚踏实地”,才能发挥出太极拳的技击技巧。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双腿要一直保持在“自然弯曲”的姿态,这是太极拳里的一个重要动作要领——曲中求直。

练习太极拳,首先就要加强腿部功底的练习。通过身体平稳、重心稳固,从而达到动作的虚实变化、力量的合理分配,这时候人的双脚就如同树根了,正如郝月如前辈所说:“犹如不倒翁,上欲轻,下欲沉”。不仅练习太极拳如此,世间的很多事物也是如此。一个人或是一件事物想要更好地立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或是在天地间建立一番功业,如果不能做到脚踏实地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举世闻名的兵马俑中,至今保持最完整的就是那些跪射俑。因此,跪射俑被世人称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镇店之宝。当考古学家们将深埋地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挖掘出来时,大部分的兵俑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破损,有的掉了半颗头颅,有的掉了胳膊,有的衣着受损等,唯有跪射俑竟然毫发无损,不仅身体上没有任何破损,就连头发丝、衣服的褶皱等细微之处也保存完好。对于已经存世两千多年的文物而言,这简直就是一个意外的奇迹。

跪射俑的姿势非常统一,都是右脚脚尖和右膝支地,左腿弯曲,全身下蹲微微向右倾斜,双手摆出拉弓的姿势,目视前方。这种在当时被称为“坐式射姿”的姿势,由于身体下蹲,重心下沉,大大提升了整个身体的平衡性。这也是为什么跪射俑在历经两千多年的洗礼后依然保持完好无损的主要原因。人生也是如此,当压力、困难降临时,只有那些基础扎实的人才更具有抵抗力。

周襄王二十年,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国与楚国爆发了大战。楚国战败,晋文公因此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又一春秋霸主。之后,楚国在楚穆王的带领下励精图治,极力扭转楚国因战败带来的不利局面,使得楚国的国力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迅速赶超晋国。正在楚穆王意欲与晋国一争高下时,楚穆王忽然去世,随后楚庄王继位。楚庄王继位虽说顺理成章,但是底下反对的声音也很高。为了自保,楚庄王在继位之初,断决了朝臣的进谏之路,终日沉溺于女色,花天酒地。很多忠臣良将看到楚庄王如此昏庸非常忧心,而一些贪官污吏却非常开心,他们认为这样的楚庄王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于是放心大胆地肆意挥霍、贪污。

一眨眼三年时间过去了,楚庄王依然每天不理朝政,浑浑噩噩的。一些忠臣再也忍受不了了。他们不顾楚庄王之前的禁令,以生命进谏,希望楚庄王可以以楚国大业为重。其中就有素以忠义闻名的大臣武举。武举在进言的过程中,采用了含蓄的方式,他对楚庄王说道:“臣看到一只大鸟,对它的举动非常不解,因此来问大王。这只鸟已经停留在山顶上长达三年之久了,一直也不飞也不鸣叫,请问大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楚庄王听到武举的问题,心里明白他是在说自己,于是答道:“这只鸟停在山顶三年不飞、不鸣,一旦它飞起来就会一飞冲天,一旦它鸣叫起来,就会一鸣惊人。”武举听到楚庄王的话后,立即明白了他的苦心,知道楚庄王一直心怀大志。随后,楚庄王依旧我行我素,这令其他大臣更加着急,其中一位大臣苏从决定再一次冒死进谏。这一次,苏从没有像武举那样委婉地劝谏楚庄王,他抱着一颗必死之心,说话也非常直接,毫不留情。他对楚庄王说道:“哪有一个王像你这样不务正业,你这样荒唐的言行能让楚国壮大起来么……”

苏从言辞激烈,楚庄王大怒,一气之下意欲举剑杀死苏从。但是苏从毫无畏惧,反而更加真诚地劝谏,希望楚庄王能够改邪归正,做一名合格的君王。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楚庄王高高举起的剑并没有落下,他让苏从回去。没过多久,楚庄王对苏从委以重任,而他自己也开始亲理国事,励精图治。没过几年,楚国相继战胜了齐国、晋国等,问鼎中原,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的又一中原霸主。

事实上,楚庄王在继位初的三年里并没有胡作非为,而是以“无为”之表行“有为”之事。当时的楚庄王之所以不理朝政,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刚刚继位,根基未稳,反对者颇多,如果此时此刻他就开始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实施新政,必然会引火烧身,不能自保,因此,楚庄王选择了隐忍,私下里悄悄考察国事、官员,针对一些弊端做出了严密的应对之策。待这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楚庄王才开始整顿朝纲。真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庄王就此大胆启用了一批有识之士,广开言路,最终开创了一代霸业。

试想,如果楚庄王一开始就整顿朝纲,在根基不稳的情况下,楚庄王不仅会因此丢掉性命,就连楚国也可能面临灭国之祸。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楚庄王才以退为进,先打好基础,待根基稳固之后方才出手,最终大获全胜,此乃真太极也。 IvS7XNexQh5BRXvGPGMZYf+i8JbAGz5/fX1J6ouJ90VWfxclX8i/LI8Sz7cNEna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