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开眼看世界”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士大夫中出现了主动了解和认识西方的趋向。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较系统地对西方社会予以关注和研究。

一、了解夷情

鸦片战争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对西方世界没有多少了解。虽然当时在沿海地区,已经有少数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外部世界,并留下了一些介绍西方世界的著述,如叶钟进的《英吉利国夷情纪略》、颜斯综的《海防余论》、谢清高的《海录》、萧令裕的《记英吉利》、俞正燮的《俄罗斯事辑》、王大海的《海岛逸志》、汤彝的《英吉利兵船记》、何大庚的《英吉利说》等。但总体上看,这些记载对西方世界的介绍仍然是零散而模糊的。

从18世纪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并向全球扩张,拓展了资本市场。受“天朝上国”观念和闭关自守政策的影响,清政府对于外部世界发生的这一重大变化并不清楚。即便西方国家纷纷来华要求扩大贸易时,清政府仍然显示出不以为然的虚骄状态和对世界大势的无知。

1793年和1816年,英国先后派出马嘎尔尼使团和阿美士德使团来华,提出允许英国使臣进驻北京、开辟通商口岸、割让岛屿等要求,被清政府拒绝。在清政府看来,中国并不需要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正如乾隆所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朝官员以为,外国之所以要求贸易,是因为大黄、茶叶等货物乃是外国必不可少之物,缺少了就无以为命。于是他们把终止大黄、茶叶贸易看成是给英国照会中最有威慑力的措辞。当鸦片战争打响时,还有大臣顽固地坚持“严断茶黄”的对策,主张用“封关禁海”的办法断绝中外贸易,以此来制服外国。

严酷的现实成了最好的教科书。通过与外国打交道,使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一部分士大夫开始意识到,西方殖民者绝不是朝贡体系下的蛮夷小邦。第一次鸦片战争过程中凸显的双方实力的差距,战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割地赔款,丧失领事裁判权和关税自主权,这些残酷的现实刺激着一批有识之士以经世的眼光考量中外关系,积极主张“洞悉夷情”,迈出了近代中国认识和了解西方的第一步。

作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对西方的认知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窄到宽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执行禁烟,林则徐初到广东任上,就立即着手“细察夷情”,这相对于当时朝中大多数颟顸大臣来说,已经是相当明智、积极之举了。但即使如此,这时候的林则徐对于英国还是存在着很多道听途说的错误认识。他以为英国人离开同中国的贸易就会断绝生计;相信英国兵腿脚僵直,不善陆战;也相信美国没有国主,只是在全国分置了二十四位头人,等等。但是,在不断搜集西方情报过程中,林则徐对西方的了解和认识也不断深入。在广东禁烟期间,林则徐打破清政府高级官员不与外国人往来的惯例,直接与外国人接触,通过他们认识西方世界。1839年6月15日,虎门销烟过程中,美国第一个来华传教士裨治文请求见林则徐,林则徐当即应允,并询问他为什么英国人全都离开了内河?同英国女王通讯以什么方式最好?林则徐还询问了各种鸦片的名称与价格、英国汽船与海军情况。林则徐在广州亲眼目睹了英国舰只的快速与灵活,深感中国水师的落后,设想建立一支“船炮水师”,即一支由军舰和新式火炮武装起来的近代海军,以此来抵御外国侵略,保卫海疆。为此,他开始留心收集各种类型的外国船只资料。

为了解夷情,掌握侵略者动态,他在梁廷枏等人的协助下,组织人力,探访夷情,翻译书报,举凡新闻动态、对华评论、历史地理、经济律例、军事技术、科学文化,无不在搜求编译之列。他还专门组织人员编译了《澳门新闻纸》、《澳门月报》、《华事夷言》、《各国律例》和《四洲志》(即英国人穆瑞所著的《世界地理大全》)。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四洲志》。该书简要介绍了亚、欧、非、南美、北美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比此前刊刻的《海录》等书的内容更丰富,介绍的国家更多,被梁启超称作“新地志之嚆矢”。《四洲志》还向中国人介绍了英、美等国的议会政治和美国的总统选举制,令人耳目一新。后来,林则徐将《四洲志》抄本及有关资料转交给好友魏源,为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供了方便。

