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二十年前,我还是一个小医生,几乎每次门诊都会碰到因就诊延误而丧失最佳治疗时机的患者。每每此时,心里五味杂陈。

二十年后,我依旧坐诊看病、手术、查房。然而患者健康意识的觉醒,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以及对于疾病的认知,已远远超越彼时。欣喜之余,也有隐隐的担忧——网络普及的背景下,患者获取医学科普知识的途径呈“百度化”,一知半解、自相矛盾、过度焦虑、钻牛角尖,这都让我强烈感受到物质生活提升以后,大众对于健康的无限渴望以及对于医学科普知识的强烈需求。不禁感觉责任重大,更意识到传播正确的医学科普知识,我们责无旁贷!

我曾发现阅读过科普知识的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与医生的互动更具针对性,医生在解释上所花的时间减少将近一半!换言之,在进行了前期有效的医学普及之后,医生的工作效率可以成倍增加!这让我对医学科普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助人者自助。医学科普不再只是一项附属品,它极有可能成为可以走上疾病诊疗“前台”的“未来主角”,我们必须重视!

纵观上海市医学会百年创建之路,也始终将医学科普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这是一种坚持,更是一份责任。古训便有“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的思想。医学科普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通过科普“治未病”。这从王淑贞教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倡导的下工厂、进社区推行宫颈癌筛查这一做法,便可知其端倪。半个多世纪前,医学大师便以身体力行告诉了我们,科普是贴近百姓、防患于未然的最好方式。可见,医学科普应该成为医生的社会责任。

打造“健康中国”亟需推进靠谱的“医学科普”,妇产科人同样义不容辞,这是回馈社会最质朴的方式,也是本书创作的初衷。我们集结了三个分会的优质专家资源,从选题、内容、结构以及板块上做了精心的策划。每一个选题都来源临床、关注民生、贴合社会热点,注重科学性、通俗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令我感动的是,平日里忙碌于工作的专家、教授不计较得失,纷纷放下案头工作,加入了科普创作的队伍。当然医学科普的过程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样简单。援引一位医学“大咖”在科普创作中的感慨:“医学科普一定要‘接地气’,让患者看得懂、记得住、能信服的科普才是好科普。这是一种能力。”专家们为了准确表述,如同对待SCI论文一样逐字推敲、查阅文献;他们绞尽脑汁以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让读者明白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他们尝试用最恰当的比喻形象地描述疾病形成的机制。创作的热情高涨,创作的艰辛不言而喻,创作中的精益求精也历历可数。“勿以善小而不为”,难道这不是一份医者情怀吗?唯有心系患者之人,才能如此胸怀大爱。

本书涵盖普通妇科、妇科肿瘤以及围产医学,囊括女性健康全周期的各种疾病,分为“读经典”和“问名医”两大部分,内容丰实、深入浅出、紧扣热点。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均来自本市专业医疗机构的妇产科,他们学问渊博、经验丰富、造诣精深,以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通俗易懂的表达手段、实用有趣的表现形式,将医学与文学、医学与艺术、医学与人文相结合,展现出了新时期医学科普的魅力。在此,对于为本书编撰做出宝贵贡献的参编人员以及单位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大众所喜爱,并真正发挥“助力健康”的作用。

源梦百年,聚力同行;健康中国,科普惠民。谨以此书作为献礼祝贺上海市医学会成立100周年,此乃民生之所愿,乃健康中国之实践,是为序。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
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华克勤
2017年12月 2ERy8WB4fn45WwgJBgN/xVF9hNKjBNCXh+l/AQQYvpfLSddCpUJQkONwVDmtxl2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