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创立儒家,至圣先师

1.敬畏天命与积极追求

孔子继承了三代大传统的天命观念,如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八佾》)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季氏》) 孔子保留了天的神秘性和对于天、天命的信仰、敬畏,他通过生命的途程与体验,来体悟天命与人之自由的关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孔子对上古宗教的改造,正是把超越与内在结合起来了。如果说“命”只是外在的命运的话,那么“天命”常常关系到内在。一个能够驾驭生活、驾驭世间外在力量并全面发展人的内在本性的人,一个积累了一定的生命体验(例如五十岁左右)的人,才能逐渐体悟到天所禀赋给人的性分,直接面对每个人的命运或局限,并对天道、天命和道德人格典范有所敬畏,而又积极地去追求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意义,勇于承担自己应承担的一切,包括救民于水火,博施济众,修己安人,杀身成仁。这就把天做主宰转化为人做主宰了。

孔子把对超越天的敬畏与主体内在的道德律令结合起来,把宗教性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性,强调要在人事活动中,特别是道德活动中去体认天命。于此,才能“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宪问》) 正因为生命有了这一超越的理据,所以儒者才有了积极有为的担当意识和超越生死的洒脱态度:“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 ;“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等等。由此我们可知孔子对于人格尊严的重视、强调与维护。

2.儒家的形成

儒家的正式形成当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时代。孔子的弟子与再传、三传弟子等,组成了最早的儒家学团,奉孔子为宗师。

一般说来,“儒”乃通习六艺之士的通称。“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礼和乐是西周的等级秩序与生活方式,主要是社会生活规范,包含今天所谓宗教、政治、伦理、艺术、体育等内容。射、御相当于礼的节目。书、数则属于初级的技能。贵族大体上都必须通晓六艺。平民如果想到贵族家庭中去服务,也必须通习六艺或其中的一部分。早期的儒者属于“士”这个阶层。“士”原来多由贵族的孽庶子弟或比较低级的贵族子弟充任,后来渐渐流落到平民社会里去。孔子就是将古代的贵族学传播到平民社会的第一人。可见,儒大体上是保存、传授古代礼仪规范、典籍文化的教师。

从刘歆《七略》和《汉书·艺文志》可知,儒家以“六经”为思想资源,以“仁义”为思想主旨,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治国平天下的大本大源,以孔子为宗师。古代儒家圣贤,不仅坐而言,而且起而行,或者以事功垂诸百世,或者以言教传之千里。立德、立功、立言,是谓“三不朽”。

儒家是继承上古时期的文化遗产与周公孔子之道,讲述六艺之学的学者和教师,活跃于民间社会,他们是社会良知的代表,以其社会理想、道德价值、人文精神鞭笞、批判现实的污浊黑暗,关心老百姓的生计、疾苦,以礼乐文明的精神滋养社会道德,纯洁人们的心灵。战国时,各国当政者都不接受儒学,视其为“迂阔之学”,各学派也对儒学持批判态度。儒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渗透于全社会的。

3.文治需求与社会参与

汉初,刘邦改变了打天下时对儒生的痛恨,开始亲和儒学。汉武帝“表彰六经”之后,儒学地位上升。在承平时期,为了治天下,统治者的目光转向儒学。由于儒家善于继承传统文化、典章制度并顺应时代加以因革损益,平易合理,使朝野都能接受。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为了长治久安,统治者要改用文治为主,管理上路,更多以温和的方式,用制度化的方式来治理社会。特别是,儒家所强调的仁、义、忠、恕之道及其内在的价值使社会秩序得以维系,即所谓“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足以“内裕民生而外服四夷”。民生问题与异族入侵的问题,是汉代朝廷及以后历朝历代统治者特别要认真对待的两件大事。使四夷信服,当然要文武交济,但以怀柔为主,以德服人,民族和亲。所以,在先秦诸子各家学说中,唯有儒学被大汉帝国最终选定为治国平天下的统治思想,而后直至清代莫不如此。

汉代,特别是东汉及以后的朝廷,实际是文治政府,彼时的文官制度已相当发达,为彼时全人类所仅有。参与政治甚至参与最高政治的,都是接受过儒学教育(它基本上是一种人文教育),而又来自民间下层的知识人。汉武帝以后,儒家典籍被尊为经,而治儒业、通经术者成为政府重要官员。

东汉以后,历朝历代官方的尊孔祭孔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但总体来说是稳定社会的需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儒学只属于官方或精英,其实儒学具有草根性。历史上真正的儒学与儒家一方面是建设性的、建构式的,另一方面是批判性的,在体制内外批判执政者的。即使官方视儒学为统治思想,也不意味着官方全面认同和接受儒学。

从孔子创立儒学,直至清末,儒学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之中。汉代以后的儒学,不仅仅局限于心性之学或者考据之学的范围,而是在社会政治事务、教育师道、经史博古、文章子集的各方面沿着先秦儒学的博大范围扩张、渗透到全社会,适应并指引人们的生活。儒学落实在政治制度、社会风尚、教育宗旨以及私人修养之中,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结晶,是朝野多数人的信念信仰或所谓安身立命之道,乃至到了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历史上儒学还传到东亚的一些国家、地区,影响深远。 rntXj3jlcv9CePBQzizVj7tOUzgv3JJ6XyRibp/fP2Ct94ibjCERA31Ro3whUsH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