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开凿盐井

为了弄清岷江的水情,李冰经常带着儿子李二郎到各地巡视。

每到一个地方,李二郎就架起仪器,作粗略的地形测量。

李冰问:

“二郎,你现在就测量,准备作什么用? ”

二郎回答说:

“地形测量的结果许多地方都用得着。行军打仗少不了它,治河少不了它,修灌溉渠更少不了它。为了整治岷江,我现在作粗略的测量,到时候用起来方便。”

“好,有远见。”李冰鼓励儿子。

在一个叫双流的地方,李冰看见有条小沟不长一草一木,就走过去察看。他低头细看,地上全是牛、羊牲畜的蹄印,心里就有数了。二郎好奇地问:

“您瞧,这条小沟为什么不长草啊? ”

“你看见地上的蹄印了吗?这里常有牲畜来饮水。”李冰没有直接回答儿子的问题。

二郎眼珠转了一下,又问:

“牲畜爱喝咸盐水,是不是这条小沟里有盐泉呀! ”

“是的,这里正是盐泉出露的地方。”李冰高兴地拍着二郎的头说。

二郎想起一件事,又说:

“那为什么不在这里开盐井煮盐呢?这个地方缺盐。昨天,我们在老乡家里吃饭,菜都很淡。要是这里开盐井,老乡就不愁没盐吃了。”

“这就要问冯县令了。”李冰对陪他考察的冯县令说。

“二相公说得对。”冯县令说,“不过,开盐井不是容易的事。有钱的嫌利薄不愿干,愿干的又缺钱。”冯县令诉起苦来。

又走了一阵儿,李冰他们来到一个水池边。水池边上有一堆一堆的柴草,人们正在提取池水往柴草上泼。李冰问冯县令:

“这些人在干什么? ”

“李大人,这个水池是盐水池,把泼上盐水的柴草晾干以后,就点火烧。一边烧,一边继续往火上泼盐水。等柴草烧成灰,再扬去灰,剩下的就是盐粒了。”随从回答道。

“这些人是专门在这里烧盐的吗? ”李冰又问。

“不是,这一带没有盐卖。要想吃盐,只能自己烧草取盐。”冯县令说。

“那你们吃的盐从什么地方来? ”

“这里吃的盐一向由国家供给,从咸阳运来。”

李冰听了,沉思了半天,才说:

“这里的盐泉丰富,应该开盐井煮盐啊。我拨给你们费用,到时候,问你们要盐。怎么样? ”

“大人说的,我们一定尽力去办。”冯县令忙说。

从这以后,官府出钱,开凿盐井,老百姓再也不愁没盐吃了。 joh5fM+f7jWXLiulgt+Zxcmj0rgiO2PW5fxKdgJ5OIUYCKj5wc//VABHUqnLnPD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