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四、肺癌,“机器人”来做手术

诱发肺癌的危险因素

在我国,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男性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首位,女性发病率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病死率居首位。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被动吸烟对非吸烟者的危害也受到高度重视。另外,职业致癌因子的暴露,如氡、石棉、铬、镉、砷、辐射等,空气污染如PM 2.5 、厨房油烟等,也是公认的肺癌危险因素。肺部慢性疾病及个体遗传等,也与肺癌发生有关。

症状不明显,发现靠体检

肺癌恶性程度高,且一般早期无特殊症状,因此肺癌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一般建议40岁以上肺癌高危人群每年接受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以早期发现肺癌,降低肺癌死亡率。

微创手术成治疗首选

一旦发现肺癌,首选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微创手术在肺癌手术中有着显著的优势,由于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低,已经逐渐成为肺癌的首选外科治疗方式。微创手术中又包括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VATS)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手术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胸腔镜器械及影像系统的不断改进,适应证正不断扩大。目前胸腔镜手术已经成为Ⅰ期、Ⅱ期肺癌的首选手术方式。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创新运用人机合一的理念,大幅度提升了微创手术的整体水平,在胸外科等领域已经普遍运用。该系统由美国某公司制造,2000年7月通过美国FDA认证后,成为世界上首套可以正式在手术室中使用的机器人手术系统。

机器人手术的优势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主要在以下方面优于传统胸腔镜手术。

(1)手术更精准:机器人系统配有高分辨率三维内镜,视觉可放大10~15倍,并且机械手的大小仅为5毫米或8毫米,比人的手指更为精细,手术的精确度实现质的飞跃。

(2)患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术中,机器人的机械手臂在患者体表留下的创口更小,出血更少,术中的组织创伤和炎性反应减少,术后患者疼痛感更少,住院时间缩短,生命质量改善。

(3)医生操作更灵活和便捷:“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增加医生视野角度;机械手在患者体内可实现灵巧的转腕,能以不同角度操作;减少医生手部颤动,同时可以缓解医生的疲劳,使其可以更集中精力为患者手术;这是传统胸腔镜手术所不具备的重要突破。

第三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以进行单孔机器人手术,并在近日通过美国FDA批准。通过一个特制的套管,一条镜头臂和两条交叉弯曲的器械臂进入体胸腔内进行手术,从而只需要在胸壁开一个小孔就可以完成肺癌手术的所有操作。

(姚 烽)
○摘编自《家庭医药》2016年第5期

专家简介

姚 烽

姚烽,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胸腔镜微创手术、支气管袖式等疑难手术及食管癌、肺癌的开胸手术等。 yQUg6b1VTFzTDtU3tG5VyIwlrw3nWI+C6NV1NoZeLYVH9EPONftmPDlcJUrjTYc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