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二、了解盆腔炎性疾病,保障妇女生殖健康

盆腔炎性疾病(PID)是由女性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性传播疾病(STD)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以及存在于阴道的菌群(如厌氧菌、阴道加德纳菌、流感嗜血杆菌、肠道革兰阴性菌等)均参与PID的发生。

在我国,近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宫腔操作的增加、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妇科手术的无菌操作不够严格、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等原因,本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PID主要在年轻的性成熟女性中流行,最常见的发病年龄是20~35岁。

如何确诊P ID

(1)最低标准: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存在下生殖道感染(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增多,宫颈黏液呈脓性及宫颈脆性增加)增加诊断特异性。

(2)附加标准:体温>38.3℃,宫颈黏液脓性分泌物增多或宫颈脆性增加,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湿片见大量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C反应蛋白增高,实验室检查证实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

(3)特异标准: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证实子宫内膜炎;阴道超声或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或超声检查提示PID(如输卵管充血);或腹腔镜检查有符合PID的异常表现。

P ID的治疗及预防知识

PID的治疗以广谱、经验性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为主,覆盖PID可能的病原体。一般患者在治疗开始后3天内出现临床症状改善,如退热、腹部压痛减轻、子宫及其附件触痛及宫颈举痛减轻。如无改善,则需住院或外科处理。

应当养成规律清洁外阴的习惯,注意性生活卫生,减少性传播疾病;及时治疗下生殖道感染;加强公共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殖道感染的认识,宣传预防感染的重要性;严格掌握妇科手术指征,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和及时治疗PID,预防不孕、异位妊娠的发生。

(张 蓉 王冯勉)

专家简介

张 蓉

张蓉,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妇产科行政主任、妇儿部部长、妇产科党支部书记。上海健康医学院妇产科系第一任系主任,上海市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负责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负责人,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专科分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HuyoVae8T51VuYSAaYsq7ltsobsYN3Qk46vbca3Gztfz7MV20qZ/kBtqpykccI8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