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笑对胎记和色斑

葡萄酒色斑——皮肤被染成酒红色

葡萄酒色斑(PWS)又名鲜红斑痣,俗称“红胎记”。在婴幼儿时期PWS通常表现为粉红色或红色,病灶平坦,压之可褪色,在患儿哭闹激动或发热时,红斑的颜色可暂时性的加深。随着年龄增长,病灶等比例增大,颜色逐渐加深,从深红色至暗红色或紫色,局部甚至出现增厚及结节。与本章的其他色素异常性疾病不同的是,葡萄酒色斑的主要的病理学表现是真皮内的毛细血管及后微静脉的扩张畸形,这也是造成PWS红色外观的原因。

太田痣——“青面兽”杨志的疾病诊断

太田痣又名眼上颚部褐青色痣,为侵及面部三叉神经的眼支和上颌支所支配的皮肤区域的青褐色斑片,整个皮损边界不规则色素不均匀,累及范围常包括眶周,额颞部,面颊,鼻背,耳部。2/3的患者会累及同侧巩膜,是太田痣的典型特征。太田痣常为单侧受累,5%~15%的患者为双侧发病。发病机制为真皮内黑色素细胞色素颗粒增多,常位于真皮网状层的上1/3。本病于1939年由日本医生太田首先报道,因而称为太田痣。

咖啡牛奶斑——谁碰倒了这杯拿铁

咖啡牛奶斑(CALM)因其斑块的颜色类似于咖啡和牛奶的混合色,故得名。咖啡牛奶斑多在婴儿期或者儿童早期出现,随着年龄增长皮损等比例增大。咖啡牛奶斑大小不一,圆形、卵圆形或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色素均匀。单纯的、孤立的咖啡牛奶斑在正常人群中非常常见,多发的咖啡牛奶斑需警惕可能的多系统性疾病。发病机制为皮损处表皮层内的黑色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内的黑色素小体增多。

蒙古斑——别让我背上虐待的罪名

蒙古斑又称为真皮黑色素细胞增多症,常于出生时或出生后数周出现,多于儿童时期自行消退,极少数人持续存在。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骶尾部、腰部及臀部,其次为背部。斑块呈圆形或方形,大小不一,颜色为蓝色或蓝灰色。发病机制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黑色素细胞残余在真皮内,且由于丁达尔现象导致皮损呈蓝色。由于蒙古斑在亚洲人种中更为常见,导致一些不了解的西方人误以为蒙古斑是新生儿遭受到了虐待而形成的皮肤淤青。

黑色素痣——美人痣、媒婆痣的神秘面纱

我们在自己身体上看到的黑色素痣通常都较小,只有几毫米大小,圆形或卵圆形,可伴有毛发生长。不同的黑色素细胞分布可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交接痣为棕色至黑色斑片,病例上痣细胞巢位于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皮内痣为皮色或浅棕色丘疹,病理上痣细胞巢位于真皮内;复合痣为棕色丘疹,具有交接痣和皮内痣共同的病理表现。

雀斑——你的脸上满天星

雀斑为常见于面部的棕褐色点状色素沉着斑,通常只发生在光暴露部位,包括面颊、手臂伸侧、上胸背部,直径1~2毫米,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边界清楚。雀斑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日光照射导致皮损处表皮黑色素细胞产生较多成熟的黑色素小体,并输送至角质形成细胞所致。雀斑在西方人中更为常见,尤以金发或红发人种更甚,雀斑有遗传倾向,显著的雀斑可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老年斑——我真的老了吗

老年斑学名为脂溢性角化病,是临床常见的皮肤肿瘤,常见于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典型病变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粉红色、棕褐色或棕色斑块,可演变为贴附于皮肤的丘疹或疣状,“黏着性外观”和角化过度的鳞屑。虽然老年斑在衣服遮盖部位也可出现,但是光暴露部位发病率更高,热带地区的居民具有更高的发病率且发病年龄更早。

黄褐斑——不做“黄脸婆”

黄褐斑是一种后天获得性面部皮肤色素代谢异常性皮肤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对称分布于面部的浅褐色至深褐色斑块,以颧部、颊部及前额为主,大小不一,边缘清楚或呈弥漫性,无自觉症状,有时可成蝶翼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妊娠、口服避孕药及某些慢性病导致的内分泌紊乱,化妆品、紫外线和某些药物有关。

关于激光的治疗原理不在此赘述,除葡萄酒色斑以外的这几种疾病均是由于皮肤细胞内黑色素增多和(或)含黑色素的细胞的增多造成的,因此通常选用以黑色素为靶色基的各类调Q激光(Nd:YAG、红宝石和翠绿宝石等)。雀斑、老年斑、太田痣在数次激光治疗后可获得不错的效果,但部分患者可见复发,雀斑和老年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防晒。咖啡牛奶斑和黄褐斑不同患者间效果差别很大,需要多次治疗且容易复发,氨甲环酸对治疗黄褐斑也要一定的疗效。蒙古斑通常在儿童时期自行消退,无需治疗。Q开关激光治疗黑色素痣效果不佳,可采用电离子或者以水分子为靶色基的剥脱性激光(铒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等)治疗。治疗葡萄酒色斑一般采用以血红蛋白为靶色基的脉冲染料激光进行治疗,目的是破坏这些异常的血管。

(顾逸飞 林晓曦) KfXxANgQ5qTuxjCymMBwcb/hk+aMh7HytyzbJUXgkgjA8NnoTdtDOWjyGV6a6c8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