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眼睛中蕴藏了丰富的非语言行为

眼睛中蕴藏了丰富的非语言行为,这也是FBI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观察被调查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他们能够从被调查者的眼神中迅速读懂他们真实的想法。他们认为,人可以撒谎,但是他们在撒谎的时候,眼睛中所蕴藏的一切表明他们的话是否具有真实性。一些经验丰富的老FBI对新FBI进行指导的时候,也会经常和他们强调这一点,并通过一些方法逐渐使他们快速成长起来。

眼睛是人们心灵的窗户,FBI就是通过观察这两扇窗户,揣摩或感知被调查者的情感或真实意图的。人类的眼睛的确能从侧面表达出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FBI显得更加重要。与脸部的其他部位不同,眼部动作的敏感性和反射性相当强。当人们遭遇了突如其来的事件的时候,会被这些事件弄得不知所措,此时他们的眼睛首先会睁大,最明显的就是瞳孔突然增大了很多,并反复收缩。FBI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一些心理上的判断,并从中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然而,一旦人们对这些外在的信息作出反馈,或对它们作出消极的认知,他们的瞳孔就会立即反复收缩。通过瞳孔反复收缩,就能够精确地将面前的一切聚焦到眼前,这样,也就能从这些人眼睛的变化中找出一些答案。

卢米斯加入到FBI已经有八年之久,他能够从人的眼睛变化中解读出一些重要信息。关于从眼睛中解读一些重要情报,卢米斯回忆起这样一个故事:

在冷战期间,我和一名FBI队员抓住了一名俄罗斯间谍。这名俄罗斯特工被抓住以后表现得非常冷静,当我和同事问及谁是他幕后的指使者的时候,他却闭口不说。为了忠于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这名俄罗斯特工早就有了牺牲自己保护大局的想法。此时美国副总统要求我和同事尽快找到其他间谍的下落,这让我和同事感到了一丝压力。虽然这名俄罗斯特工已经被FBI抓获,但是其他间谍可能还会对美国国土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出于形势的紧迫性,我建议通过眼睛所表现出来的非语言行为,采集需要的情报和信息。

我和同事向这位间谍展示了很多张图片信息,每张图片上都写着一个与这名俄罗斯特工一起工作过的人的名字,这些人很可能是这名俄罗斯特工的同伙。我和同事把照片放到这名俄罗斯特工的面前,要求他看每张图片信息的同时讲述他所了解的具体情况。我和同事对这名俄罗斯特工所讲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兴趣,我们也明白这名俄罗斯特工非常老练,不会轻易说出事情的真相。我和同事关注的焦点不在于此,我们关心的是如何从这名俄罗斯特工的眼睛所反映出来的非语言信息中找到我们急切需要的情报资料。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起初这名俄罗斯特工并没有理会我们,而是继续低头一言不发。当我们说出照片信息中的一个名字,并把照片递给他看的时候,这名俄罗斯特工像触了电一样,眼睛突然睁大,然后瞳孔迅速收缩,并轻轻地眯了一下眼,不过很快他又恢复了平静。我和同事分析,在这名俄罗斯特工的潜意识里,他是不想看到照片中这个人的身影,他明白照片中的人就是他的同伙,他意识到这些以后恢复了此前的平静。虽然这名俄罗斯特工没有说一句话,但是我和同事还是从他眼睛中所表露出来的非语言动作中找到了事情的真相。经过我们的继续侦查,这名俄罗斯特工的同伙在一个小镇中被我们抓住,被抓获的这名俄罗斯特工在我们审讯的过程中也承认了参加这次秘密渗入活动。最先抓获的那名俄罗斯特工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在参加一次秘密渗入美国的活动中,我没有供出同伴的下落,可他们(FBI)却像天神一样知道了谁是我的同伴,并迅速抓到了他们,这一点我感到非常不解。

