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当今人工情感的理论缺陷

目前,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在情感识别与情感表达两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非常显著,但在情感理解或情感思维方面却收获甚微,他们所研制的情感机器人只能模拟人的某些具体的情感表达方式,并进行有限的情感识别,而不具备真正意义的情感运行的内在逻辑系统。这是因为,当今人工情感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没有科学的理论体系

目前的人工智能实际上只是人工认知,它是狭义的人工智能。感、知、情、意是人类四种基本的思维形式,广义的人工智能应该包括人工感觉、人工认知、人工情感和人工意志四个方面,因此要想由狭义的人工智能朝向广义的人工智能发展,就必须首先解决一系列有关情感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情感、情感的客观目的是什么、认知与情感到底有何区别、情感的运行机制是什么等,而这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是当今的哲学、思维科学、生命科学和心理学等尚未真正解决的。计算机的人工智能水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突飞猛进之后,如今已经接近了它理论上的发展极限,显然,不解决上述深层次的、哲学层面上的理论问题,不解决“人工智能”“人工情感”和人工情感理论所存在的一系列严重的危机与哲学错误,要想研究真正意义的情感机器人是绝对不可能的。为此,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情感理论体系来作为其科学依据,而且这种理论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必须揭示情感的哲学本质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不需要弄懂人类情感的本质,只需要让机器对情感表达的各种信号(面部表情、语言、语音等)进行分析并输出结果就可以了。”然而,如果不了解人类情感的本质,就不可能掌握情感内在运行的逻辑程序,就不可能制造出真正意义的情感机器人。情感是人类的一种主观意识,它必然是人脑对于某一种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这种客观存在就是“价值”(或利益),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因此情感的哲学本质就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特性的一种主观反映,情感的思维实际上就是人脑对于“价值”的思维,对于情感的计算实际上就是对于价值的计算。然而,目前许多人工情感的研究者们都不知道这一点,他们总是试图通过测量和计算情感产生过程的各种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脑电波、呼吸、瞳孔直径、激素分泌、血液成分等)的变化数据来确定情感强度的变化情况,来研究情感的变化规律,其结果必然是在主观范围内绕圈子,在表面形式上打循环。

2.必须了解情感的主要功能

目前的人工情感研究者们只知道情感的功能在于使人或机器更具有“人情味”,更友好、更容易形成自然而亲切的人机交互,营造真正和谐的人机环境。事实上,情感的功能远非如此!情感除了帮助建立机器人的人性化界面,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思维的效率与速度;而且,情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情感是人的行为灵活性、决策自主性和思维创造性的根本来源。智能机器人主要的缺陷在于:只能按照人预先编制的程序进行动作,不能自主地确立和调整价值目标,不能创造性地制定和修改总体规划及行为方案,不能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而情感机器人却能高效率、灵活、自主、创造性地完成各种任务,并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

3.必须掌握情感运行的内在逻辑程序

目前,人工情感的研究者们完全不了解情感运行的内在逻辑程序,只知道人在进行情感反应时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数据。事实上,人在进行情感表达、情感识别和情感思维过程中,遵循着特定的逻辑程序。智能机器人一旦具有了情感,就能够以“达到既定的意志目标”为行为方向,以内设的“价值观系统(或情感系统)、认知系统和意志系统”为价值计算依据,以“实现最大价值率”为行为准则,建立一系列价值计算的函数关系式或约束方程式,再根据机器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确定若干个边界条件,选定情感和意志的动力特性参数,就可以主动地、创造性地调整“整体规划、行为方案和具体动作”,然后对行为的最终结果进行价值评价,以便及时地修正价值观系统(或情感系统),这就是情感运行的内在逻辑程序。

4.必须建立情感的数学模型

目前的心理学没有建立任何的情感数学模型,也不知道情感的数学变化规律。显然,要实现情感的数字化,就必须首先建立情感的数学模型。事实上,情感强度与事物的价值率高差有特定的函数关系,人的情感可以进行数学定义,通过情感矩阵来进行描述,并可以进行情感的交集运算与并集运算。

二、情感计算的理论误区

目前的情感计算存在四个理论误区,严重地制约着情感计算的发展,必须加以澄清。

1.认为情感计算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目前的情感计算理论主要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这就在怎样理解“人的需要”“态度”和“体验”等方面出现了歧义;把人的情感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快乐、焦虑、悲伤、愤怒和厌恶,其他情感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这种划分方法缺乏理论依据;对于情感的测量与计算,缺乏理论前提、逻辑法则、计算方法与计算尺度。总之,心理学对于情感计算不能提供公理性、精确性和系统性的理论支持。然而,事实上,情感的本质就是人脑对于价值关系所产生的主观反映,因此情感计算的理论必须建立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

