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情感统一于价值

情感统一或还原于价值可表现在六个方面:

1.情感起源取决于价值起源

价值的起源经历了无序化无机能量、无序化有机能量、无序化高分子能量、准有序化多分子体系能量(即准价值)、生物化学能(即原始价值)等五个阶段。情感的起源则经历了从无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反应、有机高分子聚合反应、有机多分子体系链式反应、原核生命的趋性反应(即原核趋性)等阶段。

总之,“原核生物”就是最原始的生命,“生物化学能”就是最原始的价值,“原核趋性”就是最原始的情感。

2.情感进化取决于价值进化

数理情感学认为,生物进化、价值进化与情感进化之间有着严密的对应关系。

(1)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经历了原核生物、原生生物、感觉类生物、认知类生物、评价类生物、意志类生物等六个阶段。

(2)价值的进化。价值的进化经历了无机能价值、有机能价值、要素性价值、生理性价值、个体性价值、社会性价值等六个阶段。

(3)情感的进化。情感的进化经历了无机能趋性、有机能趋性、感性情感、知性情感、弹性情感、理性情感等六个阶段。

由于情感是主体对于价值所产生的主观反映,主观通常是由客观来决定的,因此情感通常是由价值来决定的,情感进化通常是由价值进化来决定的。

3.情感分类取决于价值分类

情感分类与价值分类的对应关系主要表现在:根据价值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根据价值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根据价值主导变量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欲望、情绪与感情;根据价值主体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个人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根据基本价值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真假情感、善恶情感和美丑情感;根据价值目标指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对物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和对社会情感;根据价值作用时期的不同,情感可分为追溯性情感、现实性情感和期望性情感;根据价值动态变化的特点,可分为确定性情感、概率性情感;根据价值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生产性情感、消费性情感;根据价值层次的不同,情感可分为代谢性情感、生理性情感、个体性情感和社会性情感;根据价值载体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社会类情感、自然类情感。

4.情感特征取决于价值特征

情感的动力特性是指情感在其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变化特性,主要包括强度性、稳定性、偏好性、细致性、层次性、效能性、周期性和时序性等八个方面,其中,情感的强度性和稳定性是情感重要的两个动力特性。数理情感学认为,人的情感强度主要由价值强度来决定,并且服从“情感强度第一定律”,价值强度就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情感的稳定性在根本上取决于价值关系的稳定性,情感的波动度取决于价值的波动度;情感的偏好性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对于某些事物的价值强度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情感的细致性取决于人对于价值关系细微变化的敏感性;情感的层次性主要取决于价值的层次性,人的价值可分为社会性价值、个体性价值、生理性价值、代谢性价值四个层次,那么,人的情感也可分为社会性情感、个体性情感、生理性情感、代谢性情感四个层次;情感的效能主要取决于人对于价值关系进行行为转化的效能,用行为反应系数来衡量;情感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取决于价值关系的周期性变化;情感属性的发展时序主要取决于价值特性的发展时序。

5.情感变化取决于价值变化

在情感八大动力特性中,情感的强度性是情感最重要的动力特性,因此,这里所指的情感变化主要是指情感强度的变化。

根据数理情感学对于情感的数学定义,情感是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值。虽然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在根本上决定着人的情感强度,但在一般情况下,情感的强度并不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成正比,而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关系。

数理情感学认为,情感的产生是一种特殊的刺激与感受的生理过程,情感强度与价值强度(即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关系同样应该遵循生物学的“费希纳定律”(表明心理量与物理量关系的定律)。由此可推导出“情感强度第一定律”: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

6.情感规律取决于价值规律

人类有许多的情感规律,而在所有情感规律的后面,都隐藏着特定的价值运动规律。可以说,所有的情感规律都是价值运动规律的主观表现形式,并且都可以通过相应的价值规律推导出来。例如,物以稀为贵规律、喜新厌旧规律、难贵易贱规律等,都可由“边际效用规律”推导出来。又如,爱屋及乌规律、以己度人规律、对号入座规律等,都可由“价值关联性传递规律”推导出来。再如,强度性与效能性互反规律、逆反强化规律等,都可由“利益为本规律”推导出来。

情感的发展过程是:情感起源、情感进化、情感分类(即情感的模式分化与层次提升)、情感特征(即情感特征参量的规范化描述)、情感变化(即情感强度的变化)、情感规律(即情感强度变化的规律)。

情感的还原过程与情感的发展过程正好相反,如下图所示:

情感统一或还原于价值的过程 nRH0onc8rmk5VEVbuWdsPimJRyCLyKghAvdE1j8jPGViSEzWMTWzJMcSHzY9q5L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