FBI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陷入恋爱中的情侣在见到对方的时候,眼睛会显示出一种舒适感。他们的眼睛会一直追随着自己伴侣的眼睛。当伴侣相见的时候,他们的眼睛就会睁大,以此表明他们对双方的兴趣和满足。同样,对方也会睁大眼睛。这时,伴侣会一直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好从中获得安慰。睁大的眼睛传递出了一种幸福的信号,它们说明两个人正在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对方的眼睛。情侣之间通过瞳孔扩张表达一种对幸福的满足感,传递出两个人对对方的喜爱。当人们因为看到某人或物发自内心产生高兴情绪的时候,这些人的瞳孔就会扩张,眼睛会睁大,眉毛会上挑,这也充分说明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喜悦之情。但是这些都是非常细小的变化,需要花费精力仔细去观察。但是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瞪大眼睛是否得当还要掌握一定的尺度。在和客户交谈的时候,如果客户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并睁大眼睛向你探讨一些问题,此时他们可能有意愿和你合作。当一名情窦初开的少女面对心中的白马王子的时候,会带着爱慕的眼神凝望对方。总体看来,如果对方与你交谈的时候眼睛睁得很大,证明你给他的印象不错,交谈可能会继续下去。但是当你看到别人试图把眼神从你身上移开或者眼睛眯起,眉毛出现下垂的时候,你也应该意识到你可能不是他们最佳的沟通对象,此时要适可而止并改变方式了。

FBI还特别强调:眼睛睁大与瞳孔扩张和收缩很可能与情绪或状态无关,而与其他一些外在的因素有关。如受到光线的影响、自身健康状况或个人情感波动等。不要片面地以某一个方面为参考点,要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判断时要从客观情况出发,并结合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不会产生错误。

世界各地的文化背景大不相同,反映这些特殊文化的社交规范也就千差万别。但是人们还是可以从人的眼睛中找出人们背后隐藏的故事。无论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人们面对喜怒哀乐时,眼睛中流露出的信息都是不一样的。FBI认为,你在哥伦比亚看到的人们抗议的表情,与你在伦敦或者巴西看到的绝对存在一定的差别。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举行抗议的民众大多数都会把抗议情绪挂在脸上,尤其能从他们的眼睛中看出这一点。这是FBI经过多年的观察获得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信息。

一个关于FBI如何利用对被调查者眼睛的观察而破获的案件已经在全美国家喻户晓。事件还要追溯到1997年的一天,华盛顿的一条金融街上像往常一样热闹,这里聚集了全世界很多大的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这天,一名负责对该地区巡查的FBI在例行巡查的时候,在一家银行的门口,他发现一名头戴围巾的中年妇人正在左顾右盼,此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名中年妇人可能在寻找某个人。就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发现这名中年妇人放开了脚步,向银行的运钞车走了过去。这个银行是当地最大的银行,其资金数额也非常巨大,但是这里的治安情况却一直很糟糕,经常会发生一些持枪抢劫运钞车的事情。此时,这名FBI提高了警惕,他躲进一家临街的商铺中,仔细观察这名中年妇人下一步要采取的行动。通过观察,他发现这名中年妇人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紧张和恐惧的神情,她不像其他路人一样忙着赶路,眼睛总是盯着停放在银行门口不远的运钞车,并来回从运钞车前面经过。这名FBI由此判断,这名中年妇人想抢劫银行的运钞车。于是趁这名中年妇人不注意,他悄悄地接近了这名中年妇人。此时的中年妇人感觉没有什么安全隐患,当她戴上手套准备从口袋中掏出手枪的时候,这名FBI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将这名中年妇人打倒在地。经过对这名中年妇人的调查,FBI得知,她是一名来自利比亚的恐怖分子,她们的恐怖组织经常在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对银行运钞车进行抢劫。通过仔细调查,这名中年妇人交代了他们犯罪的经过。据不完全统计,他们的恐怖组织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先后共抢劫了48家银行的运钞车,而每次都是以成功告终。FBI通过调查还得知,这个恐怖组织还与美国一个黑帮组织有紧密的联系。于是在多方的配合下,FBI通过努力找到了美国的这个黑帮组织。试想,如果不是这名FBI具有通过犯罪分子眼睛的变化而洞察他们内心思想变化的本领,就不可能及时有效地对这个恐怖组织实行打击。由此可见,FBI就是通过从犯罪分子眼神的变化来得出他们内心深处蕴藏的非语言行为的。 ide7bU/E7NBedNsdVr9fH93oU4VjJLArfEDLr3V8SvHsZbvuHMSkQXnk4V1gNQN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