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文学艺术创作的融通规律

文学艺术的融通和渗透,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为了配合本书的主题,我们环绕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从三个层面上简要地举例说明之。

第一个层面,表现为文学与文学的融通,即各种不同文体、文学样式间相互融合和渗透。常见的是诗歌和散文的融通,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代表这种融通的最高水平。他用诗的意境、情趣、技法,渗入散文中,形成散文的诗化,创造出清秀隽永的散文意境,极具艺术魅力,林纾说:“文有诗境,是柳州本色。”(《韩柳文研究法·柳文研究法》)所论极是。唐代出现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变文”,就是韵文和散文的有机结合,通过“韵、散、韵、散”紧密组合,反复回环,渐次逐层地描述故事,渲染环境气氛,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如《王昭君变文》、《孟姜女变文》。受这种文体的影响,唐代的传奇作品,在全篇叙事文字中,插入大量韵语,发挥多元艺术功能,如张 《游仙窟》。变文、传奇开创了诗歌与小说融通的新风气,我国古小说中往往融入诗、词、歌、赋、曲,宋、元话本如此,明清小说也如此,而曹雪芹的《红楼梦》,是这种融合的代表作,达到最高水平。

第二个层面,表现为艺术与艺术的融通,即各种不同门类艺术间相互融合和渗透。我国的书法和绘画最早出现融通的迹象,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卷一:

《周官》教国子以六书,其三曰象形(按,六书之次序,《汉书·艺文志》作“一象形”,郑玄《周官》保氏注作“一象形”),则画之意也,是故知书画异名而同体也。

张氏在这里探索了书画艺术之源,在后代书法、绘画的发展过程中,两种艺术的融合现象日益紧密,甚至发展到以书法笔意作画的极致。明沈周画过一幅《花下睡鹅图》,自题一绝:“磊落东阳笔下姿,风流崔白未成诗。鹅群本是王家帖,传过羲之又献之。”为什么题画诗要谈到王氏父子的书法呢?原来,王羲之爱鹅,从鹅颈转动中,领悟到笔法宛转的艺术规律。沈周从前代名家的书法中参悟到绘画的画法,所以将自己的体识写入题画诗中,很自然地反映出书画融通的艺术法则。吴历《墨井画跋》云:“大痴晚年归富阳,写富春山卷,笔法游戏如草篆。”“《陡壑密林图》……画法如草篆奇籀。”类似的题跋、题画诗还很多,下文在“画论诗化”一章中要专门讨论这个问题,这里不赘述。

绘画、书法艺术,也可以与舞蹈互通。李肇《唐国史补》:

张旭草书得笔法,后传崔邈、颜真卿。旭言:“始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记载吴道子作画的故事:

开元中,将军裴旻居丧,诣吴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吴道子答曰:“吾画笔久废,若将军有意,为我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厉,以通幽冥。”旻于是脱去缞服,若常时装束,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挥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人,无不惊栗。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绘事,得意无出于此。

公孙氏之舞剑器、裴旻舞剑所引起的力线律动的空间感觉,给张旭、吴道子书法、绘画极大启发,得其神,得其势。可见书画相通于舞蹈。

第三个层面,表现为文学与艺术的融通,即不同的文学样式与不同的艺术形式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作为文学之一的诗歌,最先与音乐、舞蹈产生融通现象。《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中的诗篇可以歌唱、伴舞,与音乐、舞蹈关系密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琴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成功地描绘了音乐家精湛的演奏技艺,将音乐形象转化为诗歌意象,通过生动、鲜明的博喻,刻画抽象的、无形的音乐艺术,创造了优美的诗境。大诗人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从舞蹈艺术中汲取艺术营养,使自己的诗境美与舞蹈美契合无垠。杨伦《杜诗镜铨》卷十八引蒋弱六评语云:“序中‘浏漓顿挫’,‘豪荡感激’(按,此指舞蹈艺术的气势节奏和感人力量),便是此诗妙境。”的中肯綮。

诗歌与书法艺术也能融通。《宣和书谱》卷三论元稹之书法成就,说他的楷书风流蕴藉,“挟才子之气,而动人眉睫也”,并概括出“诗中有笔,笔中有诗”的评语。宋人实际上吸收了唐代孙过庭《书谱》的理论,《书谱》说:“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是他,在中国书学史上第一次把书道提高到美学的高度、诗书融通的高度。杜甫的论书诗《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用“玉动”所发出的锵锵声,比喻书法艺术美的清莹和润,以松柏的劲直,描写字划的苍劲有力,用“连山”蟠曲,象征草书笔势之连绵不绝,用“溟涨”形容笔力之浩瀚,杜甫的诗与书法融为一体。

诗人全身心地飞入美的艺术世界里,将诗美的创造,建筑于琳琅璀璨、精妙奇巧的艺术美的基础上,诗美与艺术美的转化和渗透,浑然融化,妙合无垠。文学与艺术的融通,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表演艺术不同创作经验的交流和融合,形成文学、艺术取得双赢的局面,有力地促进文学艺术的蓬勃发展。 SgES94IWL1IktrLjI15DkGGrrT3UwQRqOeq4D1XCht+Q9BA2hv0TtsppyBohxJT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