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九、如何确诊肺癌?详解7类检查手段

每一项诊断技术的革新,都是人类与死神的竞赛。清楚地确诊肺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总体而言,对肺癌的诊断,包括影像学、细胞学、血液学以及各项有创伤性的检查手段。在众多诊断手段的选择上,一般的原则是应先从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开始,再到有创伤的检查方法,并且需综合考虑肿瘤位置、分期及患者身体情况,采取最合适的检查方法。肺癌最终需通过病理学诊断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确诊。我们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影像学检查

透视与胸部平片——优点:简单、方便、价格低廉。缺点:对直径小于1厘米、位于胸部隐匿区(如肺尖、脊柱旁、纵隔处等)的肺癌难以发现。需要CT检查才能发现。

CT检查——CT分辨率较高,容易判断是否存在局部侵犯,是早期肺癌筛查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无创伤、无辐射的生物成像技术。主要用于纵隔疾病的判断,并对神经系统和骨骼等转移灶的敏感性较高。

PET CT——PET CT是一种功能检查,有利于对肺部病变定位、定性诊断。但对早期小结节肺癌有时并不敏感,非临床首选。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主要是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肺癌患者有时在痰液里会有一些癌细胞脱落,也可以通过这个去确诊。

肿瘤标志物

血液学方面,还有一些肿瘤标志物的检查,通过抽血化验看看有没有肺癌的可能性,比如说鳞癌抗原、癌胚抗原(CEA)等。但这些肿瘤标志物并不是和肺癌密切相关的,目前尚无一种可靠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诊断肺癌具有较高特异性,仅有一定参考性。

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查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变情况,可活检获取病理标本,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做细胞学检查。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诊断系统(ENB)可实时引导定位,还可配合支气管内超声(EBUS)下穿刺获取标本行病理检查。

经皮肺穿刺活检

一般在胸部CT的引导下进行定位,并用细针或特制的穿刺活检枪进行组织活检。

纵隔镜检查

当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壁针吸活检术(EBUS—TBNA)无法确诊纵隔淋巴结性质时,可选择纵隔镜检查。

手术活检

肺部肿块经多种检查和短期诊断性治疗仍未能明确病变性质,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排除者,应做(胸腔镜或者开胸)手术活检。

其他检查手段

如胸水检测癌细胞、ECT骨显像、腹部彩超等用来明确有无远处转移。

需要再强调一遍的是,肺癌最终百分之百的确诊,是需要依靠病理学依据的。

(赵晓刚)
○摘编自“医聊家”微信公众号 I0Oy6Frc18EvnRrFXN1SO/LCQ/UWTdbXT57WNURun56vsDXA86pDXyxz+R/bE+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