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唯物主义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文化是丰富多采的,并且曾经对于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的文化中,哲学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哲学也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的总看法。

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鸟兽,都是自然而然的,都是不依靠人类认识而自己存在的,总起来叫作自然界。人们的有组织的集体生活叫作社会生活。人们对于自然界和自己的社会生活的观察与理解,叫作认识。

关于自然界的总看法叫作宇宙观,也叫作自然观。关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研究包括历史观与人生观。人生观也叫作伦理学说。关于人类认识的研究叫作认识论,包括方法论。哲学就包括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认识论这几个部分,总称为世界观。

世界观这个名词有广狭两个意义。狭义的世界观就是对于自然界的看法。广义的世界观是总括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认识论等在内的一般的名称。

“宇宙”是中国的一个老名词。“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两句话最初见于《尸子》,《尸子》是一部战国时代的著作。)宇是全部空间,宙是全部时间。宇宙就是全部空间全部时间所包括的全部内容,也就是广大无限的整个世界。宇宙观就是对于全宇宙或者整个世界的总看法。

历史观是关于人类历史的总看法。人类历史的总趋向是什么?历史有没有规律?人类历史的基本规律是什么?这些就是历史观所研究的问题。

人生观是关于人类生活的总看法。在人类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人类要怎样生活才算是好的?什么叫作道德?道德的基本标准是什么?这些就是人生观或者伦理学说所研究的问题。

在认识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发生争执。这个人的意见与那个人的意见不同。于是就注意到这类的问题:人们的认识的性质是什么?怎样的认识才算是正确的?人们能不能得到关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类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些便是认识论或方法论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认识论,这些部分并不是彼此不相干的,而是相互密切关联的。在中国哲学中,这些部分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相互结合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总体。但是不同的问题仍然有不同的性质,我们还是可以加以区别的。

中国哲学的历史和别的国家的哲学一样,是唯物主义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历史。

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呢?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都承认自然界中的事事物物是不依靠人们的认识而自己在那里存在着的。人们能够认识它们,并且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来改造它们。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都承认自然界是本来就有的,在没有人类的时候,自然界早就存在着了。这些在生产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必然承认的看法就是唯物主义的基本看法。唯物主义就是认为自然界是在先的,是根本的,而人类的精神、思惟、观念是在后的,是后于自然界的。

然而,并不是一切人都是这样主张的。上古时代的人们对于自然界和人类自己都不了解,他们以为人不但有一个身体而且还有一个“灵魂”。身体的种种活动都是灵魂在那里发生作用;在人死以后,灵魂还存在着。他们认为不但人有灵魂,而且日月山河等等也都有“精灵”在那里主宰着。日月山河的主宰叫做“神”。神是很多的,但是正如人间有一个国王一样,神的世界也有一个首领叫作“上帝”,也叫作“天”。上古时代的人们认为这个天或上帝就是全世界的最高主宰。这些就是上古时代的宗教的看法。唯心主义和宗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有一个最高的“精神”在那里主宰着,这个精神是有意志有目的的,有认识作用的;自然界是不能离开精神而独立的。这样,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根本的主要的,而自然界是从属于精神的。

唯物主义根据许多事实证明了:人是有精神作用的,然而没有灵魂。人的精神是人的身体的一种属性,是以身体的正常状态为条件的。假如没有身体,就不会有精神了。至于自然界,那是自己存在自己变化的,更没有什么神或者上帝在那里作主宰。神或者上帝都只是人们的幻想,实际是不存在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是后于自然界的。

唯物主义就是承认自然或者物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或者认识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却颠倒过来。

唯物主义就是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来了解世界,唯心主义就是把自己的幻想加在世界之上。

唯物主义肯定物质在先。与物质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名词还有:客观实在,客观存在,物体,现象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常用的名词。而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所用的这类名词也有好几个,就是:“实”,“有”,“物”,“器”,“象”,“气”。“实”就是实在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谓客观实在。“有”就是存在,也即是客观存在。“物”是一件一件的物体。“器”也是一件一件的物体。“象”是现象,即客观存在着的现象。这些都是容易了解的。比较不易了解的,然而却是很重要的,是“气”这个观念。我们今天也用这个“气”字。我们都知道,一般的物体有三种状态,即气体、液体、固体。空气、水蒸气,都是气体。气体是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不一定看得见的。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气”的观念,本来是从气体的现象抽引出来的,然而却又把意义扩大了,便成为与今天所谓物质意义大致相同的观念。物质和物体是不同的:物体是一件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还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客观存在,它们往往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的基本构成部分,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这样,物质是一个一般的观念,其中包括我们的感觉器官容易感到的东西,也包括我们的感觉器官不容易感到的客观实在。“气”就是这样一个一般的观念。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气”,可以说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气是不依靠人的认识而独立存在的东西。气可能看得见,但不一定看得见,它的存在决不依靠人们的认识。第二,气是构成一切物体的东西,一切特殊的物体都是气所构成的。山河大地,星云雨露,草木鸟兽,以至人类的身体,都是气所构成的。第三,气是体现运动变化的东西。世界上充满了运动变化,但是没有空虚的运动变化,一定是有某一东西在那里运动变化,那个在那里运动变化的东西就是气。这样,古代哲学家所谓气就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谓物质了。

在研究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学说以前,先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基本术语的意义,当是有益的。 3pt/vdvpkJeSSC2n00y9z4Yqu5fbvozAXG4QeTTB0oqKuwCPpBsA6UtCrXESvLN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