鸦片战争的失败及屈辱结局,使有识之士看到了与西方的巨大差距,为抵御外辱,“洞悉夷情”成为共识。魏源在《圣武记》中强调说:“制驭外夷者,必先洞夷情”,并且提出了设馆“专译夷书夷史”的主张 。在台湾亲自主持过抗击英军侵略的姚莹,力陈必须改变“儒者习于所见,皆以侈谈异域为戒” [32] 的风气,否则将以拘迂之见,贻误天下国家。继林则徐《四洲志》之后,魏源的《海国图志》、梁廷枏的《海国四说》、姚莹的《康 纪行》、徐继畬的《瀛环志略》等著作相继问世,反复阐述了解西方的重要性。

迫于情势,清政府也开始注意搜求了解“夷情”之人。1842年,清廷在一份廷寄中,就著令两广总督等各就所属文武弁员中访察“洞悉夷情、深通韬略者,随时酌量海疆地方,何人与何地相宜,不拘资格,即行奏请升调,候朕擢用”

二、魏源与《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

魏源是接续林则徐并光大其事业的第一人。在鸦片战争期间,魏源曾经参加浙东抗英斗争,后退而著述。1841年,他接受已被贬黜的林则徐的嘱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中外资料,于次年冬写成著名的《海国图志》50卷。后又不断修订、增补,扩充到60卷(1852年增补为100卷)。魏源在序言中直陈写作此书的目的:“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要了解夷情。在内容上,《海国图志》首列《筹海篇》,从防守、议和、贸易、外交等方面探讨制敌之策。该书用大量篇幅对各国地理、历史、政情、风俗做了介绍,其中对英国、俄罗斯、美国、法国等欧美强国的介绍最为详细。《海国图志》还附有大量的图表,主要涉及世界及各大洲地图、西洋各种船、炮、枪械的制造图说及中西历法、纪年对照表,为开拓人们眼界提供了直观资料。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最能代表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他认为,要抵御外侮,首先必须“洞悉夷情”,了解世界,承认西方国家有值得中国学习的“长技”。他指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在《筹海篇·议战》中,他建议在广东虎门的沙角和大角两处设造船厂和火器局,请美国和法国工匠技师教造船只、炮械及行船、演炮之法,同时选送福建、广东两省的工匠和士兵学习西方的铸造、驾驶、作战等技术。这样,通过向外国人学习,中国人就逐渐掌握了造船等技术。他还建议广译西书,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培养新式人材。他期待这样可以使西方“长技”尽为中国所得。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在思想文化界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对西方民主政体表现出一定的向往。在《外大西洋墨里加洲总叙》中,他认为美国总统制是“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甚为公正;议院“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 对于瑞士的议会制,魏源也赞叹不已,称瑞士为“西土桃花源”。

魏源的《海国图志》在当时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赞赏。著名学者陈澧虽认为此书一些策略有可以商榷之处,但仍认为它是一本“罗列荒远之国,指掌形势”的奇书。而姚莹则盛赞此书有助于了解各国情势,也是对西方“每笑中国无人留心海外事者”的回击。随着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深入,洋务派、维新派的很多代表人物都高度评价魏源和《海国图志》。张之洞认为:“近人若邵阳魏源,于道光之季,译外国各书各新闻报,为《海国图志》,是为中国知西政之始。” 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中肯地评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开创意义:“当默深先生之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后来《海国图志》流传到日本,在1854—1856年间竟然有20多种翻刻本,成为日本了解外国的重要媒介。

《海国图志》原叙

魏源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

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易》曰:“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故同一御敌,而知其形与不知其形,利害相百焉;同一款敌,而知其情与不知其情,利害相百焉。古之驭外夷者,诹以敌形,形同几席;诹以敌情,情同寝馈。

然则执此书即可驭外夷乎?曰:唯唯,否否!此兵机也,非兵本也;有形之兵也,非无形之兵也。明臣有言:“欲平海上之倭患,先平人心之积患。”人心之积患如之何?非水,非火,非刃,非金,非沿海之奸民,非吸烟贩烟之莠民。故君子读《云汉》、《车攻》,先于《常武》、《江汉》,而知《二雅》诗人之所发愤;玩卦爻内外消息,而知大《易》作者之所忧患。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人心所以违寐而之觉也,人才所以革虚而之实也。

