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二、一款可减少单孔胸腔镜器械相互干扰的神器

胸腔镜手术应用于胸外科疾病的治疗已经十分成熟,胸腔镜手术切口的演变从小切口辅助胸腔镜到完全胸腔镜;完全胸腔镜肺手术从经典的三孔(或四孔)到单操作孔(两孔),再到单孔(唯一孔)胸腔镜。

相对于多孔胸腔镜,单孔胸腔镜手术(UVATS)由于能减轻术后疼痛与胸壁皮肤感觉异常等优点越来越被胸外科医生接受,但是由于所有的操作(包括胸腔镜)都是通过一个孔道进行的,多个器械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干扰。专用的器械(比如双关节器械)可减少互相干扰,但随着进出单孔的器械数量增多,干扰会逐渐增加,特别是用于固定牵拉肺组织暴露手术野的器械,不仅占用空间而且需要助手辅助牵拉操作,需要有一种自固定牵拉的装置。为此,笔者精心设计发明了一款器械,这款器械包括带线的组织夹和U形的方向转换器,使用这款器械可以在不使用肺叶钳的情况下很好地牵拉肺组织暴露手术野,并且可以从不同方向提供恰当的张力,使肺门的血管和气管暴露良好,并可减少器械间的干扰,为术者提供更大的空间。

当然,目前是第一代器械,仍有待优化改进,比如目前的装置中U形方向转换器的长杆可以更细巧,如采用弹性可弯曲的材料则更能贴合胸壁的形状,组织夹也可以采用更轻的材料,尺寸也可减小。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医院,并设计发明了多款单孔胸腔镜的专用器械,目前开展的单孔胸腔镜相关培训和科研工作,不仅吸引了国内的胸外科医生前来进修学习,也吸引了欧美各国的胸外科医生前来参观交流、进修学习。

(沈 钢)
○摘编自“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CATS)”微信公众号

专家简介

沈 钢

沈钢,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肺癌诊治中心副主任、胸外科病区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专业方向为胸外科微创手术治疗。 2hagqRsACINYjgJD7jd7zscmDdm/ykBP5elb3JFSKfgDJx8DUMSllSKDiwpDR9k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