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犯罪主体的心理过程是导致犯罪的主要动机

FBI认为,当一个人在接触事物的时候会用眼睛去分辨物体的颜色与形状,用舌头去品尝它的味道,用鼻子去闻它散发出来的气味,用手去触摸它的大小等,而这些都是凭借感觉进行的。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所必须的,是从外界获取信息的第一步。虽然心理过程的变化表现在里面,但是它却是人们生存所必须的,是任何事物不能替代的。很多心理学家都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人放到一间空旷的黑屋子中,没有任何人和他沟通,也不让他接触到任何事物,只是让他单独坐在黑屋子中。不到半个小时,参加测试的人按响了门铃,心理学家知道这个人已经承受不了继续待在黑屋中。由此可以看出,一个正常人是不能摆脱感觉的,没有感觉,人不会进行正常的活动,而心理的其他机能也将会受到破坏。

感觉是需要外界刺激的,而心理过程的变化也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FBI在对犯罪分子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总是会分析出外界环境的变化情况。他们认为,外界环境的变化是导致犯罪主体心理变化的根本原因,可以找到犯罪主体犯罪的动机和目的。在观察中FBI发现,犯罪分子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感觉——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简单来说,外部感觉就是犯罪主体在社会中凭借自己的眼睛、嘴巴、耳朵等身体外部器官直接感受到的一些信息,例如当他们在公共场合看到很多人的时候会有一种压抑感;当他们闻到烧焦物品的气味的时候会捂上鼻子。而内部感觉指的是,当他们被一个人的话语激怒的时候,内心会产生愤怒,随即心跳开始加快,甚至出现头昏的状况。

一位联邦警察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

美国加州的一个大型购物广场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据FBI调查,犯罪嫌疑人是一名有着高学历和高收入的政府议员。他的家人听说到他用枪把一个人击倒在地的时候,都感到不可思议。在家人眼中,这名犯罪嫌疑人是个性格内向、不愿招惹是非的人,与人交往时脾气也很好。FBI调查得知,这名犯罪嫌疑人到购物广场购物的时候,在服装区遇到了大学时期的情敌,他下意识地想躲开情敌,可是却被情敌堵住,此时他不想和情敌说些什么,可是这个情敌却非常不友好地把大学时期的事情都说了出来。这个犯罪嫌疑人没有说一句话,想尽快离开,但是情敌却紧随这名犯罪嫌疑人,边追边破口大骂。这名犯罪嫌疑人无法忍受下去,和情敌厮打了起来,无奈之下,他抓起一把水果刀向情敌的腹部刺去,这个情敌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FBI对这名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时候,他这样答道:“本来我不想杀了他,可是他对我表现出极大的不尊重,当他用言语侮辱我的时候,我内心非常愤怒,心跳也在加快,但还是克制了自己,本想离他远远的,可他像个不死的幽灵一样紧跟着我不放,并再次说出侮辱我的语,此时我内心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起来,情绪也显得比较激动,想把压抑许久的怒火释放出来,于是便和他厮打起来,在厮打的过程中,他已经使我丧失了最起码的人格尊严,于是我用刀子向他捅去。”

“你知不知道事情的后果?”FBI问道。

“受到他言语上的刺激以后,我最终无法忍受他对我的侮辱,所以进行了反击。”

FBI认为,当一个人受到外界带来的刺激时,其心理情况也会随之改变。就如同本案中性格内向、不好招惹是非的议员在受到情敌话语的刺激以后,其心理也发生了变化,从和平转变成愤怒。这个复杂的心理变化也决定了犯罪嫌疑人最终会走向犯罪。

在很多时候,可以很清楚地从一个人的情绪变化情况洞察出他内心世界的变化。FBI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情绪变化多种多样,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也是人们的主观心理活动。可以这么说,情绪的变化是伴随着犯罪分子心理变化发生发展的。人们有过这样的经验,当回忆美好童年的时候,会出现情绪缓和的情况。但是在不同环境下,并不是所有的客观事物都能让人们有这种反应,情绪的变化是一种主观意识上的体验活动,只有那些能够勾起人们回忆、给人们带来美好印象的事物才能触动人们的心理。

根据多年来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FBI认为,每个人的情绪变化都不同。可以把犯罪主体的情绪分为高兴与不高兴两种。当犯罪主体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的时候,对其犯罪的概率就比较高,反之亦然。在众多起盗窃案件中,FBI对犯罪分子进行了不同的讯问,但是犯罪分子的回答却一致地相似。以下是FBI与这些人进行的对话:

“你为什么偷车?”