昔准噶尔跳踉于康熙、雍正之两朝,而电扫于乾隆之中叶。夷烟流毒,罪万准夷。吾皇仁勤,上符列祖。天时人事,倚伏相乘。何患攘剔之无期,何患奋武之无会?此凡有血气者所宜愤悱,凡有耳目心知者所宜讲画也。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则人心之寐患祛,其一;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网临渊而结之,毋冯河,毋画饼,则人材之虚患祛,其二。寐患去而天日昌,虚患去而风雷行。《传》曰:孰荒于门,孰治于田;四海既均,越裳是臣。叙《海国图志》。

(选自魏源:《魏源全集》第4册,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2页)

三、徐继畬与《瀛环志略》

徐继畬(1795—1873),字健男,号松龛,山西五台人,道光进士。鸦片战争前后,徐继畬先后任福建延津邵道和汀漳龙道道台、广东盐运使、广东按察使、福建布政使和福建巡抚,亲自参与了抵御英军侵略的厦门防御战,主持处理战后福建地区通商事务,对中外情势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瀛环志略》

受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徐继畬在福建布政使任内即开始留心外务,收集资料。与魏源不同,徐继畬在搜集资料过程中,还得到了一些外国传教士和外交官的帮助,得以对资料进行反复考证。在与美国传教士雅裨理、英国传教士及驻福州领事李太郭、英国外交官阿礼国等人的交往过程中,徐继畬始终保持着对域外新知的渴求。徐继畬在《瀛环志略》自序中记述成书过程说:“每晤泰西人,辄披册子考证之。于域外诸国地形时势,稍稍得其涯略,乃依图立说,采诸书之可信者,衍之为篇,久之积成卷帙。每得一书,或有新闻,辄窜改增补,稿凡数十易。自癸卯至今,五阅寒暑,公事之余,惟以此为消遣,未尝一日辍也。” 1848年,《瀛环志略》在福州完成初刻版。

《瀛环志略》全书共10卷,约25万字,图42幅。它概述了地球形状、经纬度划分、两半球、南北极等知识,按照五大洲分别介绍了世界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人口状况、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宗教等情况。全书近一半的篇幅叙及欧美国家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情况,介绍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科技文化、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殖民情况。其中,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介绍以及对华盛顿的评论,尤其引人瞩目。他说:“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瀛环志略》中,徐继畬对西方的称呼不再是“夷”,而是“泰西”,这体现了由“华夷之辨”到中外平等观念的转变。

《瀛环志略》作为完整、系统介绍世界地理大势、探求域外新知的著作,在近代之初具有重要意义。王韬对《瀛环志略》评价很高,认为该书“纲举目张,条分缕析,综古今之沿革,详形势之变迁,凡列国之强弱盛衰,治乱理忽,俾于尺幅中,无不朗然如烛照而眉晰,则中丞之书尤为言核而意赅也。” 但是,由于徐继畬在处理英国人进入福州城事件中受到攻击,《瀛环志略》中有一些称颂西人的语句,致使该书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直到1866年总理衙门重印,才为世人所重。从对西方介绍的详细及精确度来讲,该书的价值超越了魏源的《海国图志》。美国学者德雷克将徐继畬誉为“东方的伽利略”,认为他“由于履行公职之故开始面向大海,而正是从这大海上,吹来了信息与思想的新风。正像近年来首次从太空俯瞰地球改变了我们的观念一样,徐继畬用西方的地图,使他对世界的看法得到根本改变。对新世界的接受和如实的记载,使徐继畬成为19世纪第一批引进西方知识的中国人之一。”

英吉利国(节选)

