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读书和写字,我们都习惯于从左到右,如果从右到左地读或写,肯定觉得很不习惯,而且还会读错写错不少字。有一个叫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人,却总是从右到左地写字,没人能搞清楚原因是什么,只能猜测也许是因为他是个左撇子吧。但是,这个左撇子却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因为他知道如何把事情做好,而且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得更好。
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意大利人,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比拉斐尔出生得早,也比拉斐尔去世得早。他在很多领域都做出了非凡的成就,尤其是在画界成为数一数二的大人物。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认为达·芬奇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画家。可是,这个画家的作品实在不算多,因为他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其他事情上。
巴黎有一座卢浮宫,是一座全世界闻名的艺术馆,卢浮宫里收藏着达·芬奇的一幅画,名叫《蒙娜丽莎》。多年以前,有个小偷把它从卢浮宫里偷走了。当时,全世界都报道了这一消息,那阵势就像报道一位国王去世或是一艘大轮船沉没了一样。幸运的是,不久以后,人们找到了这幅名画,将它重新安放在卢浮宫里。只是,那个狡猾的小偷一直没有抓到。
仔细看《蒙娜丽莎》,那是一名贵妇人的画像,贵妇人的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微笑。如果画家在脸部稍稍改动一下,就不可能呈现出这种神秘的笑。很多人看过这幅画,都觉得她似乎在冲着某个只有自己知道的东西在微笑。
除此以外,画中的另一些细节也值得注意。看,她不像是个画在纸板上的女人,而是像个真人一样微微侧身。怎么能画出如此效果呢?因为达·芬奇懂得运用明暗对比,懂得如何处理从明亮部分到阴影部分的过渡。人们都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懂得运用这种手法的画家。
《蒙娜丽莎》/达·芬奇/作
接下来,请注意画中的背景,也就是贵妇人身后的那部分画面,这是一片由山脉、丘陵和河流组成的自然风景。知道吗?当你看向远处,会发现远景不会像近景那么清晰,因为你和远处的景物之间充满了空气,空气越多,看到的景物也就越模糊。达·芬奇知道怎样才能把远处的景物画得就像真在远处一样,因此人们又说他是第一个懂得如何处理远近关系的画家。
按理说,既然作品为数不多,而且件件非常珍贵,就应该保存在安全的地方,得到细心的照料。可是,达·芬奇的另一幅名画却不是保存在美术馆里,而是放在意大利一座修道院的小房间里。小房间低矮潮湿,画受到了严重的腐蚀,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它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画作之一——它就是画在房间墙壁上的《最后的晚餐》。
据说,耶稣和十二个门徒聚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晚餐中,耶稣说了一句话:“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卖我了。”达·芬奇特意挑选这一时刻来画。
对于门徒来说,还有什么行为比出卖自己的“主”更加罪孽深重呢?达·芬奇描绘出每一个门徒的姿态、手势和表情,并借此表达出他们每个人听到此话时的内心感受。
要想在画中“画”出人物的感受并不容易,更不可能让画中人物“说”出感受。为此,达·芬奇走访了很多聋哑人,观察他们在激动、快乐、惊恐和愤怒的时候究竟怎么表达内心的情绪。
《最后的晚餐》画好以后没几年,就开始从墙上一点点剥落。还记得我说过的什么叫“湿壁画”吗?画家在刚刚刷好还没有干的灰泥墙上作画,颜料会自然渗入湿润的灰泥中去,这样就不会剥落下来。可是达·芬奇偏偏没有用老方法,他把这幅画画在了已经干燥的灰泥墙上。
《会最后的晚餐》/达·芬奇/作
后来《最后的晚餐》剥落多处,其他画家开始想办法修补。没过多久,修补部分便遮盖了一片原来的画。更糟糕的是,修士们后来决定在墙上开一扇门,当他们用锤子砸墙的时候,又震落了许多画面的碎片。
当法国拿破仑带领军队攻入意大利,一些法国士兵竟然将这间屋子当成了马棚!为了寻开心,士兵们还冲着墙轮番扔靴子,看看谁能砸中画里的犹大。犹大是谁?就是出卖耶稣的那个门徒。
一年年过去,这幅画被破坏得越来越严重。有一位聪明的意大利人发明了某种方法,让剩下的画面一直粘在墙上,再也不会剥落,然后又清除了其他画家的修补部分。因此,人们现在看到它的样子,可比几百年前要好看多了。
《岩间圣母》/达·芬奇/作
达·芬奇还有一幅人见人爱的作品,名字叫《岩间圣母》。在画里,圣母玛利亚和圣婴席地而坐,旁边是另一名圣婴和天使。几个人似乎坐在一处布满黑色岩石的地方,远处有淡蓝色的瀑布和绿色的植物。
卢伊尼是达·芬奇的追随者,曾经画过一幅《耧斗菜》,画里有个女子抱着一束耧斗菜,她也带着蒙娜丽莎般的浅浅微笑。虽然卢伊尼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但要和达·芬奇相比,他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