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经商之人拼的是智力,而非蛮力

我的小智慧是环境逼出来的,我花一点点钱,就可买来半新的旧教材,学完了又卖给旧书店,再买新的教材。就这样,我既学到了知识,又省下了钱,一举两得。

李嘉诚在商海沉浮数十年,却始终屹立不倒,这与他的经商智慧有很大的关系。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要有脑子,李嘉诚虽然出身书香之家,却没有书呆子的迂腐,反而处事活络,办事方中有圆,圆中有方。而他的经商智慧在少年时就已初露端倪。

因为家境贫寒,年幼的李嘉诚不得不辍学打工,但是,他的内心当中始终充满了对知识的敬畏和渴望,而且这个念头从未减弱过。直到后来功成名就,李嘉诚仍然说自己最尊敬读书人。

小时候的李嘉诚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虽然没有钱买书,但他也不愿意向别人借书,可他又是那么想读书。于是,他就在同学们用过的旧书上动起了心思。

经过李嘉诚的细心观察,他发现很多学生将用过的教材当垃圾扔掉了。同时,他还发现有一些学生会将旧教材卖掉换钱,虽然卖的钱不多,但是比扔掉强,这时候李嘉诚的心里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回收旧书,读完之后再卖出去。

李嘉诚想,既然有人收购旧书,就肯定有专做旧书生意的书店。于是,他就四处打听,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书店。经过一番寻找,李嘉诚总算找到了卖旧书的地方。

这次,李嘉诚显示出非同常人的智慧,他先到折价书店廉价买来两本旧教材,学完之后,又拿回折价书店去卖,再用卖旧书的钱买“新”的旧书来看。当李嘉诚回忆起当年他买旧书来学习的情景时,他脸上的表情比现在赚了几亿港币还自豪。毕竟,那是他童年时的骄傲啊!

李嘉诚说:“先父去世时,我不到十五岁,面对严酷的现实,我不得不去工作,忍痛中止学业,那时我太想读书了,可家里是那样穷,我只能买旧书自学。我的小智慧是环境逼出来的,我花一点点钱,就可买来半新的旧教材,学完了又卖给旧书店,再买新的教材。就这样,我既学到了知识,又省下了钱,一举两得。”

我们不得不承认李嘉诚从小就具备了商人的头脑和智慧。

李嘉诚在收购和记黄埔集团的时候,也将自己的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那时候,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祈德尊家族、怡和凯瑟克家族、太古施怀雅家族、会德丰马登家族并列为英资四大家族。

和记黄埔集团由和记洋行和黄埔船坞两部分组成。和记洋行是当时香港第二大洋行,又是上市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记洋行落入了祈德尊家族之手。趁着从1969年到1973年股市疯长的势头,祈德尊开始收购其他企业,旗下公司有360家,其中有84家在海外。祈德尊家族还投资房地产,在香港大兴土木,风头之劲,一时无两。疯狂的收购导致企业尾大不掉,消化不良,经营效益越来越差。

1973年,香港的股市频跌,接着又出现石油危机,加上地产又不景气,和记黄埔的形势岌岌可危,财政年度亏空达2亿港元。后来,汇丰银行以和记出让33.65%的股权为条件,注资1.5亿港元,成为和记黄埔的最大股东。后来,和记又请来“公司医生”韦理,但这并没有扭转和记黄埔亏损的局势。

此时,李嘉诚便“乘虚而入”,他放弃了本要争取的九龙仓,将矛头对准和记黄埔。李嘉诚知道,和记黄埔下属的各个公司都是刚收购不久的,各股东之间并不团结,只要能让他们摆脱眼前的危机,给他们一些利益,他们绝不会反对华人入主和记洋行的。

根据银行法,银行不能从事非金融性业务。债权银行可接管丧失偿债能力的工商企业,一旦该企业经营步入正常轨道,必须将其出售给原产权所有人或其他企业,而不能长期控有该企业。李嘉诚明白,汇丰控制不了和记黄埔多久。

当李嘉诚得知“待和记黄埔财政好转之后,汇丰银行会选择适当的时机和适当的对象将所控的和记黄埔的大部分股份转让出去”这个确切的消息后,他决定收购和记。

当时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只有6.93亿港元,而和记黄埔市值62亿港元。长江实业根本咽不下和记这只大象,所以李嘉诚打算借助汇丰之力来吞并和记黄埔。李嘉诚放弃收购九龙仓的股票,转而与包玉刚合作。

包玉刚当时经营的范围很广,包括船务、码头、港口、地产等。李嘉诚希望包玉刚能够帮助他促成汇丰银行转让9000万股和记黄埔股票给长江实业。李嘉诚深知包玉刚与汇丰的两任当家桑达士和沈弼交情深厚。而包玉刚能成为香港的船王,一半靠自己努力,另一半靠的就是汇丰的支持。李嘉诚曾多次接触沈弼,早已摸透了汇丰的意图:售股是希望放手后,和记黄埔能够被好好经营,慢慢步入正轨。

于是,李嘉诚就拉拢包玉刚,并让包玉刚去说服沈弼。李嘉诚知道只要让包玉刚出马,收购和记黄埔算是成功了一半。最后,李嘉诚成为和记黄埔董事局的执行董事,韦理任主席兼总经理。

李嘉诚一箭三雕,既成为和记黄埔的股东,又把自己不便收购的九龙仓让给包玉刚去收购,赢得了包玉刚的心,可谓非常聪明。

其实,李嘉诚将九龙仓让给包玉刚并不真的是让他捡了一个便宜,其实九龙仓这块肉一点都不好吃。因为九龙仓属于家族性公司的怡和系,包玉刚收购九龙仓,凯瑟克家族及其代理人必会以牙还牙,殊死一搏反收购。包玉刚收购九龙仓,代价沉重,实际上与怡和打了个平手。怡和在港树大根深,收购九龙仓,必有一番血战恶战。

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的股票后,股市急升25.69点,成交额达4亿港元,由此足见李嘉诚的魅力。但李嘉诚并未就此罢手,而是在股市中继续收购和记黄埔的股票。到1980年11月,长江实业及李嘉诚个人所持有的股权已占和记黄埔的39.6%。

1981年元旦,李嘉诚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和记黄埔也成为长江旗下的公司。

李嘉诚眼光独到,认清局势,因势利导,凭借“以退为进”“以让为盈”的策略,使长江实业凭借着6.93亿的资产成功收购了市价高达62亿港元的和记黄埔。“超人”李嘉诚以他“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又一次让他在香港的商业大战中成为最大的赢家。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商场中的竞争波诡云谲,风云变幻,无一处不存在着风险,蛮干硬拼绝不是商界的生存法则,那只是逞一时之勇。

高手过招,拼的就是智慧。生意人一定要懂得见势借势、借力打力,用智非用强。在自己势单力薄时,一定要学会巧借别人的资源为自己服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合作共赢,才是这个时代强调的真正的成功。 E+nWeFWpMOFR50Sl8GwvOh3ShUYz/NpqOMHfx/YS7mRcGvu5l0NJabRJAEb3ojQ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