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石臼 |
那位老太监是个好心肠的人。第二天,他抱着一捆竹简,气喘吁吁地来找蔡伦。
一见面,老太监就对蔡伦说:
“孩子,这是书。有空的时候多读一读,对你有好处的。”
“哎呀!书怎么这样重啊?翻起来真不方便。”蔡伦一边接过竹简,一边说。
“是啊,翻看这些竹简可不是件轻活,常常要累得出汗呢。听说有一个叫东方朔的人,给皇帝写了一封信,总共用了三千根竹简,两个壮小伙子才能抬得动。皇帝花了两个月的工夫才看完,你说有多不容易! ”老太监讲得津津有味,小蔡伦觉得挺有意思。
“难道就没有轻便一点的东西用来写字吗? ”蔡伦奇怪地问。
“有是有。除了这竹简外,还有用纺织的帛(bó)来写字的,那就轻便多了。可是,帛太贵了,一般人怎么用得起呢? ”老太监叹着气说道。
老太监走了。蔡伦面对竹简,想得人了神:竹简太重了,帛又太贵了。要是能找到一种义轻便、又便宜的东西来写字,那就太好了。可是用什么呢?
忽然,蔡伦想起了家乡的大石臼。那可真是个有用的东西!人们把用不着的乱麻放进石臼里,加水捣烂、捞出来晒干,就制成叫做“纸”的东西。要是用纸来写字不是很好吗!
可是,那种纸表面疙疙瘩瘩的很粗糙,写不上字,如果能让纸面光滑就好了。当时蔡伦只是一个小太监,没有条件作造纸试验,可那个大石臼却从此印在他的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