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581—682)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区)人。孙思邈幼年体弱多病,因常年服药而倾尽家产。但他自幼聪明过人,从小勤学苦读,博览群书,7岁便能日诵千言,18岁时立志学医,20岁已通晓百家之说,为人治病,因而名闻朝野,后终成一代大师。他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重视养生,济世活人,其所撰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对医德尤为强调,至今仍被从医者传为佳话。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有此书名。孙思邈还是一位地位很高的道教人物,在很多道教宫观里都有为其所设的“药王殿”。关于他的寿命一直有很多争议,相传活到141岁才仙逝,而他幼时又体弱多病,这也让他的养生思想备受世人瞩目。
孙思邈对临床各科以及养生、食疗、方剂、药物学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孙氏对医学有深入的研究,同时又十分重视民间验方的搜集,他保存了大量的古方和经验方,编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称为《千金方》。《千金方》中有许多方剂成为后世名方,如犀角地黄汤、紫雪丹、肾沥汤等。孙思邈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特别是论述医德思想,重视妇科、儿科、针灸穴位,都是前人所未有的。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潜心研究道教经典,探索养生术,同时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方药。孙思邈以“济世活人”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在本草学方面,孙氏对药物的采集、鉴定、炮制、分类都有研究,重视药物的贮存。《千金方》中专门论述了道地药材,并列举了133个地区的519种药物。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孙思邈走遍全国,曾上峨眉山、终南山,又下江州,隐居太白山等地,边行医,边采制中药,为人治病。同时,搜集民间的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做出重要贡献,其医名远播内外。
孙思邈终身不仕,隐于山林。曾拒绝朝廷征召他为国子监博士,嗣后两次拒绝了朝廷的聘请。可以说,他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中医药学发展立下不可磨灭之功,是当之无愧的医药学家,因此,被后世尊为“药王”。
孙思邈医德高尚,并身体力行,不论病人身份贵贱,他都一视同仁,一心赴救,不慕名利,时刻为病人考虑,将医德思想贯穿行医实践中,成为中医医德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华原县城东街的张先生患小便不利,听医生说因为喝水少造成的,于是大量饮水,结果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导致腹部憋胀,最后竟发展至小便点滴不出。经孙思邈仔细诊察,确认张先生患了“癃闭”,是由于尿道不通所致。治当如何呢?孙思邈考虑,能不能从尿道插进一根管子,让尿液排出来?可是尿道狭窄,该选用什么管子呢?后来,偶然间,他看见有个小孩用葱叶吹着玩,顿时有了主意,他挑出一根细长的小葱切去葱尖,顺着尿道插进,并用力吹气。果然,病人的尿液立刻从葱叶中流了出来,腹部憋胀得到缓解,疾病随之痊愈。张先生连连向孙思邈道谢说:“救命之恩,终生难忘。”就这样,“葱叶导尿”的病例被记载在他的书中,这是我国关于导尿方法的最早记载。由这个案例也能看出,孙思邈为病人殚精竭虑、一心赴救的大医情怀,这种胸怀是他取得众多医学成就的基础。
▲明·孙思邈鎏金铜像(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藏)
在《大医精诚》中孙思邈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上述文字体现了医生救人的慈悲仁心。再者,“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这里具体写到了不用动物药,尊重生命,众生平等的仁爱之心。他还描述了医生诊病时应有的态度:“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上述两段文字,充分体现了孙思邈高尚的医德与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