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燃烧的疆界
——明日战争

◎吴岩
(北京师范大学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我幼年时代最深刻的记忆与两场战争有关。第一是东华门幼儿园的老师响应国家号召自己挖防空洞,我们这些孩子也跟着下去看热闹。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的地下之旅,寒冷的土层、微弱的灯光、闪动的人影,加上对未来战争中大家会挤在这里避难的想象汇集在一起,让我感到非常神奇和触动。第二个记忆则是在我父母工作的空政文工团食堂吃饭。有段时间,食堂墙壁上贴起了宣传防卫核战争的海报,上面除了蘑菇云还有核战争对人的四种伤害:光辐射(会让人失明)、冲击破(会摧毁一切近处的建筑)、放射性污染(这是第三还是第四个记不清了)。那时的感觉是,从《地道战》《地雷战》中看到的战争场面将不再出现,即将到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将非常前卫、非常科幻!

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修改了毛泽东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早来比晚来好”的看法,认为在相当长的时段中,和平发展将是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拂去战争阴霾的中国,这才从恐慌和多少有点将临时应对所有事情的习惯中解放出来,这才真正踏实地搞起现代化建设。在大裁军的同时,国家还把军事现代化放在重要地位。这些年,中国的导弹、飞机、潜艇按部就班地更新型号,太空站的建设紧锣密鼓。对这些努力也不是没有不同意见,有些人认为,既然我们处在相对的长期和平状态,军事现代化还有必要吗?

作为一向关注战争与和平的翌平,不可能对这样的问题没有反应。系列小说《燃烧的星球》看似发生在未来,却投射着当今世界的影像。《燃烧的星球2》中,已从上一集的地月之战,转变为人类与外星种族的生存之争。人类为了掠夺月球资源进行的自身基因改良,被觊觎地球的外星人利用,双方生物大战的帷幕正徐徐拉开。不同物种、不同欲求、不同观念、不同的伦理价值……这一切将决定着战争的走向。英雄伟业与牺牲生命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要成功就要准备好牺牲。战争本身就是一个成就史诗的过程。但死亡是否能够换来人类更好地生存下去?翌平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却仍将继续下去。

小说发生在相控阵雷达“三十年前从地球上淘汰”的时间节点上。由此可以推断,这其实是一本近未来小说。最近两年,中国周边局势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在走向新的图景。当钓鱼岛、黄岩岛等顺次进入我们的新闻视野的时候,我们才想到,距离邓小平提出和平发展是世界主导想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30多年。

那么,世界的版图是否已经力量失衡?大国之间的角力、纠结着一直未能解决的南北问题、地区种族冲突、民族国家权利的捍卫,是否正在现实中搭建起一系列全新的科幻思考的边疆?

任何一个成熟的作者,都不会简单地摹写现实。科幻作家常常抓住问题中暴露出的线索,将可能的极限情况展示出来。小说中,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终将自己的边疆拓展到月球,然而这样的拓展会否建立起新的隔阂?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终将对是否存在外星智慧生命给出答案,但这种答案的到来是否也会招致自身的毁灭?基因技术终将改变我们,但这种改变的边界又在哪里?我们能否承受如此改变带来的后果?当基因炸弹、3D打印技术制造的武器装备、碟状战争飞行器、多种机械人式兵器等成为战争的主角时,当电脑网络与人类神经系统融为一体,决定未来战争的将是什么?所有这些,都将是阅读《燃烧的星球》系列小说所期待获得的启示。

我跟翌平是同代生人,但我发现他对现实的体验和思考比我更深更细。在阅读《燃烧的星球2》渐入佳境中,感到对技术演进的期待充满了紧张和悬念。但是,终究我们还是发现,武器再进化,战争中起到决定作用的依旧是人。科幻作家细描全新的科技对抗,更关注的仍是生命个体在这样的生死对抗中切身的感受和人格的异化。小说中着力塑造的人、电子人、机器人、外星人,个个形象鲜明,呼之欲出。他们有的必须在极端复杂的情况下为自己的世界做出抉择,有的则在基层的岗位上被动地进行理性或非理性的选择。我特别喜欢翌平给这些人物所起的名字,看到名字,就能让我将其与当前的中国产生有效而积极的联想(象枭龙云就会让我想到枭龙战机!)。当然,从科幻的角度来说,我更重视研究作品中提到的那些不同种族基因融合,或人跟机器深度兼容后产生的“后人类”。我觉得这些未来人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仍然有待我们的预测和评判,也将决定着《燃烧的星球2》中描述的熊熊战火是否将脱离管控,从月地空间弥散到整个宇宙。请大家自己进入那个战火纷飞、烈焰滚滚的明日世界中亲自去感受吧。

是为序。 uU9OIiL8odepfxEHahxcp5WHIso/B3zmdJx5VGl6RuFi1PbMRHF3amA2CaiTj+Z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