“我失业了,需要用偷车的钱来维持生活。”罪犯甲说。

“我偷车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仇视那些富豪。”罪犯乙说。

“我的公司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为了还债,我不得不这样做。”罪犯丙说。

FBI从这些人的话语中得知了他们的共同特性——不高兴。导致他们走向犯罪的最终根源就是他们的不高兴,这是他们犯罪的动机。在这些人的主观意识中,虽然他们会考虑到犯罪带来的后果,但是现实生存的压力使他们的情绪出现波动,心理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他们没有余地去考虑更多,因而导致他们走向了犯罪。

FBI认为,人们心理过程的变化是具有传染性的,这种心理变化会影响到其他人的行为举止和内心的变化。例如,人们在兴奋的时候,好像周围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可人们在失落的时候,呈现在眼前的都是灰暗的色彩,仿佛被这个世界抛弃了一样。这种心理的变化随着个人心理素质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的人可能一会工夫就把这种情绪抛到脑后,有的人可能会持续较长的时间。不可避免的是,当人们心理上蒙上一层灰暗的色彩时,会直接影响到其他人的心理。简单来说当别人看到你悲观失落的时候,也不免会受到你的影响而出现悲观失落的心理。

FBI结合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犯罪主体在犯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变化,通过这些心理变化可以洞察出他们的犯罪动机。

(1)突然爆发的情绪波动

FBI把这种心理变化称为“激情”。这样的人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在进行社会交往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确保自己的安全,希望找自己信得过、能和他们一起承担风险的人。他们不喜欢找比较神秘、太有故事的人,因为这两种类型的人让他们有不确定的危机感。这样的人一般喜欢诚实、单纯、直率、简单、让他们精神上能感到快乐、安心的人。他们神经很脆弱、缺乏安全感,别人稍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会紧张兮兮。他们对周边的事物或者人容易产生距离感,不能很快接受新事物,再加上他们遵守固定的规律,创新能力也就相对较差。

当这些人受到外界刺激后,心理会发生快速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快速且短暂的,会表现出忽然仰头大笑、悲观失落、暴躁易怒等行为。FBI认为,激情的产生和发生过程是具有爆发性的,这种情绪变化一般不会持续太久,而这种心理的急速变化也是由于犯罪主体受到了外界环境或事物的刺激。从众多破获的案件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激情在多数情况下只能带来消极的影响,它可以使犯罪主体在激情来临的时候丧失理智,分析事物的能力下降,甚至会不计后果做出一些犯罪行为。对此,FBI通过犯罪主体表现出来的激情变化,可以很容易地洞察出犯罪主体的犯罪动机。例如,犯罪主体以普通取款人的身份进入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突然对银行柜员做出一副穷凶极恶的表情,这个时候就可以判断出犯罪主体想要抢劫银行。

(2)在遭遇突发事件的时候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FBI把这种心理变化称为“应激”。FBI对应激是这样解释的:事件的发展情况出乎犯罪主体的意料,使犯罪主体出现了高度紧张的情绪。应激是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所表现出的最直接的心理变化,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也有差别。FBI就要求训练成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表现得镇定自若、能够做到急中生智。FBI曾经破获了一起劫持政府议员的案件。美国亚利桑那州政府的门前,一名犯罪分子把刀架在州议员的脖子上,还扬言要政府为他准备一辆车逃跑。FBI口头上答应了犯罪分子的要求,却在故意拖延时间,以便救援人员有充分的时间实施救援。在政府大楼的另外一角,训练有素的FBI已经悄悄地进入到离犯罪分子不到10米远的角落里。这名犯罪分子此时表现出非常不耐烦的情绪,扬言要杀掉这名政府议员。还没等他说完话,FBI迅速跳到了他的面前,大喊:“住手!”这名犯罪分子没有想到FBI会如此神速,内心不由得高度紧张起来,还没等他回过神儿来,FBI一脚便把他踢倒在地,这名犯罪分子劫杀政府议员的行为没有得逞。FBI后来回忆说:“当时这名犯罪分子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他的精神高度紧张,手脚也开始哆嗦起来,我们利用这个机会成功制伏了他。”

FBI通过对犯罪主体心理过程的变化情况,分析出他们的作案动机,并及时对犯罪主体实施打击,从而有效地阻止了犯罪。由此可见,FBI通过研究犯罪心理过程的变化已经揣摩出一套值得人们借鉴的理论,这些理论可以为研究犯罪心理学提供参考。 hBJoeGv9Yz1O8F/FZ+rBHQx97Vwes8Pq1TeQEt0VHK/tC9O9R7/yZtcxCUFlYi2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