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随遇安,寒素人家

“用随和淡然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大抵是许多内心喜欢寂静的人所向往的。其实,随遇而安,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心境。在随遇而安的淡然和静谧中,所有的喧嚣浮躁都会渐渐远去,最终在内心深处酝酿出一片温暖的净土,里面盛满温馨的真情,在风雨兼程的人生之路上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芬芳繁花。

杨荫杭和唐须嫈都是拥有“随遇而安”心态的人。他们一生平淡相守,在颠沛流离、风雨飘摇的生活旅途中彼此温暖、相互扶持。在数次辗转搬迁、难熬的日子里,他们用心用爱,诠释了“既来之则安之”的真正含义。

杨绛的曾祖父、祖父都是书生、穷官,但都秉性正直,酷爱读书。生于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杨绛,谦虚地称自己出身于“寒素人家”。

杨绛出生那年,正值辛亥革命爆发,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达五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制度正式宣告瓦解,处处呈现出一派动荡、混乱的景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好坏已经全然不顾,极力求得生存成为当下首要的选择。于是,在杨绛出生后不到三个月,父亲便以照看祖母为由辞官回乡,举家迁往上海避难。在迁往上海的第二年,杨荫杭顺利在一家律师事务所谋到职位,同年,杨绛的弟弟出生,取名杨宝昌。

1913年,在张謇的推荐下,杨荫杭出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于是,杨荫杭又带着全家迁往苏州大石头巷。本以为生活能就此安定,不料仅过了一年,国家便出台法令,本省人不宜在本省任职。杨荫杭被调至浙江,任高等审判厅厅长,驻杭州。于是,杨家举家搬迁至杭州保俶塔附近。同年,杨绛的第二个弟弟杨宝俶出生。

不屈不挠的性格和铁面无私的作风,让杨荫杭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包括为行凶恶霸说情的省长屈映光。幸好杨荫杭“好人自有天佑”,得到同窗好友张一簏(时任袁世凯机要秘书)的倾囊相助,最终以袁世凯手批恶霸“此是好人”并将杨荫杭调至北京了事。于是,四岁的杨绛跟随父母再次回到了北京。

1917年5月,“铁面包公”杨荫杭不顾众人劝说坚持拘押贪污巨款的交通总长许世英,使杨家平静的日子再起波澜。停职审查、没收车马,这让完全依靠杨荫杭的薪水维持生计的杨家一夜之间陷入了困境。

但杨荫杭借此闲暇,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和另一位爱写诗的同乡去百花山采集标本。经过一周的暴晒,杨荫杭原本白净的脸变成了古铜色,他却乐此不疲地为他采摘回来的“宝贝”奔忙:每一株花草的茎蔓,都被杨荫杭用极小极整齐的白纸条加固在又白又厚的橡皮纸上,并用中文和拉丁文双语详细注明植物的名称和科目,而且上面的字迹极其工整、隽秀,令人由衷地赞叹。

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在杨荫杭和唐须嫈的观念里,起起落落再平常不过。他们心怀恬淡,坦然地面对一切、接受一切,如行云流水般地享受美好,将复杂的都留给时间去化解,将纯粹的、温暖的因子用心镶嵌起来。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六月,张勋复辟,北京城乱作一团。为了保障家人的安全,杨荫杭迫不得已带家人去外国友人家中避难。而此时,恰逢在上海读书的杨绛的大姐和二姐放暑假。为了避免二人受到伤害,杨荫杭让她们回无锡老家几天,之后便匆匆返校。没想到,回校没几天,杨绛的二姐就因感染风寒住进了医院,当杨绛的母亲赶至病房时,杨绛的二姐已病势严重、无力回天。

丧女之痛让唐须嫈心中悲苦万千,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她总是情不自禁地默默流泪,因而哭坏了眼睛。但无论身在何处,她总是将自己的伤心落寞掩盖得很好,从容坦然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她根植于内心深处的苦痛。父亲杨荫杭也因受到停职和丧女的双重打击而悲愤不已,心灰意冷。1919年秋,杨荫杭决定弃官南下,这一次,他们不再选择颠沛流离的生活,而是决意回到虽破败但温暖的无锡老家。

离京的火车缓缓启动,载着杨家的一家老小踏上新的旅途,但火车的终点并不是家,而是繁华喧闹的天津城。下车后,他们找到一家客栈待了两天,直到所能乘坐的“新铭”号轮船到来载他们抵达上海,然后再倒由小火车拖带的小船,才到达无锡。

异常颠簸的归家路让人劳顿不堪,但路上时时变幻的风景却让孩子们新奇、欣喜不已。他们欢快地大笑、嬉闹,与杨荫杭极为和谐融洽地打成了一片,千里奔波因此变成了一次愉快的旅行。唐须嫈虽被不断地呕吐折磨得难受,但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心中也深感安慰和喜悦。

几经辗转,终于看到了曾经特别熟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杨荫杭先在庙堂巷租下了一所老旧的宅子,院中有小河穿过,站在厨房外的小桥上便能看到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甚是美丽。偶尔闲暇之时,还能在河中捉些小虾,配以简单的蘸料食用,味道异常鲜美。只是杨荫杭并不喜欢这所宅子,便又四下寻找新的住所,历经波折,最终在沙巷裘氏宅安定下来。

