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那些已经灭绝的植物

如同每一个生物个体,世界上的任何物种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繁盛、衰退和灭亡的过程。生物的灭绝与新生是生命演化中的自然现象,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自地球出现生物以来,经历了30多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地球上曾先后产生和存活过上亿种生物,但是伴随着地质运动、火山喷发等环境骤变,地球上曾发生过五次具有全球影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分别为4.4亿年前的奥陶纪—志留纪、3.75亿年前的晚泥盆纪、2.52亿年前的二叠纪、2.08亿年前的三叠纪以及6 55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每一次大灭绝事件都伴随着植物大规模的减少和物种绝灭,绝大多数的物种在人类诞生前就已经走完了历程。

库克逊蕨,又称光蕨,是一类已经灭绝的植物,曾经在志留纪—泥盆纪时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全球约有7种,其化石标本全球各地均有发现。1937年在英国首次发现它的化石标本,形体很小,只有几厘米高,结构简单,没有根和叶片的分化;茎二歧分枝,分枝顶端着生孢子囊;茎中有最原始的维管组织分化,是非维管植物向维管植物进化的过渡类群。

莱尼蕨是在4.2亿年前早泥盆纪地层中所发现的一种已灭绝的化石蕨类,二歧分枝,没有根与叶分化,高度为20~50厘米,在晚泥盆世早期灭绝。科学家认为它们可能起源于光蕨,后演化为裸蕨,再向前发展为真蕨和前裸子植物。

工蕨是一类已灭绝的原始裸蕨,为生长在早泥盆世沼泽地带的半陆生草本植物,植株低矮,簇状丛生,二歧分枝,孢子囊聚成穗状,生在直立枝的顶端。工蕨可能演化为现存的石松植物。

封印木是一类曾经生存于石炭纪—二叠纪的古植物,呈乔木状,与鳞木、芦木等在热带沼泽繁殖,形成森林。茎高大粗直,顶端多次二歧分枝,叶披针形,螺旋状排列,脱落后留下六角形印痕,孢子囊穗轮生于茎顶叶丛之下。

此外,灭绝的植物中还有一大类种子蕨,这是一类原始的裸子植物,树叶为类似真蕨类的大型羽状复叶,但生殖叶片顶端有种子(实际上是未受精的胚珠),是介于蕨类和苏铁类之间的过渡类型。三叠纪和侏罗纪时期曾在北半球极为繁荣,后演化出拟苏铁植物和苛得狄植物,进一步演化成现存裸子植物,但种子蕨在白垩纪初期灭绝。

物种灭绝本是生物发展中的一个自然现象,但人类的出现,由此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工业革命的突飞猛进,导致动植物资源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锐减,使得物种灭绝的速率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一次大的灭绝事件,堪称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例如,海伦娜橄榄是南大西洋地区特有种,为鼠李科家族的成员,与真正的橄榄关系甚远。1994年最后一株野生海伦娜橄榄消失,2003年,尽管人们努力保护,最后一株栽培个体还是死亡了,从此这个物种永远从地球上灭绝。

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估计,在过去的4亿年间,每27年才有一种植物灭绝,而目前每天都有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是其自然消亡的近万倍,是新物种形成速度的100万倍。20世纪80年代,以雷文(Peter H. Raven)为首的科学家们估计,“如不采取保护措施,在未来一代人的时间内将会有60 000种植物,也就是全世界1/4的植物物种将要灭绝”。

1973年3月3日,多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共同签署《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共列出了5 500种动物,约3万种植物,以控制野生动植物的国际贸易活动对资源的影响,有效地保护野生动植物。2013年12月20日,CITES缔约方大会在曼谷召开,决定并宣布3月3日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倡导人们与野生动植物和谐相处,为保护野生动植物作出贡献。

地球上曾发生过五次具有全球影响 saqcD8r+6gq9VpKS/80GskFGZ5rQYURBenCurdssVAdSsg8Uhypj5kYxSjDGY7T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