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教士把中国文化传到西方时,西方思想家最惊异的是:中国人没有诸如西方基督教那样的一神教的宗教,但却有良好的道德文明与社会秩序,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在中国,不需要上帝的感召,人们通过学习、感悟,就能很自然地走出自我与功利,走向他者与道义。神学家汉斯·昆认为,这是中国的智慧,孔子的智慧。
孔子是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伟人。孔子的思想和人格,两千多年来,影响了中国人的心灵和品行。司马迁称赞他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 柳诒徵、钱穆等大学问家都说过,孔子生前的两千五百年的文化,赖孔子而传;孔子身后的两千五百年的文化,赖孔子而生!
孔门弟子与再传、三传弟子及后人编撰的《论语》,是记载孔子和弟子及当时人的对话及他们行为的书。一部《论语》,处处展现着孔子及其弟子的精神品格。《论语》第一篇是《学而》,第一句话,大家很熟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那么,《论语》的第一个字,如果不算“子曰”的话,那就是“学”字。《论语》的第一个关键词应是“学习”。孔子强调学习,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学习的文明,最重视的是人文的教育。学习什么?首先是学习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中国人其实也有信仰信念,如对“天”、对自然与祖宗神灵、以及圣贤的礼拜与敬畏。但中国人的“教”,主要是人文的教化,人文的宗教。如果说,西方、印度、阿拉伯世界,他们的道德意识是通过宗教传达到民众的话;那么,中国人的道德文明则是通过人文的教育浸润到民间并代代相传的。这是拜孔子的智慧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