无锡的山水花草、砖瓦墙缝里,到处散溢着温暖柔情的气息。家在这里,心便有了与世隔绝、独一无二的平和与宁静。但这美妙的时光没过多久,杨荫杭便一病不起,唐须嫈一边细心地照顾杨荫杭,一边四下联络无锡当地最好的医生。

因对中医排斥,万不得已的唐须嫈将无锡仅有的一位西医请至家中,请他为杨荫杭作了尽可能的全面检查,并抽了一管血送去医院化验病因。但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血液要送到上海才能化验,从送去到结果出来,需要一周的时间。

忧心如焚的唐须嫈此时表现出了极大的淡定和乐观,她努力地保持着镇静和从容,默默地陪伴在丈夫身边,给予其细致周到的呵护。尤其是在杨荫杭的病情一天天加重、甚至无法离开床榻半步的关键时刻,唐须嫈更是极尽所能,破釜沉舟地去尝试民间的“叫魂”,想为看似病入膏肓的爱人寻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平日过得飞快的一周此时竟变得格外漫长,在焦急的等待和烦乱的不安中,一家人终于等到了来自上海的诊断结果。简单的“伤寒”两个字,瞬间让唐须嫈坠入冰窖,也让杨荫杭万念俱灰——因为在当时,这种病极难治愈。可唐须嫈没有放弃,她不顾丈夫的阻拦找来当地有名的中医,得到的反馈却是:放弃。

唐须嫈的心在那一刻几乎四分五裂,哀伤与绝望一度让她悲伤到不能自拔,但不久之后,她平静地擦干眼泪,找来了杨荫杭的好友华实甫。一句“死马当活马医”,让华实甫打消了最后一丝顾虑,慎重地开出了方子,没想到,正是唐须嫈这最后的奋力一搏,居然成了挽救杨荫杭的奇迹之举。

为了让只信西医的丈夫尽快吃掉这些中药,唐须嫈特地买来了胶囊状的西药,并将里面的药粉倒空,然后把中药装进去,再将胶囊还原成原来的样子,让杨荫杭服下。唐须嫈对丈夫的用心照顾可想而知。

一夜夜寸步不离的守护,数天来的尽心付出终于感动了上苍,当杨荫杭睁开眼睛时,唐须嫈和其他所有人都激动得流出了眼泪。这个缠绵病榻几乎再无可能醒来的人,终于在命运之神的眷顾下奇迹般地“复活”了。

然而,弃官加上久病,让杨家的生活更加艰难。为了谋生,1920年秋,杨荫杭再次举家搬迁至上海静安寺路爱文义路迁善里,并在这里找到了工作,任职上海申报馆副主编,同时还重操旧业做起了律师。对于每一张递送而来的状子,杨荫杭都自己动手、精心策划,力争为每个人求得公道,化解纠葛。但尽管如此,他心里仍清楚得很:伸张正义本就困难,更何况是在鱼龙混杂的上海伸张正义,简直难上加难。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杨荫杭骨子里的傲气和决绝,注定他的仕途不会一帆风顺,这在其任职申报副主编之前已经得到了证明。秉承着家族特有的澎湃血性和浩然正气,杨荫杭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处理各类案件:对超出原则范围的无论报酬多高都拒不受理;对需要他伸张正义的即使没有报酬也甘愿辩护。虽然世道艰难,生活艰苦,但杨荫杭不改初衷,仍旧我行我素,因而受到诸多人的爱戴和尊重。

混乱复杂的社会环境,难以平衡的各方势力,让杨荫杭对上海的认识日益清晰。为了避免这样的环境给子女带来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等不良影响,定居温润静美的苏州,开办律师事务所的想法逐渐在杨荫杭的心中萌发、成熟。1923年,杨荫杭举家迁往苏州,租下了虽破旧但尚且能住的潘氏旧宅,至此算是在苏州匆匆安家。

苦爱君家好苍坊,

无多岁月已沧桑。

绿槐恰在朱栏外,

想发浓荫覆旧房。

这首来自钱锺书的诗,便是对杨家苏州故居“安徐堂”景致的准确描绘。当然,安徐堂不是杨家租下的潘氏旧宅,而是后来机缘巧合买下的明末宰相徐季鸣的故居,只因由张謇手书“安徐堂”三个大字制成牌匾悬于大门上,故而得名。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杨荫杭酷爱读诗,尤其是杜甫的诗。搬进安徐堂之后,每晚睡前临床读诗成了他的必修课。想来,在杜甫的诗里,必有浩然之气和无畏力量,不然,旁听的杨绛无论是在性格与文字上,都不会呈现出与父亲迥然相异又一脉相承的特点。

“因为心无所恃,所以随遇而安”,这句话用来形容杨荫杭和唐须嫈再合适不过。无论春暖花开还是风霜满地,他们的世界都平静祥和、一尘不染,杨绛在这样温暖的“寒素人家”长大,她的身上才能处处散发着从容和优雅。 SkrnPTCa1eaW/lYUlYBye2QQQC4hxHBnDenOL0bARoP9wsmqHVEVcZPXMQntc8D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