2.认为情感计算的核心是情感生理指标计算

目前的情感计算主要包括对情感的感受强度(或情感维度)、表达强度(或表情)和生理唤醒指标三个方面的计算。然而,事实上,情感的客观内容就是价值,情感以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情感的变化在根本上取决于价值的变化,情感的分类主要依据价值关系的变化特征来进行,情感的动力特性主要取决于价值关系的变化特性,人与人的情感沟通并不是情感表达方式上的沟通,而是心灵深处的沟通,即价值关系的沟通与传递,情感特征的分析和识别主要在于价值关系的分析与识别,因此情感计算的核心内容就是价值计算,而不是生理指标的计算。

3.认为情感计算不包括意志计算

目前的情感计算不包括意志计算以及感、知、情、意之间交互计算的内容。然而,事实上,感觉、认知、情感与意志是人类四种基本意识形式,对应着四种客观存在:存在关系、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共同完成了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功能。由此看来,仅仅进行狭义的情感计算,不能解决人的心智活动的全部计算问题,还需要实施对意志的计算,并实施对感、知、情、意四个方面的交互计算。

4.认为情感计算的目的是创造和谐的人机环境

目前,人们对于人工情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两个现实目的:建立和谐的人机交互环境,使计算机或机器人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以降低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解放人的双手;制作可穿戴式的计算机,以替代、补偿与增强人的辅助感知功能和行为功能,特别是帮助提高残疾人的感知功能和行为功能。然而,广义的情感计算的科学价值与现实作用远非如此。事实上,情感作为特殊的人类意识,它的基本功能包括加快思维的运行速度,增强人的灵活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效率等方面。

三、人工情感的哲学错误

目前,人工情感理论中主要存在如下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哲学错误,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

1.唯心主义错误

目前的人工情感理论以唯心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情感的哲学本质,把情感与它所对应的客观存在割裂开来,局限于在主观范畴内分析情感现象与情感规律。唯心主义者常常把主观与客观割裂开来,他们否认任何主观意识都产生于客观存在,都是人脑对某一种客观存在的反映,哪怕有时是一种不真实的、不正确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颠倒的反映;他们不知道,要认识一种主观意识的哲学本质必须从它所反映的客观存在中找答案,要分析一种主观意识的变化规律应该从它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规律上着手;他们更不知道,情感作为人脑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必然对应着某一种客观存在,必然是人脑对某一种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他们在分析情感现象与情感规律时,总是试图在“需要”“欲望”“体验”“态度”等主观心理范畴内找答案,而不能从其所反映的客观存在中找答案。

统一价值论认为:任何主观意识总会有某一客观存在与之相对应;情感作为一种特殊的主观心理活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人与事物之间的价值关系,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在发现了情感与价值的对应关系之后,人们就可以跳出“用主观意识来解释主观意识”的圈子,从价值现象与价值规律的角度来分析情感现象与情感规律。这样一来,神秘莫测的人工情感就立即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价值计算”,人文科学的情感理论就立即转化为自然科学的数理情感学。而情感数学模型以及情感内部逻辑系统的建立,更为情感机器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形而上学的表面性错误

目前的人工情感理论以形而上学的表面性观点来看待情感的客观内容,混淆了情感的客观内容与其表现形式的本质区别,它认为情感计算的核心就是对情感所激发的生理指标的计算。形而上学的表面性观点总是倾向于从事物的表现形式(或外部现象)来认识事物。它否认事物的表现形式与其客观内容有着本质的区别,事物的表现形式通常只能片面地、不准确地、不稳定地反映事物的客观内容。

情感的感受强度、表达强度和生理唤醒指标三个方面反映了情感在感受、作用和表达过程中所体现的生理指标,都属于情感的主观表现形式,而不是情感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情感所反映的客观内容就是主体所拥有的价值关系或利益关系及其变化,对于情感表现形式所激发的生理指标的计算,只能反映情感的表面形式,而不能反映情感的客观内容,只有对情感所反映的客观内容—价值关系进行计算,才能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情感运行的真实状态。

3.形而上学的孤立性错误

目前的人工情感理论以形而上学的孤立性观点来看待情感的运行程序,把情感与认知及意志割裂开来,认为情感是独立运行的,与人的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无关。形而上学的孤立性观点总是倾向于根据事物本身的运动与变化情况来认识该事物,而不是根据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来认识该事物。这一观点只看到了情感对于人的活动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往往看不到情感与认知、意志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

由此看来,仅仅进行狭义的、孤立的情感计算,仍然不能解决人的心智活动的全部计算问题,还需要实施对意志的计算,并实施对感、知、情、意的交互计算。由于意志是一种特殊情感,因此意志计算以及感、知、情、意的交互计算都是广义的情感计算。

4.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错误

目前的人工情感理论以形而上学的片面性观点看待情感的客观目的,认为人工情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两个现实目的:建立和谐的人机交互环境;制作可穿戴式的计算机。

然而,事实上,科学的情感计算和广义的人工智能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还有几个更为重要的意义被人们忽略了,即:提高思维的效率和速度、自主地确定和调整行为方案、直接参与社会事务和人际交往、开展自主创造性活动。 t7F79PYuA8eu0w9JgAnLBK73R/Y2H+plhnpjdpxRtvMmdiK6DmkH2MhccECdqYy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