徐继畬

英国之制,相二人,一专司国内之政,一专司外国之务。此外大臣,一管帑藏、一管出纳、一管贸易、一管讼狱、一管玺印、一管印度事务、一管水师事务,各有佐属襄助。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西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复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其民间有利病欲兴除者,先陈说于乡绅房,乡绅酌核,上之爵房,爵房酌议,可行则上之相而闻于王,否则报罢。民间有控诉者,亦赴乡绅房具状,乡绅斟酌拟批,上之爵房核定。乡绅有罪,令众乡绅议治之,不与庶民同囚禁。大约刑赏、征伐、条例诸事,有爵者主议;增减课税,筹办帑饷,则全由乡绅主议。此制欧罗巴诸国皆从同,不独英吉利也。又英国听讼之制,有证据则拿解到官,将讯,先于齐民中选派有声望者六人,又令犯罪者自选六人。此十二人会同讯问,辨其曲直,然后闻之于官,官乃审讯,而行法焉。

(选自徐继畬:《瀛环志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236页)

此外,时任粤海关志局总纂的梁廷枏对西方也有一定的了解。鸦片战争失败后,他发愤著述,先后撰成《合省国说》、《耶稣教难入中国说》、《粤道贡国说》、《兰仑偶说》,并于1846年合刊为《海国四说》。其中,《合省国说》三卷,可谓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系统的美国通志,尤其注重介绍美国的政治制度;《耶稣教难入中国说》介绍了耶稣教的教义、教规、教史及其传入中国的历史,分析了耶稣教不可能取代儒学地位的原因;《粤道贡国说》六卷,介绍了暹罗、荷兰、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及各国的历史、民情和风俗,实为1840年以前的中外贸易志;《兰仑偶说》四卷,介绍了英国一千余年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及各种制度,并述及中英贸易关系及鸦片问题。

据统计,从林则徐1841年编译《四洲志》到1861年的20年间,中国人至少编写了22部介绍世界各地情况的著作 。这些著作内容涉及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技术、历史、地理、人口、文化、教育、宗教等各个方面,对于国人认识和学习西方,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四、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在近代认识和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洪仁玕和他所著的《资政新篇》占据一席之地。

洪仁玕(1822—1864),字益谦,号吉甫,广东花县人。洪秀全族弟,拜上帝教的最早信徒之一。1847年随洪秀全到广州,在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处学习基督教义。回乡后习医,到清远教书。金田起义后,洪仁玕未能赶上起义军队伍,转至香港,结识瑞典传教士韩山文,并接受了洗礼,成为太平天国历史上唯一接受过西方牧师洗礼的基督教徒。在香港,洪仁玕接触并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并通过香港这扇窗口,加深了对世界大势的认识。1858年,他辗转到达天京,被洪秀全封为精忠军师干王,总理太平天国朝政。1859年,洪仁玕提出了一个带有仿行西方资本主义印迹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获得洪秀全批准,于当年刊刻颁布。

《资政新篇》分为四个部分,即“用人察失类”、“风风类”、“法法类”、“刑刑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在政治方面,针对天朝当时存在的宗派主义、分散主义现象,《资政新篇》提出“禁朋党之弊”,反对“结盟连党”,要求统一号令,加强中央集权,并强调“用人之得其当”。为了清明政治,建议设立带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新闻官、新闻馆。在经济方面,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工业交通,包括兴建铁路、公路,制造轮船;允许民间雇工开矿,奖励发明创造;主张兴办银行,发行纸币等。在文化方面,力主破除迷信和陈规陋俗,提倡办学馆、医院、跛盲聋院、育婴堂和鳏寡孤独院等社会福利事业,禁庙宇寺观及买卖人口、溺女婴、贩卖和吸食鸦片。在外交方面,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交流文化,但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在外交关系中禁止使用“鬼子”、“夷狄”等侮蔑性字眼。

《资政新篇》在批评中国社会弊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中国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并借鉴资本主义的一些做法,具有进步意义。由于《资政新篇》设计的方案脱离了太平天国的实际环境,并不能被洪秀全等人真正理解,从而限制了这套方案在近代学习西方的历史实践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32] 姚莹:《外夷留心中国文字》,《康 纪行》卷12,《康 纪行·东槎纪略》,黄山书社1990年版,第358页。 NX1NEyBan4xvw7Q/m3hkujgD+kdhfxIoLYOgS2W6m/UNHtyA6P35o5yLdeOzmA+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