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首乐曲都有一个主调,每件事情都有一个主题,在弹奏乐曲时,旋律会围绕主调不停地变换,在做事情时,不同阶段也有各自的侧重点。一句话,做事情不能大小不分、一概而论,应该根据时机,区别对待,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甘蝇是古代擅长射箭的高手,据说他拉开弓还没有射出箭去,飞禽走兽就被吓得趴下不敢动了。
他有个弟子名叫飞卫,箭术高超,甚至超过了自己。有个叫纪昌的年轻人,敬佩飞卫的射术,就向他拜师求学。飞卫对纪昌说:“你先练习眼力,盯住目标不眨眼睛,练好了以后再谈学射箭的事。”
纪昌听从飞卫的教导,回到家后仰卧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盯着来回穿梭的织布梭子,眼睛一眨不眨。这样练了两年,即便用锥子刺向纪昌的眼皮,他也不会眨眼。纪昌觉得练得差不多了,又去找飞卫请求学习射术。
飞卫考察了纪昌的本领,说道:“这样还不行,你还要继续练习,直到能把小的东西看大,就像在近处看一样,那时候再说射术的事。”
纪昌回去练习,他用牦牛的毛系上一只虱子,把它挂到窗户上,每天盯着看。苦练三年后,在纪昌眼里,一只小小的虱子就像车轮那么大。
飞卫听说纪昌练习的结果,非常高兴,对他说:“现在我可以教你射术了。”当他将射术的基本要领告诉纪昌后,纪昌接过弓箭,一下射中挂在窗户上的虱子,而栓虱子的牦牛毛丝毫无损。
我们看到纪昌在学射的过程中,飞卫有步骤地教他,在不同阶段培养他不同的能力,当这些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射术自然而成。
按部就班是做事的一大原则。虽然我们常常把按部就班与“墨守成规”这样的贬义词联系在一起,可别忘了,按部就班的基本意思是:按照一定的条理、遵照一定的程序去做事,循序渐进,最终达到目标。
中医为人治病时,不会一下子祛除病根,而是慢慢调理,首先恢复病人元气,帮助病人增强体质,然后消炎杀菌,祛除病因,最后才巩固机体,达到康复。
在讲求创新的现代企业中,依然需要遵循按部就班的原则,比如基本的人事、财务、技术和业务,必须牢牢掌握,然后才可以实现进步和飞跃。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打不好,总有一天会倒塌。盖好房子,做好事情,就要按照顺序,在不同阶段抓住不同主题,一层层将房子越垒越高,将事情逐步推进。
一般来说,做事情包括规划、实施、结果三大阶段。
规划又细分为思考、计划和制订实施方案三个步骤。思考是第一步,在头脑中过滤有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目标,并将它们罗列出来。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想”,是发散思维,并且尽可能收集更多信息。计划是第二步,是将目标进行细分的过程。第三步是制订实施方案,选择具体的手段和途径。制订方案时,需要预见具体的手段和途径是否正确有效、现实可行。谁都不能确保自己的选择万无一失,因此只能尝试、试验,如果行不通就换一种方法。
在规划阶段,制订计划和方案可以参考以下原则:
·计划要适度,不要贪多嚼不烂。任何事情都不会一次性做完,所以从必须完成的事情开始。
·清楚自己的目的,必须从实施的结果回报去考虑,如果这件事情不能带给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不值得计划去做。
·一次只做一件事。在预定的时间里可能有好几件事需要去解决,但是不要把精力平均分配,在一段特定的时间里,只能专心于最重要的某件事上。
·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寻求更好的途径和方法。
·不被细节困扰,以主题为目标。
·有信心追求最好的结果。
事情规划好之后,就要落实到具体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的第一条原则是:按照计划做事,逐步完成具体的任务。
完成每一项任务时,最好全力以赴,定期检查是否符合计划要求,是否与主题目标一致,不要被琐事打扰。
美国西部有位富裕的农场主,他的儿子名叫钟斯。
一天,农场主让儿子钟斯到镇子里办点事。钟斯高高兴兴上路了,走着走着,他忽然看到有人正在树上钉木板,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帮忙,就走过去提建议:“朋友,我看应该先把木板锯开,再钉上去才行。”那人还没开口,钟斯马上转过身朝着家里跑去,他要去拿锯子。
很快,钟斯拿着锯子回来了,他热心地拿过木板,用力地锯起来。不巧的是,锯子太钝了,钟斯锯了两三下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连忙扔下锯子,跑回家拿锉刀。
当钟斯用锉刀锉锯子时,沮丧地说:“锉刀太难用了。”因为锉刀的手柄不好用。于是,钟斯跑进树林寻找合适的手柄。
他在树林里找到了粗细适中的树木,不过砍伐树木需要斧子,斧子需要磨快,就要先固定好磨石。钟斯懂得真多,他知道为了固定磨石,离不开支撑磨石的木条。当然,制作木条少不了木匠师傅的长凳。
想到这里,钟斯意识到自己需要一套齐全的木匠工具。钟斯只好再次赶回农场,他要寻找需要的工具。然而直到天黑了,热心肠的钟斯也没有赶回来,原来,为了找到工具,他又要先去解决各种难题。
钟斯本来是去城里办事,却“好心”地帮助起他人来,这完全违背自己外出的目的。这种被其他事打扰,从而忘记本来目标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我们追求幸福的生活,希望每天都很快乐,但是当我们看到有人发了意外之财时,无法不为之心动,于是觉得痛苦和烦恼,开始为了财富而牺牲很多东西,诸如家庭、健康、自由,可是这样做的结果能够实现我们最初的目标,能够获得幸福吗?答案不言而喻。
我们制订创业计划,投资经营服装专卖店,可是开业不久,发现鞋类利润更高,立刻处理完服装,改行去卖鞋。鞋没卖多久,又发现卖保健品赚钱,因此再次转行。此时我们恐怕早已忘记最初的创业计划,怎么可能把事情做好?
实施阶段的第二条原则是:注重资源整合,将各个步骤的目标升华,利于最终目标实现。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做事情时可以不断创新、不断积累,积少成多。
沙漠里生活着甲壳虫家族,这群弱小的生命如何对抗干旱,吸取滋养生命的水呢?
一大早,它们一只接着一只地爬出家门,爬到沙丘的顶上。然后列开队伍,立起身子,好像一队勇敢的战士。哦,甲壳虫要跟谁战斗?不,它们没有战斗,只是将光滑的背甲朝向同一个方向。这时太阳还没有升起来,阵阵清风吹拂,掠过沙丘的表面,还有甲壳虫们的身体。甲壳虫一动不动,它们似乎在静静等候什么。果然,它们的背甲上不知不觉凝聚了水珠,这是细微的水珠,简直可以说是一丝湿润。然而湿润在逐渐加重,水珠慢慢凝聚,最终变成了一滴水。水滴顺着甲壳虫的背流下来,缓缓地流到它们的嘴边。这滴水足够小小的甲壳虫一天生存所需了。
没有集体的积累,换不来一滴甘露,甲壳虫的生存法则说明,做事情的结果如何,取决于具体的步骤和过程,如果每个步骤都各自为政,互不关联和促进,结果很难完满。
做事情,最后的阶段就是结果。结果需要评估和检测,看看是否达到预定目标,实现了计划。
这一阶段依然需要紧紧围绕最初的目标展开,决定取舍,判断得失。这样不但能够保证做好事情,还有利于提醒人们,以后做事时如何抓住目标,不忘主题。
你要记得:
1. 做任何一件事都有步骤,按照步骤去完成。
2. 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3. 做事不忘原则,时刻记住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