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得了乙肝不要慌,规范治疗帮你忙

我国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它会给人们带来种种心理问题:①担心疾病会恶化,害怕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终日寝食不安;②担心会传染给家人和朋友,严重者甚至患上“社交恐惧综合征”;③担心在求学、求职、婚恋等过程中受歧视,导致自信心丧失,不敢面对现实,严重者甚至会自暴自弃;④担心个人隐私暴露。事实上,乙肝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

抗病毒治疗是治疗乙肝的“纲”

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而乙肝的治疗发展到现在已有一整套有效的、规范的诊治方案,最突出的成就是确立了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抗病毒治疗是重中之重,是治疗乙肝的“纲”。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持续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减少坏死,从而延缓和阻断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要求,定期检查、及时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完全可以得到控制。即使发生肝硬化,也能够得到康复,甚至肝硬化逆转。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肯定了抗乙肝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强调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对于40岁以上且肝功能异常者、肝穿刺有中等度炎症或纤维化、动态观察发现有疾病进展的证据或肝硬化患者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要抓住抗病毒治疗的机会,必须每年数次定期做HBV-DNA、肝功能、甲胎蛋白和B超的检查。

治疗乙肝,因人而异

慢性乙肝在抗病毒治疗下,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大改善。目前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种是干扰素,另外一种是核苷类似物。干扰素的特点是既可以直接抑制病毒,又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能够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同时达到免疫应答(如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在治疗的过程中,它的疗程是相对固定。干扰素需要注射使用,降HBV-DNA的时间相对来说没有核苷(酸)类似物那么快,不良反应相对多一些。核苷(酸)类似物的特点是可以直接抑制HBV-DNA,HBV-DNA下降的速度较快,2个月左右就能明显见到效果,但是不具备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因此这类药物需要长期使用。此外,此类药物只需口服用药,不良反应很小。

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看见HBV-DNA高滴度就特别紧张,有的甚至贸然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但是这样治疗不仅无效,而且很容易导致核苷类似物发生耐药,最后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这种人大部分处于免疫耐受期,即HBV-DNA阳性,但是肝功能正常的大三阳患者,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异常。此时HBV-DNA高滴度对人体无危害,不必恐慌。对于这类无症状的乙肝携带者,需每3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HBV-DNA,一旦达到抗病毒适应证,即开始抗病毒治疗。

许多初治慢性乙肝患者看到转氨酶升高就盲目采取保肝降酶治疗,治标不治本,多年后造成肝组织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还有一些患者在符合抗病毒适应证后选用了耐药率高的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治疗,导致1~2年后发生耐药,等到病毒耐药时再换药,可能已经导致病毒多个位点的变异,降低了后续药物耐药的门槛,从而加大了后续治疗药物的耐药率。少数乙肝患者轻信所谓的民间偏方、秘方,这些偏方、秘方缺乏科学依据,而且可能含有重金属和残留的农药,会加重已受损肝脏的负担。

对于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年轻者有条件的话首选干扰素治疗,尤其对青年女性患者,疗效相对较佳,或选用强效低耐药的核苷(酸)类似物。选用干扰素治疗有利于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强效低耐药的核苷(酸)类似物使HBV-DNA下降迅速,且发生耐药率低。发生肝硬化的患者,更强调使用强效低耐药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

已耐药的乙肝治疗误区

已发生耐药的乙肝患者经常会产生这样的误区:一种药物耐药以后改用另外一种抗病毒药物序贯治疗,结果所有的药物全用过,治疗仍无效;或者患者已经发生耐药且转氨酶升高,但不更改治疗方案,只是加用保肝降酶药。对于已发生耐药的乙肝患者应在原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基础上加用另一种无交叉耐药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联合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按时服药,不能贸然停药或者随意换药,要定期随访检查HBV-DNA、肝功能,必要时做基因检测确定是否耐药。如果抗病毒疗程24周时,早期应答不佳,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耐药的发生。

总而言之,乙肝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表现各异,治疗应个体化。现在治疗乙肝的广告铺天盖地,其中有相当部分过于夸大疗效,急于康复的患者很容易上当受骗,浪费大量的钱财且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乙肝还不能被彻底治愈,但乙肝患者完全不必担心,只要坚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坚持每年定期检查数次,抓住抗病毒治疗机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不能饮酒,乙肝完全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尹有宽)
○摘编自《家庭用药》2013年第8期

专家简介

尹有宽

尹有宽,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副主任、肝炎免疫室副主任、肝病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中心委员,连续三届任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专科分会委员,现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委员、特需预约专家。对核苷类似物和聚乙二醇干扰素临床使用经验丰富,也擅长诊治脂肪肝、免疫性肝炎、酒精肝、原因不明转氨酶升高、肝硬化、重症肝炎等病。 a9QOPMC58SiL/0kmOmb+bIIziJbunh/90RQPvIY6TLfHOKGpqrlTeehUtpuqebW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