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妒忌”是什么?

除了习得的和非习得的各种形式的情绪行为以外,还有两类情绪引起了行为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妒忌和害羞。到今天为止,对于这两类情绪,行为心理学家还几乎没有或者极少进行研究。在我看来,妒忌和害羞是个体本身所具有的情绪行为。也就是说,它们是内在的情绪行为。

行为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其他情绪行为如愤怒、悲伤、忧愁、恐惧、仁慈等,是比较简单的。在他们看来,上述情绪行为都是以各类简单的非习惯行为为基础的上层结构。但是,我们认为,妒忌和害羞与那些情绪行为不同,应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众所周知,我们所得到的任何一个结果,都需要有确实的事实为依据,但我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我觉得非常遗憾的——直到现在为止,对于害羞的第一次出现,以及它的发生性成长,我还没有机会观察到。其实,我比较认可这样的观点,也就是从某种程度来讲,它与第一次明显的自慰有联系,而且,在这次自慰中有了性欲高潮的体验。自慰的刺激使得个体血压升高、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扩张,也就是人们说的脸红,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反应。我们都知道,个体在童年时期就被教育不要自慰,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这样一来,对于有关性器官的任何情形,包括言语或是触摸,都可能使人脸红或低下头的动作被条件化。当然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更多可以拿来和大家探讨的,因为这一说法只能是我自己的一种思考和推理,并没有真正的事实依据。

我想在这里说点与妒忌有关的问题。对于妒忌,我做了一些观察和实验。

妒忌到底是什么?它是由怎样的刺激产生的?它的反应形式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我问了任何一组个体,他们都没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对于“引起这种反应的非习得(无条件的)刺激是什么?”“这种非习得(无条件的)反应是什么?”这个两问题,我们所得到的都是不科学的回答。很大一部分人说,妒忌纯粹是本能。因此,我们无从真正得到想要的答案。

虽然我们不清楚妒忌,但不能忽视的是,它至今确实是个体结构中最有力的因素之一。

人们的很多行为都与妒忌有关联:婚姻中的矛盾冲突乃至关系破裂源于妒忌;抢夺他人财物和谋害他人性命,也往往出于妒忌心理。可以说,个体的整个行动系列几乎都有妒忌的因素,因此人们认为它是一种天生的本能,也是正常的事。但是,当我们想了解这种东西,然后去观察人们的行为,并假设妒忌产生于某种情况及其行为的详细情况时,就会发现情况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十分复杂,并且这些反应都是高度组织的(习得的)。基于此,我们对它的遗传根源持怀疑态度还是有必要的。 2sCuDLSHqMG0OhJ8nStfrmw3aLjzNR/BssIcr+/99I23RnpqNMmzHe/MA2BnLs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